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明质酸钠联合滑膜炎冲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石争利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 滑膜炎冲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 对透明质酸钠联合滑膜炎冲剂辅以理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滑膜炎冲剂辅以理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式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体会

    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足本院近年开展的一种新的介人性检查,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总计检查及息肉电切治疗等病例497例.大多数患者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准备肠道,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唐云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透明质酸钠联合滑膜炎冲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透明质酸钠联合滑膜炎冲剂辅以理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滑膜炎冲剂辅以理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式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石争利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柔肝煎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柔肝煎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3例脂肪肝患者自拟柔肝煎治疗并与辛伐他汀片和护肝片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柔肝煎治疗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姜国贤;余传友;丁爱民;黄小平;徐泽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复方三生双层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以丙烯酸树脂Ⅱ为主要材料,研究复方三生双层34制备工艺.方法 分别对双层片速释部分、缓释部分进行辅料筛选,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体外溶出度测定优化处方和工艺.结果 处方优选为速释部分:复方三生浸膏15g,淀粉适量,磷酸钙12g;缓释部分:复方三生浸膏35g、PEG 6000 16.5g、糊精46.6g、丙烯酸树脂Ⅱ11.6g.复方三生双层片在2h、5h、10h药物释放分别达到20%~40%,40%~65%,75%以上.结论 本处方合理、工艺可行,适于复方三生双层片的制备,产品缓释性能良好.

    作者:朱舟;伍朝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卒中呃逆46例

    卒中患者在经过抢救后,病情渐渐稳定时,又经常出现频频呃逆(膈肌痉挛)的表现,近年来我们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中风呃逆46例,皆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英锐;刘爱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目的 回顾分析老年高血压及冠心痛患者(65~80岁)使用美托洛尔后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过去3年反复在本科住院且长期在本院门诊随访、依从性好、长期使用美托洛尔的老年患者(排除本身已有血糖异常、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及高血压中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分为小剂量美托洛尔组(服用美托洛尔≤200mg/d)、大剂量美托洛尔组(服用美托洛尔>200mg/d)及对照组(未使用美托洛尔),各组分别为74、30、51例患者.结果 与结论服用小剂量美托洛尔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升高,而大剂量者(>200mg/d)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

    作者:李晓丽;梅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糖尿病性心脏病防治探讨

    糖尿病心脏病(Diabetic Cardiopathy,DC)病名由Ledet于1979年首先提出,目前在内分泌界得到普遍公认.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重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

    作者:翟玉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某市副局级以上干部健康体检分析

    目的 了解某市在职副局级以上干部的健康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936例副局级以上干部(男性812例,女性124例)的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和脂肪肝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检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共计154例;四项指标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782例,异常率为83.55%,高脂血栓出率排序第一,占39.42%,男性四项指标异常率均较女性高,其中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关干部尤其是机关领导干部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对他们的健康教育.

    作者:郁美香;王国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蠲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中药蠲痹饮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痛.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蠲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梅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药称量误差对药效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称量误差对药效的影响及原因.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用药现状.结果 称量误差对中药单方和复方的药效均有影响,有时甚至改变适应症,产生相反的作用,而且称量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论 中药称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加强中药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实行药师准入制度,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配方质量是预防中药称量误差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恩来;许明山;潘秀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医药治疗卒中病116例疗效分析

    卒中病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卒中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上出现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或失语、偏身麻木等症状.

    作者:闫庆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烧伤贴治疗烧、烫伤52例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烧、烫伤历史悠久,但疗效参差不一,笔者使用改进剂型--烧伤贴,治疗烧、烫伤52例,疗效甚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不同实习期的护士生心理状态和对策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护理教学中后的阶段,是真正踏入医院护理工作岗位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通过临床毕业实习可使护士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促进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有利于护士尽快从课堂走向病房,从学校走向社会.

    作者:杨爱慧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

    本文从脾虚的角度对胰岛素抵抗的中医机制进行初探,认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脾的疾病,脾虚贯穿其发生、发展的始终.

    作者:牛丽华;于丰彦;周福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一次性切开挂线置管引流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体会

    高位肛周脓肿是肛肠科难治疾病,笔者采用低位一次性切开、高位挂线、脓腔对口引流的方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患者9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葛琪;韦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换瓣术后低钠血症原因及治疗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出现低钠血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前状况,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扣治疗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302例,死亡3例;术前低钠血症发生48例(15.7%);术后低钠血症243例(79.7%),其中重度11例,中度95例,轻度134例.通过调节利尿剂、补液类型,饮食以及补钠治疗,终低钠血症全部纠正.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低钠血症有较高的发生率,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完全纠正低钠血症,大大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作者:罗永金;杨庆军;赵次洪;严宇;陈灏;吴洪坤;余杨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药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通过对导致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议,并希望引起临床医师及药学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马景秀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对65例冠心病和正常对照者50例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并比较分析彼此间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的TG、apoB,LDLC,LP(a)较对照组显著增高,apoA1,HDLC较对照组减少P<0.05,TC亦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HSCRP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其他疾病组的HSCRP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测定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黎龙琼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眩晕辨治举验

    1、泽泻汤李某,女,46岁,2001年8月28日初诊.头晕1年余,加重3日.患者于一年前出现头晕,其间曾经中西医诊治(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3日前症状加剧,遂前来就诊.刻诊:头晕,恶心欲吐,心慌,乏力,手足汗出,近几日大便偶有稀溏,胃纳尚可,睡眠不佳,舌淡白腻苔,脉微滑.测血压120/70mmHg.

    作者:徐凤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肠造口的术后护理

    目的 为了提高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对24例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通过对肠造口的护理,恢复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患者的心理平衡,让他们获得做人的权利和尊严,重新享受美好的生活.

    作者:林柳英;黄秀颖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