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华;于丰彦;周福生
目的 总结护士对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经验、分析失访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方法 对2005年出院的880例出院患者按病种进行电话回访,并随机抽取90例进行电话调查.结果 2005年3~12月期间实施电话回访880例,回访成功828例,失败52例,回访成功率94.09%.结论 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有利于提高患者遵医的依从性和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郭琼;徐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重症患者的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和治疗方法.方法 将22例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重症患者分别采用1%~4%碳酸氢钠液漱口,酮康唑甘油混悬液涂擦口腔,手指缠绕纱布块擦拭等方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22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中18例痊愈.结论 合理的口腔护理可促进口腔真菌感染治愈,有效减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双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非接触眼压计(NCT)与YZ-30压平眼压计的测量结果.方法 分别应用非接触眼压计与YZ-30压平眼压计测量150例(300只眼)患者的眼压.结果 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两种眼压计所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眼压计测量结果相关不大.结论 非接触眼压计(NCT)与YZ-30压平眼压计的测量值一致.但NCT具有操作简单、无麻醉、避免角膜损伤和交叉感染等优点.
作者:王瑞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皮内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治疗组对背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路瑶;付希满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辩证施治湿温病发热的疗效.方法 对28例经常规西医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用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每天1剂,服2~4d.结果 25例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3例患者经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2d,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均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 中医中药在治疗湿温病方面比西医西药效果显著,尤其是在退热方面.
作者:滕乔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近3年来我们用阿德福韦酯和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HBVDNA阳性的肝硬化患者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孟胜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卒中患者痰湿体质与发病症候的关系,探讨痰湿体质对中风症候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临床调查研究的方式,通过对58例痰湿质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症候分析,探索痰湿质与卒中不同发病症候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痰证58例(100%)、血瘀证52例(100%)、风证48例(100%).结论 卒中患者痰湿质在发病症候形成中与痰证、血瘀证和风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痰湿质在形成痰证、血瘀证和风证中具有重要的内在作用.其结论对体征研究以及体征结合防治中风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杨国防;贾翔;董旭辉;赵瑞霞;王新志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糖尿病教育(diabetes education)特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教给精尿病患者有关的自我护理、控制急慢性并发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改变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过程[1].
作者:李万花;程群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导管感染因素,寻求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 根据留置时间分为A、B、C三组,导管细菌培养进行菌种分类分析.结果 三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与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与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P<0.05).A与B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体G+球菌占44.82%、G-杆菌占37.93%,真菌占17.24%.结论 留置1~2周时间是安全的,超过2周以上感染率上升.严格无菌操作对避免感染发生至关重要,应针对其因素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
作者:黄兴兰;徐巧元;代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养心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养心汤为基础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心悸11例.结果 基本治愈7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9%.结论 养心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心悸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朱文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自制外用地塞米松乳膏和内服中药颗粒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外用自制地塞米松乳膏2次/d,疗程3d,同时口服中药颗粒剂.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5.89%;对照组治愈率28.89%,两组疗效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自制地塞米松乳膏并口服中药治疗婴儿湿疹疗效好、安全性高、疗程短.
作者:梁红梅;麻林玖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为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进行心理状态分析.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为明显.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合并急性继发性气胸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27例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合并急性继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形式全部为急性起病,症状与基础疾病急性发作相混淆,确诊23例,误诊4例.结论 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合并急性继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误诊率高,应引起各级医师重视;治疗上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腔内注药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的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76例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的治疗结果.结果 76例均一次治愈,随访无复发、肛瘘形成及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论 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可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术中正确寻找并处理内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母国欣;吴二玲;李玲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预后情况,以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疏血通治疗组:治疗组42例,每日静脉滴注疏血通治疗;对照组40例,每日静脉滴注丹参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的血清hs-CRP及Fg水平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hs-CRP及F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治疗组hs-CRP及F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但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血通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Fg水平,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明确.
作者:蔡敏;马璟曦;罗春阳;彭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项九针结合高压氧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项九针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对照组仅血液流态积分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项九针结合高压氧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微循环,加速局部的血液流通,增加病灶组织的血氧供应量.
作者:陈祺;徐丹春;李秋云;熊海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提高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质量.方法 总结在门诊药房发药的经验,提出如何更好地完成发药交代工作.结果 与结论药师在发药过程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业务素质,准确地向患者交代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项.使患者在短暂的取药过程中获得药师给予的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和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封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柔肝煎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3例脂肪肝患者自拟柔肝煎治疗并与辛伐他汀片和护肝片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柔肝煎治疗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姜国贤;余传友;丁爱民;黄小平;徐泽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西医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1次2粒,3次,d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麝香保心丸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系纯中药制剂,服用方便,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永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清心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口服清心饮加减方,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5.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心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抗炎、抗病毒,保护心肌,改善临床症状的功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王保奇;焦红娟;程志清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