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血库工作管理研究

李建屏

关键词:基层血库, 管理工作, 规章制度, 输血单
摘要:血库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与医院的救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血库的性质较为特殊,其管理工作也与其他部门有着本质性的区别。该研究将对基层医院血库的管理工作进行简单的阐述,旨在为基层血库管理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操作和日常维护超声诊断仪,降低故障发生率

    随着现代临床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仪凭借其简便、无创以及易实施等优点在各大医疗卫生单位中都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因为该种仪器使用较为频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从而导致临床诊断结果受到影响。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少超声诊断仪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几率,该研究主要从超声诊断仪的故障原理、故障种类以及常规故障维修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从根本上提升超声诊断仪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西永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该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以提升我院药房工作质量。方法该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将品管圈模式理论引进门诊药房的质量管理中,回顾总结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期间该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情况,比较药房门诊引进品管圈模式理论1年前和1年后,该院门诊药房的药品库存进步率、准确率和达标率。结果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该院门诊药房的药品库存准确率、进步率、达标率分别为92.6%、24.2%和93.9%,明显高于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期间的71.2%、8.9%和75.4%,实施前1年和实施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模式理论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可有效提高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降低药物调剂过程中的发错率,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

    作者:李书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索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治疗措施

    目的:探索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为了讨论如何预防和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该研究通过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从预防做起,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有抑制并发症的产生也可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医疗联合体运行模式探析

    目的:探讨医疗联合体运行模式价值。方法该研究选取安徽省一家医疗联合体作调查对象,其含有的成员单位共10个,分层抽样调查,现就资料加以回顾。结果共抽查研究对象400例,护理人员120例,占30%;医生240例,占60%;管理人员40例,占10%。男260例,占65%;女140例,占35%。高级职称100例,占25%;中职260例,占65%;初级40例,占10%。三级医院200例,二级和一级医院均100例。基本了解230例,占57.5%;170例不清楚联合体概念,占42.5%。对区域医疗资源整合认同225例,占56.3%;不认同135例,占33.8%;无所谓40例,占10%。依据医疗联合体的工作,对公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缓解,按1~5分打分,总体平均分经统计为(3.85依0.52)分。不同职称、职业、所在医院等级对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目前对医疗联合体认同感不强、知晓情况欠佳,应着力针对瓶颈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统一转诊标准、建立层级医疗,重视信息化建设,使医疗联合体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好为公众服务。

    作者:叶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现阶段职业健康体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通过职业健康体检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健康。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如《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出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变得越来越重要。该研究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当前职业健康体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周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前馈控制在ICU护理质量监控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在ICU护理质量监控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该院ICU病区为研究点,建立质量控制架构(三级质控网),实施前馈控制法,观察其在ICU护理质量监控中的作用。结果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实施前馈控制后,病房的护理文书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管理质量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馈控制前(P<0.05),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0.2豫)显著低于实施前馈控制前(2.1豫)(P<0.05)。结论在ICU护理质量监控中应用前馈控制,可以大大提高ICU风险管理能力、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盆腔解剖学教学中联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的优势

    目的:探讨盆腔解剖学教学中联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的优势,为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该校级选择2010年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实施以疾病为基础的教学,选择32名学生,在课期,对32名学生进行无记名式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忆、知识的了解程度、学习效率、对临床实习的了解、学习热情以及理解程度等方面),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总共发放32份,共回收32份,回收率100%。与旧的教学方法相比,新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使得同学们记忆更加清楚,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解剖学教学中联合妇产科临床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学习的兴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节<教学时间,值得向其他学科推广使用。但是该种方法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作者:赵骏达;赵静;李燕;马俊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提高医院检验科技术管理质量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辅助检查在临床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检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对技术方面,对其他方面(人文关怀、医德等)也有要求,这就需要医院及时跟随社会的步伐,满足患者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疾病大都离不开检验技术,许多疾病需要依靠检验结果做出诊断,很多疾病的治疗也需要参考检验结果。一个医院的检验技术水平同时也决定着诊断疾病的水平,因此需要提高检验技术,增强管理质量,更好地为临床一线工作服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才、设备以及管理等方面医院有待改进。该研究针对如何提高检验科技术管理质量做研究,并观察其成效。

    作者:张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膀胱持续冲洗床边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通过设计“膀胱持续冲洗床边护理记录单”并广泛使用,规范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膀胱持续冲洗操作流程。方法针对该科室泌尿系手术后患者常规膀胱持续冲洗的专科护理操作,设计制作了“膀胱持续冲洗床边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等眉栏部分,以及日期、时间、冲洗液名称、序号、冲洗是否通。、冲洗液颜色、冲洗速度、签名的表格内容。对于膀胱持续冲洗患者将此表悬挂于床旁,更换液体时及时填写完善。结果此表使用方便、内容完善、便于观察,护士操作方便且规范。结论“膀胱持续冲洗床边护理记录单”的实行可规范泌尿系手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操作流程,方便护士观察、记录、核对、计费,更好的加强病人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郝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加强护士形象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实践与价值

