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基层中药房的药学服务

王庆军

关键词:基层中药房, 药学服务
摘要:基层中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是中药师应用中药学专业知识向患者提供与中药使用有关的服务.在药学服务的过程中,中药师要把握中药房药学服务的内容,熟悉服务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确保基层中药房的药学服务水平,使中药在保证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手术前、后期及出院指导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手术前、后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即将行该手术的患者提供相关信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方法 调查需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788例,了解其术前的护理需求、想了解的有关知识,并让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按个体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结果 术前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占98.2%,通过细致的护理后下降至21.8%.使他们了解并配合实施手术前、后期护理措施.结论 通过细致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有关知识,消除或明显减轻其恐惧心理,使其能安全、顺利地渡过手术期.

    作者:方琼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乌鸡白凤丸致心律失常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反复发生心律失常18个月.因患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于18个月前自服乌鸡白风丸(9g装蜡丸)早晚各服1丸连服10d后出现心慌心跳,开始只是在骑车时,数天后症状加重,洗脸刷牙、进食、翻身、步行等动作均可诱发.

    作者:姚泉清;张武正;李志刚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气虚发热新解

    脾胃气虚既不是诊断气虚发热的主要依据,也不能对气虚发热的病理合理的解释.笔者从人体阴气与阳气的生理功能、运动方向、病理变化及气虚发热表现的病位与病性等不同角度,对气虚发热的概念、诊断、病理及其治疗原则进行了探索,提出自己有关气虚发热的新理解.

    作者:何钿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1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颅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10mg qn;谷维素20mg tid: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颅痛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为77.41%,二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差别(P<0.01);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比灵.

    作者:林金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健康教育

    本县每年因社会矛盾和家庭纠纷引起的自服农药、毒药中毒的病例很多,但多的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现将本院2003~2006年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180例的护理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杨智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护理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严重的继发件病变,占颅脑损伤的3%~10%,占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它起病急、变化快,常伴有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主要足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

    作者:严美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论时效观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时效观念的效果.方法 分析影响时效原因,提出应用时效观的方法.结果 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只有学习和掌握各种节约利用时间技巧,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叶和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医哮病治法的发展

    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的,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历代中医都对其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哮病历代文献的分析,分别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研究总结中医学在认识和治疗哮病上的变化和发展,并对今后哮病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提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刘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凤仙草合雄黄解毒散治疗甲癣123例

    甲癣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所致的病变,是皮肤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难治愈而易复发,本人多年来用风仙草(鲜品)合雄黄解毒散外用治疗甲癣1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栓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云南红药胶囊在中药骨伤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云南红药胶囊在中医骨伤科跌打损伤及四肢骨折后止痛、止血的功效.方法 随机抽选骨伤科住院患者300例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治疗组采用专科处理后口服云南红药胶囊3周,对照组也采用专科处理后口服红药片3周.结论 患者在传统中医骨伤科处理后口服云南红药胶囊有明显的散瘀、止痛、消肿作用并且优于对照组的疗效.

    作者:邓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糖尿病足的辨证施护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因下肢中小血管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并发感染所致[1].近年来,我们对2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陈艳;孙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电针加远红外线治疗腓总神经麻痹26例

    目的 观察电针加远红外线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26例患者采用电针加远红外线的方法治疗.结果 治愈率65%.显效:27%.有效:8%.总有效率:100%.结论 电针加远红外线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疗效好,疗程短.

    作者:邵国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药灌肠治疗手足口病例811例报道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1例手足口病患者给予中药灌肠,及静脉给予炎琥宁注射液10mg/(kgd),疗程3~5 d.结果 1例死亡,810例痊愈.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牛立新;郭小平;刁士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周围神经缩窄术结合矫形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15例报告

    目的 探索周围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对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5例痉挛性脑瘫患者施行周围神经缩窄术,对其中11例患者同时施行矫形手术.结果 15例脑瘫患者术后有效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周围神经缩窄术结合矫形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创伤小,术后可以早期活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周南开;车善礼;周波;邓宗锵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氯诺昔康在骨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在骨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中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110例,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55例和吗啡组55例接受PCA治疗.PCA药物配方分别为:氯诺昔康组给氯诺昔康32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吗啡组给0.05%吗啡100mL.手术结束前缝合深层组织时给予患者静脉连接PCA泵.背景输注速率2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定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氯诺昔康组在术后4h、8h、16h、20h、24h、32h和48h的VAS评分均比吗啡组相应各时间点的参数要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应用于骨科手术后PCA的镇痛效果及耐受性好,镇痛效果接近于吗啡,头晕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作者:杨军;李林森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应用改进汽化电极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

    目的 探讨改进汽化电极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可行性.方法 直视下,在输尿管导管、金属尿道探条前端、直肠内手指引导下对36例尿道狭窄或闭锁惠者实施尿道内汽化电切治疗.结果 34例排尿通畅,30例1次手术成功,3例经2次手术,1例经3次手术后成功;2例保留耻骨上膀胱造瘘管.结论 改进汽化电极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是安全有效的腔道手术方式.

    作者:邓晓洪;欧平;王元中;郑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原因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2003~2005年11例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科子宫切除术首要原因为顽固性子宫出血,11例患者全部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对于产科出血、损伤等经多种措施处理仍效果不佳的危重病例,产科子宫切除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一般可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缺血性脑梗死的中西医发病机制探讨

    探讨缺血性脑梗死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从而有效的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降低卒中致残率、致死率.同时减少中风的发病诱因,降低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魏春玲;顾兆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护理

    乳糜胸是甲状腺癌术后极其少见的并发症,也是严霞的并发症之一.而国内文献对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少有报道.胸导管即左淋巴导管,成人长27~41cm,是淋巴系中大的管道,它引流全身约3/4的淋巴管,其成分大致如血浆.

    作者:杨跃勤;皮远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追求的日标.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

    作者:刘润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