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萍;孙晓旭
目的 总结个体诊所收治急诊病例心得体会.方法 报告收治治12例急诊病例情况.结果 诊所治疗后病情缓解6例,行院前急救后转院6例.其中2例转院后死亡.结论 个体诊所利用现有条件,可以对部分急诊病例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对于自身不能单独处理的病例,给予必要的院前急救,可以提高到医院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朱莺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电白县某社区医院就诊的高血压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组.对照组患者就诊时,常规介绍高血压基本知识,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实施系列干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服药指导.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后依从性提高.不良生活方式少、血压低.1级比例呈现上升、而2级3、3级则呈现下降(P<0.05).结论 在社区开展对高血压病的综合干预,可以帮助高危人群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及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管理率和控制率,降低血压水平.
作者:杨冠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国外有关学者观察到冠状动脉机能不全时,ST段改变还可表现为停留于基线的时间延长达0.12秒以上.国内对早期冠心病ST段的意义尚未引起重视,作者对120例冠心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如下.
作者:孙红雨;郝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60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急性脑卒中CCS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T改变(70%)、心律失常(46.7%)、心肌梗死(4.6%),治愈好转率95%,病死率3.3%.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脏功能改变常见,积极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及应用扩冠状动脉、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改善愈后有明显作用.
作者:李静;朱守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和意义及其与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进行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发生心电图异常82例,心肌酶谱异常88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易发生心肌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谱升高,其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及时发现心脏损害,并给予及时治疗,降低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脏损害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怡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提出,药学人员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巨大挑战.我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在门诊设立用药咨询台,本人就工作中的一些具体体会,从病人咨询的常见问题、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方面探讨一下如何做好用药咨询,更好地为门诊病人服务.
作者:胡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它是生物一心理-社会多因素作用的结果.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任性,还可共患多种行为和心理障碍.它可以通过药物、心理、感觉统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训练、饮食等多方面进行治疗.因此,正确认识ADHD,共同关注ADHD患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作者:臧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在复治结核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将54例复治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为主.对照组不用左氧氟沙星,其他药物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9个月,治疗组病灶吸收程度,及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在复治结核病治疗中是可行方案.
作者:贾晓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人工气道在抢救危重病患者,特别是对昏迷、气道自我廓清能力差、呼吸功能不全需要机械通气等危重病患者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护理工作中如对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往往会引起人工气道创口的感染、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抢救或导致抢救失败.所以其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专家们和专业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院ICU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96例,其中气管插管69例,气管切开18例,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9例,现将危重病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防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自拟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266例输卵管炎性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运用自拟通管汤及西医西药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0.87%.结论 自拟通管汤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效果明显优于西医西药组,是临床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朱艳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心理护理对腰椎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方法 对40例腰椎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进行分析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优良率100%.平均住院45d;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对骨折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 心理护理对腰椎骨折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无法替代的作用.
作者:秦宝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钾、血钠,血氟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数值分析,为临床补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对患者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钾、血钠、血氯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结果 轻度脱水组血钠、血氟,二氧化碳结合力与中度脱水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脱水组血钾与中度脱水组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有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及时纠正体内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恢复体液平衡,有助于婴幼儿腹泻的及时治愈.
作者:黄王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增高,进入终末期肾病而进行血液透析的人数也在上升,本文系统的总结了糖尿病肾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指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保护内痿、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和营养支持是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赵润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程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部分溃疡可以恶变.因此,必须及早、有效地治疗该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占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2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每3周重复.结果 28例中CR0例,PR11例,NC10例,PD7例,有效率39.3%.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宝国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已于三十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十年前在亚洲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广泛使用[1].近年来在我国也十分普及.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发生堵管或静脉炎而被迫停用,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造成痛苦.如何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值得护理同仁们研究的问题.其中封管液的选择和封管技术是留置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冯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对我院近3年的12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确定了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给出了治疗方法和疗效,对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病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证明中医西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一定优势.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15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Evans分型,Ⅲ型骨折9例,Ⅳ型骨折4例,Ⅴ型骨折2例,均采用普鲁士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3年零3个月,平均18个月.患髋无疼痛,活动基本恢复术前水平.Brumback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无失败病例(平均得分50分).结论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高龄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卧床并发症,比目前保守骨牵引,各种内固定手术,该方法治疗可更早下地锻炼,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宋今词;李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涂片检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因鉴别的意义.方法 对28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细针穿刺吸取样本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 28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毒性甲状腺肿168例,毒性腺瘤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8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8例,滤泡性腺癌2例,病因不明7例.结论 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因鉴别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秀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与舒必利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81.4%,舒必利组总有效率83.7%,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舒必利组.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更少,依从性较好.
作者:程均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