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霞;杜密妮;董翠芳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疏肝和胃汤治疗BRG肝胃不和证36例;对照组36例口服铝碳酸镁、吗丁啉,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和胃汤对BRG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显优势.
作者:李国平;颜莉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在结核病的治疗中是较为常见的,药物性肝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肝炎、脂肪肝、胆汁瘀积(或药物性黄疸)、肝硬化,以及爆发性肝衰竭.因而,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予以重视.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222例肺结核治疗中发现肝损害48例,发病率为21.6%.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肝损害病例中,男性37例,女性11例;年龄16~80岁,平均48.8岁.其中含HR化疗方案16例,含HRZ化疗方案31例.
作者:杨花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肌酸激酶(CK)和心型同工酶(CK-MB)、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2006年7月~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窒息新生儿和60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小时内、第3天、第7天采取股静脉血,测定血清中总CK、CK-MB、CK-BB.结果 窒息组血清CK、CK-MB、CK-B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血清CK、CK-MB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窒息组血清CK、CK-M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血清CK-B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 (1)窒息新生儿血清中CK、CK-MB、CK-BB水平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程度越重水平越高.(2)血清CK、CK-MB、CK-BB是窒息新生儿心、脑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对临床干预治疗和早期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焕新;薛海荣;李德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两年间输卵管妊娠患者125例,对其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腹腔镜下手术,对于β-HCG》100ng/ml者给予MTX50mg/m2,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并对其结果进行随访和总结.结论 施行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术后妊娠率70%以上,再次宫外孕率8%,且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宫外孕患者的佳选择.
作者:李中钦;张澍;徐莺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肱骨干中下1/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比较常见,目前对这种损伤的佳治疗意见尚不一致.2000年7月~2006年5月我院对6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丁慎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瘵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天,对照组应用维脑路通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占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资料与方法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按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因素中80%为病毒感染.近几年,由于院前抗生素的滥用,使住院患儿中病毒感染的比例上升.
作者:宁月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杏丁治疗重症肺心病呼衰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重症肺心病呼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前均评价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杏丁;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10天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组前后的变化.结果 试验前后比较,呼衰缓解,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杏丁对重症肺心病的患者具有降低血粘滞度、纠正呼衰、改善缺氧的作用.
作者:雷新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咯血是一种呼吸科急症.心衰所致大咯血临床并不多见,现将所遇到的2例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58岁,与2007年5月行冠脉搭桥手术.因咯血一周于2007年7月19日入院.病人有咳嗽,咯血每日约100~200ml,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悸.入院检查:体温36.4℃,脉搏110次/分,血压160/85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有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腹软,双下肢轻度浮肿,入院肺部CT示双肺纹理增强,心脏彩超示左心室增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陈旧性心梗,痰未查到结核菌,WBC8.6×109/L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及垂体后叶素,立止血治疗,仍咯血每日约200ml,随后给予硝普钠静点及速尿静注,咯血明显减少.继续扩血管利尿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于6月13日出院.
作者:李国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并总结运用中药疗法内服、外洗,治疗季节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自拟净肤汤内服,用克痒洗剂外洗;对照组27例,口服扑尔敏片,止痒软膏外搽.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2%,对照组总有效率66%,两组之间疗效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药内服与外洗治疗季节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效果优于西药.
作者:吕俊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重症急性胆管炎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在国内原发性胆管结石及胆道感染仍甚常见的情况下,提高对此症的治疗效果,降低其死亡率甚为重要.本科将1995年1月至2007年5月份共收治的39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外科治疗的情况作回顾性总结,现报告以下.
作者:张良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2月1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4例,讨论分析引起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强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严重性和进一步提高认识并积累经验的必要性.
作者:康林;闫长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于2000年11月~2006年11月,对86例孕12~24周妇女,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妊娠,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11~2006年11月在本院选择妊娠12~24周,年龄18~40岁,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86例,无药物禁忌证,常规流产前妇科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无生殖道畸形、宫颈损伤和修补史,阴道清洁度好,无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无药物过敏史,经妇科及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胎盘位置正常.
作者:夏奇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心梗后48h内使用两种剂量辛伐他汀后的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46例急性心梗患者,入院48h后采血测血脂,对胆固醇>4.68mmol/L的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的患者,随机入选辛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分别服药6个月及12个月,复查血脂,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辛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均能降低TC与LDLC水平,20mg组明显优于10mg组.
作者:赵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在儿科门诊常见临床症状是小儿偏食厌食.表现为食欲差,食量小,偏食,甚至拒食.常伴有腹胀,稀便等消化功能紊乱表现及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体重不增或下降与营养不良表现.门诊自2004年3月~2007年3月应用儿康宁治疗小儿厌食症,同时以胃酸制剂合并妈咪爱,进行对照治疗.
作者:宋勇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72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在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斯匹林、他汀类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每次,每日2次,皮下注射,疗程10天,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斯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鹰;张春艳;刘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医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成长和发展于漫漫历史长河中,其内容包含着古朴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瑰宝,至今仍然发挥着璀璨的光芒.
作者:牛世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0月的LC126例临床资料.结果 除7例术中因胆囊三角区粘连致密无法解剖、胆囊息肉合并有右肝叶前缘血管瘤中转开腹外,其余119例均在LC下完成,1例术后出血行二次剖腹探查,另1例术后梗阻性黄疸进行性加重,行2次胆肠吻合手术治愈.结论 LC创伤小、恢复快,是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方式.
作者:闫长红;闻天学;支厚;桑畅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也是常见的发病率高、预后较差的一种循环系统疾病.我院自2005年元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硝普钠治疗9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付秀萍;王秀兰;付春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资料与方法疳积昔为祖国医学的四大病症之一(痘、疹、惊、疳),一直为医家所重视.疳积包括食积(又称停乳,停食或食滞)和疳症,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食积是疳症的早期阶段,疳症是食积的发展结果.小儿疳积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夏季为,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我院采用山鸡散内服,山枝散外敷治疗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沈荣国;李鹤汀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