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梅;李利平;蓝柳冰
目的 探讨CT在矽肺诊断中与X线优势.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罗定市人民医院行矽肺普查的149例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和X线检查,比较分析CT检查和X线检查在不同分期矽肺检出率及确诊矽肺患者的粉尘接触时间.结果 CT检查共确诊矽肺患者37例,检出率为24.83%,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P<0.05),其中经CT检查确诊:期矽肺17例,检出率为11.41%,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P<0.05),两组Ⅱ、Ⅲ期矽肺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T检查确诊病例平均粉尘接触时间显著低于X线组确诊病例(P<0.01).结论 CT在矽肺诊断中较X线具有分辨率高,对肺深部结节显示更加清晰,受周围组织影响小等优势,在矽肺的早期诊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天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1药品微生物检验特点概述 1.1药品微生物质控过程 药品微生物检验主要有6个方面,包括药品因素、环境影响、培养观察、抽样检查和破坏试验,其中药品因素属于方法 验证,而环境影响.培养观察,抽样检查和破坏试验则属于过程控制.微生物检查的过程控制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实验设施,即硬件部分,是进行微生物检查的物质保障;②检验程序,即软件部分,是药品微生物检验有效的结果 ;③结果 判断部分,即调查,后得出可要的结论 .
作者:魏常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方法 对80例分泌性中耳炎惠行鼓膜穿刺,观察该手术方法 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8.0个月,患者外耳道、鼓膜反应轻微,术后耳聋、耳闷塞感、耳鸣症状缓解,未发现中耳渗液.其中治愈4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有效率90.0%.结论 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治疗过程中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注意头的位置固定,针对病因治疗也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喜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1 病例资料病例1:患儿女性,12岁.突发上腹痛1d入院,入院前1d吃饭后腹痛,伴恶心、呕吐1次,上腹剧烈腹痛,腹痛剧烈时不能伸腰.无发热、无腹泻.病后一般情况差,大便未解,小便可.生长发育同其他正常同龄儿.查体:T 36.4℃,P 100次/分,R 24次/分.体质量33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精神差,痛苦表情,腹隆起,稍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
作者:陈世坤;陈学春;李磊;陈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收集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痛例,对其护理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应勤询问,勤观察,勤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术后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障碍等,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临床护理工作必须了解颅脑外伤的基础知识和救治原则,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技术操作熟练,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观察力,为抢救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在成功抢救惠者生命后还应努力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大程度地恢复健康,使患者身心回归社会.
作者:倪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对冠心病(CHD)患者麻醉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控制血压,维持循环稳定,纠正水电及酸碱平衡,术前常规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术中阻滞完善,调节麻醉平面于佳状态,镇痛完善,应用镇静药,并持续吸氧,配合临床医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使循环系统稳定.
作者:王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附子的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影响附子毒性的各因素.结果 附子的毒性与煎煮时间、给药剂量、炮制方法,适应病症、配伍应用、个体差异及服药方法 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全面控制影响附子毒性的各因素,可发挥附子的药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黎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无陪护护理服务在我国内科病房内逐渐开始实施,其在为住院患者提供安全、全面、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也慢慢体现出了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本文旨在调查研究目前无陪护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病房临床护理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并探讨无陪护护理给内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以及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的利与弊.
作者:刘碧天;程璐;张鑫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本文主要论述口腔癌的致病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与环境因素有关;与生物因素有关.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口腔癌的发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增加生存率,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
作者:曹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中医治疗方法 的文献复习,总结中医治疗本病的进展,方法 和药物治疗,为今后中医治疗本病提供文献参考.
作者:舒萍;张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营养失调.方法 观察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进行了营养支持的患者20例.结果 营养失调的患者,采用营养支持能有效地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结论 营养支持对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作者:黄艳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钠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针对肺气肿的一般治疗,给予对照组青霉素、实验组头孢呋辛钠分别抗感染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温血象恢复正常、胸部X线表现消失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66.0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呋辛钠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疗效优于青霉素,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疗的治疗相对于青霉素应优先选用.
作者:李公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人工流产手术期护理的体会.方法 回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25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健康指导情况.结果 惠者在观察和护理下,未出现手术意外和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是人流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作者:丁其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和总结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危害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等方面,同时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也不客忽视.结论 加强教育,树立防护意识,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减少损伤的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景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格列美脲对中国地鼠降血糖效果.方法 用氧化酶法与放射免疫法测定中国地鼠的血糖与血清胰岛素,观察不同剂量格列美脲对中固地鼠血糖与血清胰岛素的影响.结果 格列美脲降血糖作用明显,相同剂量格列美脲降血糖作用优于格列本脲.结论 格列美脲能改善糖尿病地鼠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实验以剂量为20mg/kg效果较好,作用优于格列本脲
作者:金晓明;魏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西平县中医院于1996年1月开始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对比观察,采用自拟乌甘愈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总结出完整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康复新液(每次10mL,1日3次.餐前半小时口服)联合莫沙必利(1次5mg,1日3次,餐前半小时口服);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1次5mg,1日3次,于餐前半小时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8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蓝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及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情况.方法 对2005至2009年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97例腹腔镜疝修补术及15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术后复发率及术后持续性疼痛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在术后复发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及术后持续性疼痛发生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比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恢复更快,但是对于不同情况,外科医师的临床经验比术式选择更为重要.
作者:李隆钢;陈尔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简易呼气峰流速仪在基础医院应用对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儿科就诊的26例哮喘惠几为研究对象,连续7周监测呼气峰流速值,计算PEF变异率.同期选择的非哮喘组24例患儿作对照.比较说明PEF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 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均完成7周呼气峰流速值的监测,哮喘组PEF值显著降低,变异率显著增高,>20%.吸入受体激动剂后15~20min,PEF增高51%左右.患儿吸入药物治疗7周中,PEF值逐渐增高.而变异率降低.结论 简易呼气峰流速仪可以较为准确的检测肺功能,正确的使用峰流速仪可以对哮喘患儿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且简易呼气峰流速仪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具有很好的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价值.
作者:邹国新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