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注硫酸镁在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7例分析

姜丕桥

关键词:硫酸镁, 心脏骤停
摘要:心脏骤停是急性冠脉综合症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常见死因之一,是循环内科抢救的重点.我院在2004年~2006年先后有7例心脏病患者心室颤动反复发作,在抢救中应用了静注硫酸镁,现介绍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9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96例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回顾总结过去7年中9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也是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2h内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期,对产后出血应积极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结论 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在预防和及时治疗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

    作者:朱燕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是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大量补液、大手术创伤、肠外营养、化疗等患者.其具有方便、安全、可靠、耐高渗等优点,而且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临床长期大量补液的患者提供了较理想的静脉通道.我院自2003年11月开始至今,为390余人次实施了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现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阎瑞香;张春青;李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求真务实勇攀眼科事业巅峰——访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赵家良

    赵家良,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前主任,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教授,先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Doheny眼科研究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国立病院从事眼科流行病学和青光眼的研究,处理眼科各种疑难病症和复杂眼内外手术.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总编辑、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国际眼科理事会理事、亚洲太平洋地区眼科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等职.

    作者:韩洪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体育学科中又一个新的代名词,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

    作者:杨淑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亚低温脑外伤保护机理及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亚低温脑保护机理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结果 治愈2例,1例智力障碍,但生活能自理.结论 采用亚低温治疗能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率,减少残障率及死亡率.

    作者:康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提升军队医院管理水平探索医院纵深发展策略——访北京军区卫生部部长陈恒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军队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化和广大伤病员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军队医院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确立先进的思维方式,探索先进的管理手段,如何全面提升军队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 成为军队卫生行政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正逢建军80周年的日子,记者对北京军区卫生部部长陈恒年进行了专访.

    作者:宋汉晓;吕坤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德国、英国、新加坡公立医院改革解读

    二战以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公立医院,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医疗市场的失灵问题,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在公立医院运行50多年之后,公立医院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不满,其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效率低下,缺乏成本意识,忽视服务效果;二是配置效率低下,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消耗了大量稀缺资源;三是对患者反应性差,表现为就医手续繁琐,态度粗鲁或不耐烦等.

    作者:韩洪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3年3月~2007年4月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6例,Ⅳ型11例,V型9例,Ⅵ型6例.结果 45例中42例得到随诊,经6~30月的随诊,根据马元璋的评价标准:优13例,良20例,可5例,差4例.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需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坚强的内固定,积极早期处理合并伤,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

    作者:郭广文;刘宏志;胡彦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医院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疗诉讼已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棘手的问题.如果有一天,医院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所谓的医疗事故,并且还要面对一起巨额的医疗事故赔偿诉讼时,它又该如何正确应诉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爱义律师事务所刘爱义主任律师.

    作者:庞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北京市朝阳中医医院患者调查问卷结果》及医院回复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炎琥宁联合山茛菪碱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7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炎琥宁联合山茛菪碱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119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4例,给予病毒唑注射液10mg/(kg/d)治疗;炎琥宁组38例,给予炎琥宁10 mg/(kg/d)治疗;炎琥宁联合山茛菪碱组47例,给予炎琥宁10 mg/(kg/d),联合山茛菪碱0.2 mg/(kg/d)治疗.根据急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判断疗效.结果 三组的疗效经X2检验,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良好疗效,而联合山茛菪碱协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刘萍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六年拼搏跻身全国同行业之首——记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

    四月初,全国28所高等医疗院校的专家和教授云集在春光明媚的山西省太原市,参加哈医大药学院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在这里主持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定稿会.哈医大药学院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徐春祥教授作为主编与张乐华教授、朱玲教授在会议期间和与会专家对教材编写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具体的指导,定稿会圆满成功.

    作者:张丽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肠外营养配以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配以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5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其中40例接受手术+TPN+善宁(sandostatin,ss)或手术+TPN治疗;12例行保守治疗,即,TPN+SS或单纯TPN支持.结果 手术+TPS+SS组和手术+TPN组得血淀粉酶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4±1天和7±1天,保守治疗的TPN+SS组和单纯TPN的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8±6小时和54±6小时.结论 TPN+SS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明显优于TPN的治疗.

    作者:李中明;徐肇斌;卢开刚;吴中权;田宋君;王国举;刘敦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张明:危急时刻显本色

    他在非典肆虐的时候接任院长,带领着全体医护人员奋力抗击非典.他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经营医院,通过调动全院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医院取得抗击非典的成功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作者:庞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综合医院内科病人焦虑抑郁程度比较研究

    本次研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的90例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综合医院内科就诊病人的焦虑抑郁的比较,取得了心理学及医学资料,为今后临床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了相关的资料,以提高医务人员对内科就诊病人焦虑抑郁的识别能力.

    作者:刘维丽;王克荣;金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发扬优良传统追求新的跨越——解放军261医院科学发展谋创新

    解放军261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靠三座古庙、一马车药品器械、几十名医护人员起家而发展壮大成为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是全军治疗精神疾病编制床位多的中心医院,也是驻京部队医院中唯--所拥有精神病专科的综合性医院.

    作者:宋汉晓;仝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体会

    介绍并讨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2000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经过,总结经验.结果 46例病人除中转手术7例,死亡4例外,其余39例中全部治愈,总死亡率8.7%.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十分必要,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冰;王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进高原人群甲襞微循环变化观察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人群甲襞微循环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同一批平原籍入伍新兵移居高原不同海拔、不同时期的甲襞微循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由低海拔地区急进高海拔地区后微循环障碍明显加重,2周左右逐渐改善,首先是袢周状态的改变,随后管袢形态亦有所改善.但3个月时血流状态积分值仍无明显变化. 结论急进高原人群微循环的变化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性,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对于急性高原病的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孙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57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肺结核病人应用短程化疗方案引起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病人治愈率.方法 个案分析涂阳肺结核病人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574例涂阳肺结核病例中抗结核药物副反应总发生率27.52%(158/574.).初治涂阳组和复治涂阳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29%和28.92%(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7%和37.5%,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6.0%和14.5%,肝损害例数占总反应例数的56.96%(90/158).男性略多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组发生副反应的机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的年龄组(P<0.01).结论 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胃病、老年患者是引起药物副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使用抗结核药物时需密切关注药物副反应发生,并及时处理,提高病人治愈率.

    作者:孙新国;孙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五洲医讯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