    目的:探讨加强护士形象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实践与价值。方法通过树立护士价值观,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护士礼仪与综合能力培训等多种形式与我院提出的感动式服务理念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并分析此活动开展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与开展前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加强护士形象管理后护士热爱本职工作,工作积极性明显高涨,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明显降低,年事故率0,护理工作0投诉,并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结论该院加强护士形象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患者的极大满意,并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戴玉红;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介入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08年3月要2014年3月介入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现状,统计分析225株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分离的2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38株,占61.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5.8%),铜绿假单胞菌(19.1%)和鲍氏不动杆菌(8.9%);革兰阳性球菌79株,占35.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6%)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5%);真菌8株,占3.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多数细菌耐药性均较高,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和头孢类的耐药率均大于60.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小于2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较敏感,尤其是对万古霉素100%敏感,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大于50.0%。结论条件致病菌已成为介入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王娜;刘玉珂;李少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思路构建

    在高通量研究与微量复杂混合物的分离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用于多项研究,比如药物分子的代谢组合、药物制剂的组成分析、检测分析、质量控制等。该研究主要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原理,对药物分析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给予探讨。

    作者: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内科教学中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应用实践

    目的:探讨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该校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临床五年制)学生共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尾号单号)和观察组(尾号双号),各39例。对照组学生按照常规教学方式学习,观察组学生给予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情况和考核成绩变化。结果教学效果评价:在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学习知识量方面,观察组学生评分较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方面,观察组学生评分为(91.23依11.32)分、对照组学生评分为(65.13依9.7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考核成绩院总分,对照组(89.51依11.74)分,观察组(75.36依8.16)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较传统教学法相比,课堂教学效率较高。

    作者:杨学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石灰粉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把石灰粉的吸湿性、灭菌性和对环境、人体无毒害的特点应用到中药库房的管理中来防治虫蛀、防止霉变。方法1将掺有石灰粉的三合土地面的中药库房与普通地面的中药库房,在2012年6月和9月虫害或霉变高峰期随机平行对照,连续2次观察比照,检验成效。2将使用石灰粉和石灰包地面的中药库房与普通地面的中药库房在2013年6月和9月虫害或霉变高峰期随机平行对照,连续两次观察比照,检验成效。结果使用掺有石灰粉的三合土地面的中药库房和使用石灰粉或石灰包地面的中药库房防虫、蛀、放霉变效果全部优于普通地面的中药库房。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可行性高,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梅月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前,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公共卫生与健康问题,由于尚无特效药物或其他手段进行有效根治性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肾功能逐渐降低,甚至发展成为肾衰竭。因此,对慢性肾脏病必须要及早诊断、及早干预治疗。该文就近几年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做一综述,为临床诊治及临床工作者开展相关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伯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医院医药管理中HIS系统的应用探析

    医药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主要是医院或医药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而有针对性地对医药进行管理的过程。随着医药市场的不断规范,医药管理当前已成为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措施。传统型医药管理体系已无法适应我国医疗事业当前发展进度,甚至无法满足日常所需,加上各级医院普遍存在一些药物滥用现象,为患者安全埋下了隐患,因而有必要通过一系列创新和改革手段使医药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院信息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特别是在医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显著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规范药物使用。该文首先介绍了HIS系统概念,并从实际出发,系统分析了HIS系统在医院医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周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00例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调查研究

    目的:该研究主要积极研究哮喘的发病因素,为深入认识哮喘病因及防控儿童哮喘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该院儿科门诊的哮喘患儿200例,以及入住该院儿科门诊的非哮喘患儿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每个调查对象及其家长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都有关。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先兆,早期预防,早期治疗,能降低发病率,防治哮喘,降低哮喘发病率和死亡。

    作者:张婉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中生熬夜的原因、伤害及应对策略

    熬夜,是现代人常常面临的问题,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熬夜更是生活与学习中经常发生的事情。熬夜的原因包括学习任务的增多,应试教育竞争,以及高中生对自我素质提升过程中与时间之间的矛盾。熬夜的危害包括对身体机能、心理素养以及成熟期转变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将高中生的生活在学习规律化、补充营养、纠正不良习惯等降低熬夜危害策略。

    作者:杨富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用分析

    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中医药工作是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的重要方式。并且,农村及城市社区的发展也给社区的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解决一直以来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该文基于该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旨在探讨分析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能够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作者:龚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策和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间来该院接受过护理的病例100例,并经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生活质量高的有21例,生存质量一般的是17例,生活质量差的有12例,而患者心理状况较差的有8例。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高的有26例,生存质量一般的为24例,无生存质量差的患者,其中心理状况差的患者有3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患者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切实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