陈家从
加强医德教育是医学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但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结合卫生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并探索了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辛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师宗县人民医院2008至2010年完成的8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结果 8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8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并发症7例,其中胆管损伤1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胆漏1例,腹腔内出血1例,术后置管引流1例,残株胆囊及胆囊管结石1例,均治愈出院,本组无LC技术性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掌握LC适应证,娴熟的LC操作,及时发现并发症,适时的中转开腹手术,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骏;徐承坤;方卫勇;杨育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统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总结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作参考.方法 通过对铁岭市423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的特点,统计分析.结果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损害、过敏反应、血栓性静脉炎、耳聋等,多数不良反应可治愈,对原患者疾病无影响,个别不良反应遣成较严重后果.结论 胃肠道反应多发;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静脉滴注时应注意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高度警惕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
作者:隋玲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师生沟通障碍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沟通艺术从而促进师生的有效沟通,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晓杰;张松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显微支撑喉镜下成人声带息肉摘除术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在术前10min静脉注射1mg/kg的氟比洛芬酯,手术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1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手术后静脉注射1mg/kg的氟比洛芬酯;C组在手术前后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0.5、1、2、4、8、12和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氟比洛芬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术后24h 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组0.5、1、2、4、8hVAS评分与B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24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术前静脉应用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
作者:陈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在少数民族地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重症监护室(ICU)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将新进护士全部送上级医院进行专科进修学习,科内培训势在必行.本院心胸外科经过7年的临床培训实践,取得良好效果,使毕业2~8年护士能独立胜任心胸外科监护室工作.护士培训后重症监护理论成绩及急救技能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护士科内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专科监护水平及急救能力.
作者:杨翠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外伤性肝脾破裂的临床表现,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51例外伤性肝脾破裂诊治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49例,转上级医院1例,死亡1例.结论 基层医院应重视外伤性肝脾破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书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后阶段,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是由在校学生向临床实习医师过渡的转型阶段,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向社会输入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劣,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质量,学生应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实习单位严格管理制度,学校加强实习质量考核.
作者:佟丽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护理经验.做好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术后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现分析云南省彝良县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LC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手术前后及出院指导几方面的护理体会.结果 160例腹腔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均圆满成功,恢复良好并痊愈出院.结论 做好LC患者的手术护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可使患者以佳状态接受手术,促进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安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医学教师要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对课程设置、考试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培养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方法.
作者:乔植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sCD40L、IL-6和TNF-α在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为CHD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实验指标.方法 收集CHD患者100例纳入实验组,实验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每组各50例;将本院门诊体检健康者5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间性别和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在临床治疗前,从研究对象的肘静脉抽取空腹静脉血3mL,离心收集血清,分装保存.采用市售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清中sCD40L、IL-6和TNF-α,进行酶标仪比色,直线回归处理数据.结果 实验组(包括SA和UA组)sCD40L、IL-6和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血清中sCD40L、IL-6和TNF-α三者两两之间呈高度直线相关.结论 血清sCD40L、IL-6和TNF-α水平测定可早期反应CHD的病理生理过程,对CHD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可作为CHD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评估预后等重要指标.
作者:周海燕;何凤萍;马占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老年人伴随着机体各脏器的老化,身体对药物的吸收、解毒、排泄及对药物的反应都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不慎用药引起不良反应对于老年人发生的较多,严重的可以造成死亡,据有关资料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比青壮年高达2~3倍,为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应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
作者:孙亚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DRW型胃管在胃肠减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法将90例胃肠减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胶乳胃管,观察组患者应用DRW型胃管.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管腔通畅度、患者舒适度及胃管引流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DRW型胃管行胃肠减压效果明显优于胶乳胃管,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邱醉然;林华瑶;蚁泽宜;谢婉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围绝经期俗称更年期,是妇女生育旺盛期步八老年期的生理性过渡阶段,一般发生在45~55岁,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更年期妇女出现不同症状,如心悸、潮热、忧虑、骨质疏松,由于多数妇女医学知识缺乏和更年期知识认识欠缺,给生活、工作和个人健康带来了不良因素,所以通过健康教育了解有关知识,注重自我保健,提高生活质量,顺利地适应和度过这一重要时期.
作者:朴明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医学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人体生老病死的机制,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规律,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以达到增强人体健康.它是综合的学科,必须吸收或利用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使之不断提高和发展.而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各项成果、课题当然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
作者:魏红娟;任尚申;于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疗法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 住院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48例,均伴较强的情绪障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进行隔天放松训练,共12周,两组采用HAMA及HAMD量表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研究组HAMA、HAMD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有目的、有计划地放松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张新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教师的课前导课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讲究导课艺术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导课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作者:张丽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文章阐述了在中药炮制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韩英;张波;刘雯霞;王晓琴;赵文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以期建立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专业情感教育实施方案,希望中职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理想.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50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入校状况与入校后学习状态的调查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 针对以上调查,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想对策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理、就业的前景等四方面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护理工作在认识上能有更大的改变,做到选择一行就爱上一行.
作者:刘颖;马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农垦牡丹江分局地区15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特征,以利于更好的防治手足口病.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11月在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5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显示①该病5岁以下年龄发病率高,占77.99%.②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所有病例均出现口腔、手、足皮疹,其次为食欲不振、发热等.④轻型病例较多111例,占69.81%,重型病例主要并发心肌炎、脑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危重者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有良效.结论 早发现,早隔离,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郭坤;刘宇环;杨清松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