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脑梗死的中西医发病机制探讨

魏春玲;顾兆军

关键词:缺血性脑梗死, 发病机制
摘要:探讨缺血性脑梗死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从而有效的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降低卒中致残率、致死率.同时减少中风的发病诱因,降低卒中的发生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EXCEL表格判断药品含量均匀度的体会

    随着药品数量的增加和对药品标准的不断改进,药品含量均匀度的检查越来越多,其计算方法多由手工逐步进行,尤其是需要进行复试时,计算工作量更大,容易出现错误,结果判断不准确.

    作者:夏明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引流后的中医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非外伤性软脑膜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其发病率为(5~20)/10万,病死率为2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得以存活者常受到两个威胁: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再出血病死率为41%~46%,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25%[1].

    作者:赵爱萍;王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40例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机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流注关节、而致气滞血瘀,阳气难达造成小关节肿痛变形,这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也是辨证的关键.按临床见证可分为4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瘀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按照四型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6年来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40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慧君;张增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布地奈德雾化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短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9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1组(34例)、治疗2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三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氨茶碱及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1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泼尼松龙40mg,静脉给药.对照组常规治疗.三组均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定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前,三组间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1组与治疗2组在肺功能及血气分析4个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2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在FEV;(L)、FEV1%、PaO2与对照组相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

    作者:谢炎燊;佟万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IgA肾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创新与治疗进展

    lgA肾病属于中医的尿血、腰痛等范畴,其确诊主要靠肾穿刺病理活检.近30年来,随着医学界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严重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从首发症状起,每10年约有20%的患者发展到终未期肾病.

    作者:杨义龙;熊国良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浅谈医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是指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机构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性进行独立监督审核的行为[1].

    作者:卢春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试验数量上升,但研究研究质量良莠不齐,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困惑.系统评价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临床研究方法,将其应用于中医治法学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文献的系统分析,旨在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文献现状,对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作者:龚小红;杨志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入组标准:所有入组病例均为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均大于60周岁.

    作者:赵呈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辨证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体会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的是由脑血管病引起的有痴呆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以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人格行为改变及神经功能障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作者:吴丽红;王志立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我院药品处方审核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处方用药及处方规范化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处方共11000张,依据统计学方法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筛选出不合格处方363张,约占抽取总数3.3%.处方的不合理性大致归纳为处方药品名称不规范、滥用药物、配伍不合理、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用法用量不准确或计量单位不规范、品种过多、书写不合格等.结论 我院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处方的开具应进一步规范化,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徐玉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护理

    乳糜胸是甲状腺癌术后极其少见的并发症,也是严霞的并发症之一.而国内文献对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少有报道.胸导管即左淋巴导管,成人长27~41cm,是淋巴系中大的管道,它引流全身约3/4的淋巴管,其成分大致如血浆.

    作者:杨跃勤;皮远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顺铂.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8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HPS评分提高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与顺铂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林艳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关系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CRF)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关系,进行辨证的客观化研究.方法 :选取1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对61例CRF进行辨证分型,并测定血浆ET及血清NO水平.结果 CRF患者各中医证型之间血ET及NO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与正常组比较CRF各证型血ET含量明显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其中以脾肾气虚证升降程度小,阴阳两虚证升降为显著.结论 CRF患者各中医证型与血浆ET及血清NO水平存在一定关系,为临床辩证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韩佳瑞;左振魁;孙新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防治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的药物选择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中心住院经阴道分娩妊高征患者100例为妊高征组,其中中重度妊高征32例.轻度妊高征68例,随机分两小组,每小组50例.非妊高征产妇组10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

    作者:罗启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换瓣术后低钠血症原因及治疗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出现低钠血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前状况,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扣治疗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302例,死亡3例;术前低钠血症发生48例(15.7%);术后低钠血症243例(79.7%),其中重度11例,中度95例,轻度134例.通过调节利尿剂、补液类型,饮食以及补钠治疗,终低钠血症全部纠正.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低钠血症有较高的发生率,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完全纠正低钠血症,大大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作者:罗永金;杨庆军;赵次洪;严宇;陈灏;吴洪坤;余杨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益元健脾方对脾虚泄泻大鼠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元健脾方对脾虚泄泻大鼠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用50%番泻叶水浸液复制大鼠脾虚泄泻模型,观察对大鼠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 益元健脾止泻颗粒能降低实验性脾虚泄泻大鼠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并对其肠道菌群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 益元健脾止泻颗粒通过降低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巴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辨证施治慢性荨麻疹56例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无明显诱因,病情反复发作,病史长,可达数周至十几年不等,西药疗效多不理想.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辨证施治,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侯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22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重症患者的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和治疗方法.方法 将22例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重症患者分别采用1%~4%碳酸氢钠液漱口,酮康唑甘油混悬液涂擦口腔,手指缠绕纱布块擦拭等方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22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中18例痊愈.结论 合理的口腔护理可促进口腔真菌感染治愈,有效减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双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肠造口的术后护理

    目的 为了提高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对24例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通过对肠造口的护理,恢复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患者的心理平衡,让他们获得做人的权利和尊严,重新享受美好的生活.

    作者:林柳英;黄秀颖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护理文书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护理文书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利益.方法 根据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本院质控小组按标准对30份出院病历进行检查,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对护理文书实施监控和采取改进措施,以保障护理文书质量的持续改进,逐步提高护理文书质量.

    作者:虞华;储小红;储兰芳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