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蓉
目的 通过对酒精性肝病(ALD)患者饮酒量及饮酒时间的临床调查,明确ALD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方法 通过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饮酒量、饮酒时间、性别、相应并发症、治疗用药等不同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 ALD患者的致病因子明确,日均酒精摄入量和饮酒年限与酒精性肝病肝脏损伤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 相同饮酒量及饮酒年限的患者因其疾病进程、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不同,导致不同患者对酒精毒性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 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的益气行血,养血活血,平肝潜阳,疏通经络,佐以涤痰中药基础验方行中医治疗,同时结合辩证论治,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分别给辩证加味,做不同方药给药处理,3 周为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经2 疗程治疗后,中医实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20.0%/5.0%、60.0%/38.8%、10.0%/33.8%.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优于西医对照组(77.5%),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益气行血,养血活血,平肝潜阳,疏通经络,佐以涤痰中医基础治疗,同时辅以辩证加味,治疗脑中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肺心病患者伴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94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 例,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及生活护理;观察组47 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加强健康宣教和舒缓情绪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伴发抑郁情绪的程度.结果 4 周后观察组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显着降低了肺心病患者伴发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其参与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占校平;汪昕鑫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早期半卧位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带气道插管者除外).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12例,程度重,有2例腰酸痛难忍.结论 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作者:刘虹;刘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术前对患者实际病情做出危险性评估以便于围手术期充分调整,及时处理并发症,采用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结果 手术时间为30~120min,平均57min,切除腺体重量10~85g,平均37.5g.93例前列腺患者术中出血少、无水中毒、尿失禁及继发性出血.疗效满意,均术后痊愈,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 采用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威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在我院2003至2010年已收治的肝肿瘤患者中,一部分采取术后化疗,大部分为晚期癌瘤者,已失去手术机会,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病情发现的早晚、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及治疗措施等因素,但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受到应有的重视.对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建立有利于健康的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处于不同阶段的恶性肿瘤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李营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建立外来器械管理制度,确保手术器械质量安全.方法 规范外来器械进入程序,对外来器械统一招标,实施集中式管理.结果 通过集中式管理,实现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合格率达100%.结论 经过对外来骨科手术器械规范的管理,确保了器械的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
作者:刘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五味子为传统中药,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将近年来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状况作以综述,为今后五味子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作者:刘仁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是嗜酸粒细胞肺炎的一种,以机体对寄生于气管内的烟曲菌发生变态反应为主要特点,据估计在难治性哮喘中其发生率可能达20%.ABPA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延误诊治可导致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明显减退,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2例ABPA误诊情况并回顾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孙富宏;赵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探讨近代医家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进行施治时采用的不同中医辩证分型,对近代医家采用不同中医辩证分型进行综述,另对起搏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器植入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刘庆军;董海琪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免疫三项及输血前三项检查的目的 和意义.方法 对18020例标本进行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型均采用英科新创胶体金试纸条初筛试剂检查,HBsAg阳性再采用酶免法上海长征复星试剂复检,抗HCV、抗HIV1/2型检测均采用二次检查,采用ELISA法,试剂为上海荣盛科技有限公司免疫诊断批批检试剂,抗HIV1/2型过筛阳性标本均送市或省防疫站AIDS室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18020例标本,阳性率HBsAg为:5.83%,抗HCV为0.65%,抗 HIV1/2型为:0.08%;抗HCV、抗HIV1/2型同时为阳性的占57.1%,了解患者感染情况与治疗康复情况.结论 我县感染率较全国相对较低,通过检查了解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可了解患者治疗康复情况,可作为存档处理医疗纠纷的依据,了解职业暴露、锐器损伤、医务人员感染、院内感染等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操作,避免医疗损伤引起的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减少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作者:代红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对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抽取76 例在我院就诊的患者有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38 例.A 组患者采用单独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的方法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 组患者额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 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中有个别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但是未对正常治疗造成影响.结论 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位争伟;姜恩林;周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人员招聘是关乎医院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医院人才特性,谈了招聘的主要方法、成效及体会.
作者:黄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本文对本市某中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现场被人为破坏,导致中毒物质难以准确判断,对中毒人员临床治疗带来不利.要求我们食品安全监督员必须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为食物中毒后中毒现场得到应有的保护;为监督机构及时准确查明中毒原因、为及时准确安置和治疗患者并处罚肇事者,应建议尽快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制定出强制性法律义务和责任.
作者:张文军;赵永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临床0~Ⅱa期女性乳腺癌患者20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3例,将治疗组103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与对照组103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进行效果比较观察.结果 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优62例(60.19%),总优良率90.29%;对照组:优41例(39.80%),总优良率68.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 保乳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形体改变小,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疗效满意,生存质量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岩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优选桑菊饮佳水煎煮工艺.方法 以芦丁、绿原酸、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四个因素,对桑菊饮的水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水煎煮工艺为:浸泡30 分钟,加饮片总量8 倍量水,煎煮2 次,每次30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佳水煎煮工艺稳定、合理.
作者:金仲达;朱惠中;赵劲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验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以我院2009 年2 月至2011 年2 月实施护理干预的8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相关评价标准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 < 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桂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就诊我院1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进行护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生活质量,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年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方法 本文就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15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存在妊娠合并症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妊娠并发症的孕妇(χ2=112.853,P<0.01).结论 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对于医务工作者具体很重大的意义,有效地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郝建辉;王隆;邢军利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无肝素透析中如何及时发现凝血先兆及预防凝血现象的发生.方法 观察20例无肝素透析患者,透中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预防凝血,严密监测各项指标,发现凝血及时处理.结果 本组患者中发现1例静脉壶严重挂血提前下机,其余均顺利完成透析.结论 透析中严密观察与护理是预防无肝素透析发生凝血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政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