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化成像在体层摄影中的应用分析

马虹;程志亮;卑贵光

关键词:数字化成像, 体层摄影
摘要:人体体层摄影的X线检查在我国开展比较广泛,目前,即便是在大型医院也不能完全被CT扫描所取代,在基层医院更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检查方法.特别是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成像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使体层摄影更为快捷方便.本文研究数字化成像在体层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脑梗死后遗症伴尾骶部压疮老年患者的护理

    总结1 例脑梗死后遗症伴尾骶部压疮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预防用具、卧位、合理饮食、皮肤护理);创面处理(创面换药、抗感染治疗、理疗);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5 个方面,认为压疮发生后积极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而预防措施更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作者:余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派罗欣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派罗欣通用名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有发热、关节痛、全身肌肉酸困不适、倦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派罗欣临床应用多年,疗效肯定,严重不良反应少见.近在我科发生1例应用该药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文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和饮食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指脑部本身血管发生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留有肢体瘫痪、失语、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如能加强康复期的临床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降低病死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群脑血管疾病的出现机会越来越多.为此,笔者就临床实践中对该类患者的康复护理和饮食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陈春莹;李学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罗红霉素、葡萄糖酸锌片口服联合外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痤疮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葡萄糖酸锌片口服联合外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口服米诺环素胶囊组)30 例和观察组(罗红霉素、葡萄糖酸锌片口服联合外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组)40 例.结果 观察组治疗痤疮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红霉素、葡萄糖酸锌片口服联合外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痤疮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韦克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外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外科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6例患者均行技术治疗,手术顺利,无死亡病例,其中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瘘术3例,全结直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9例,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14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3例出现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贮袋炎1例,吻合口出血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适时的手术时机,恰当的手术方式,可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梁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 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联合化疗组、单纯手术组和单纯化疗组,通过对比各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探讨手术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手术联合化疗组术后缓解率和术后1、2、3 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能耐受手术者实施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灶和取出癌栓,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栓塞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作者:左超海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 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探求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①对476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②实施系统化院感控制措施.结果 ①院感防控措施实施后,新生儿院感发生率降低了1 个百分点.②感染部位顺位有所变化.结论 实施系统化的院感控制措施,确保环节质量是做好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曾冬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了解银杏叶药理新进展情况,为更好的研究临床应用指明方向.方法 对银杏叶提取物在临床各个方面的新试验情况予以客观的综术.结果 通过对银杏叶提取物对各种疾病方面的治疗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自由基活性、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记忆力,减轻脑损伤,保护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提高神经可塑性、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对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以期扩大其临床治疗范围,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作者:罗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大马勃体外抗肿瘤作用初探

    目的 观察大勃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 法探讨大马勃提取液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 大马勃提取物有抗肿瘤活性.结论 大马勃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徐力;许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几种贵重中药材的火试鉴别法

    中药材的性状鉴定是依据对照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对药材进行真实性鉴别的方法.其中火试法是我国千百年来鉴别中药的宝贵经验的总结,该法简单、快速、易行,是保证药材质量行之有效的重要鉴定方法之一.

    作者:汪玉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240例疗效观察

    人类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611000(454000~705000)婴儿和儿童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死亡[1-3],这个数值占全球每年婴儿死亡数的5%.轮状病毒感染没有民族和经济状况之分,几乎所有5岁以下儿童几都感染过轮状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或者通过气溶胶由呼吸系统传播,大约80%为6个月~2岁之间的婴幼儿,多为散发,亦可发生暴发.

    作者:梁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医院后勤服务效能

    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医院实施后勤管理的宗旨,也是后勤管理的职责和终目标[1].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临床一线科室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开展主动服务、感动服务和创新服务提升后勤服务品质.

    作者:李安心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分析与防治

    腹部切口的脂肪液化问题,在近几年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中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文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产生原因,以及临床分析和具体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作者:肖丽婵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手术室医护关系

    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将各种设备、器械定期检查维修并记录;并做到医护之间互相尊重、增加信任、平等协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沟通途径等.均能使手术室医护关系更加和谐,从而更好地为手术患者服务.

    作者:彭玉婷;陈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拓展其学习空间,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方法 采用PBL 教学法,由带教老师讲授专业知识,实习同学在学习中提问题,根据所提问题的学习,培养其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 PBL 是一种有效果和高效率的教学模式.结论 PBL 教学方式,即调动了同学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雍敏;何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VSD在腹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VSD 在腹部创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使用VSD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腹部创伤患者4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处理腹部创伤,观察组在上述过程中加用VSD 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同时,对加用VSD 治疗措施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VSD 在腹部创伤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VSD 的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特别是患者的心理护理、引流系统的护理及饮食指导的护理,可确保VSD 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在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状康复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收治98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心理、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早期护理干预康复治疗.结果 98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经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后,32例痊愈,治愈率32.6%,59 例好转,好转率60.2%,7 例未愈,未愈率7.1%,其中3 例死亡,病死率3.1%.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后遗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陆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大量增加,各种类型的职业危害因素也随之产生.职业病成为严重威胁广大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疾病.在国内,一些企业忽视了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治理,从业人员没有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未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严重的群体性职业病时有发生.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简化了健康检查的流程,缩短了工作时间,减少了人为的事故差错,提高了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工作质量,是预防职业病、疑似职业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荣珍;隋红军;陈会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初产妇育儿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初产妇育儿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利于初产妇健康育儿的相应对策.方法 选择2010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入住我院的89 名符合纳入条件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后应用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初产妇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影响初产妇育儿自我效能的因素为学历程度、工作状况、费用支付和配偶态度.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提高初产妇育儿的自我效能.

    作者:熊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带教新时代检验实习生体会

    临床检验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将以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过程,是实习生由院校走向工作岗位过程,是获得全面发展,走向临床一线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1].实习生在检验科的实习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对实习生而言,实习既是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接触社会,强化服务意识的关键时期[2].

    作者:张敏;阮桂芝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