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东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在耳鼻喉科门诊病人中占1.5%至2.5%,手术摘除鼻息肉是治疗毕腔鼻窦内息肉基本的方法.传统手术方法是用圈套器或息肉钳摘除息肉.目前,已普遍推广应用鼻内镜手术摘除鼻息肉,逐渐取代传统的手术方式.这就给我们耳鼻喉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现就我院近年来开展鼻内镜手术摘除鼻息肉术后的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邓裕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肾、输尿管结石,隶属于中医<石淋>范围,是中医常见病之一.我们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肾,输尿管结石,使病人不需要传统手术取石而达到治疗目的.经临床观察80例疗效甚佳.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单纯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比较.方法选择门诊ASAI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微量注射泵给药.三组病人诱导用药:R组:瑞芬太尼1.0ug/kg,丙泊酚1.0mg/kg ; F组:芬太尼1.0ug/kg,丙泊酚1.0 mg/kg;P组:丙泊酚2.5mg/kg;静注60s诱导.维持用药:三组均用丙泊酚0.15mg kg-1 min-1,其中R组同时给予瑞芬太尼0.1ug kg-1 min-1,持续静注至负压吸引结束停药.病人出现体动时均再追加丙泊酚0.25-0.50 mg/kg.结果术后三组病人对镇痛效果均表示高度满意,R和F组的术者满意度高于P组(P<0.05).丙泊酚的用量R和F组相同,显著低于P组(P<0.01);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R和F组(P<0.01).结论泊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更好,并使泊丙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作者:史文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我院1998.6-2003.11收治的21例有适应症的四肢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吻合多根皮下浅静脉及可能找到的皮动脉,观察皮瓣成活并随访患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无一例大面积坏死,平均坏死面积4%,平均住院日18天,术后患肢功能满意率95%.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能有效改善逆行撕脱皮肤的血运,避免大面积皮肤坏死,减少感染,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肢外形、功能达到满意恢复.
作者:曹盛生;罗彤;秦育宏;傅云根;甘心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用米非司酮治疗96例异位妊娠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伟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高胸穿引流的护理质量,达到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后的感染率的目的.方法用塑料调速器代替以往的止血钳夹闭连接胸穿针的胶管,用负压引流袋代替以往的用50毫升注射器抽吸胸水.结果通过对6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改良后的胸穿引流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引流装置,使用改良后的胸穿引流装置,穿刺后的感染率由原来的1.67%下降到0,穿刺后的成功率由原来的98%上升为100%.结论改良后的胸穿术引流装置,质量轻、密闭性好,操作方便,能更好地控制抽吸速度,更适合基层医院临床的需要.
作者:黄春红;王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是一种必须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ns,HBV)表面抗原的存在才能复制的小RNA缺陷病毒.丁型肝炎是发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由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而致病其传播方式与乙型肝炎相同,患者以慢性患者与携带者为主.
作者:高英鸿;严碧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女性输卵管绝育术后的并发症以切口感染为常见,它不仅给受术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而且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为了解原因,寻求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更好地开展绝育术,现将我站14年间收治女扎术后顽固性感染28例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对比.方法根据CT检查确定穿刺部位,采用YL-1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经颅穿刺置入血肿腔.结果24例昏迷病人神志均在1-7天恢复,偏瘫肢体7-20天肌力恢复至3-4级,4例术前清醒病人均在血肿穿刺引流后7天痊愈,2例脑疝病人穿刺后1-3天内神志清醒,偏瘫肢体于7-30天肌力由0-3级恢复4-5级.死亡3例,死亡率9.1%.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及时有效,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大大降低了死残率,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李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内冲动的形成和传导的不正常,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的病变.心律失常多数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炎等;也可以由非器质性心脏病引发,如早搏常见于神经紧张、疲劳、饮酒、喝浓茶.心电图是方便、易行的、普遍被使用的心律失常的检查仪器,尤其对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的分析,心电图已成为临床比不缺少的检查手段,分析心律失常是心电图有价值和为精确的应用,但应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尹海燕;王丽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小脑梗塞临床上较为常见.据统计,在综合医院尸检中,小脑梗塞占总尸检人数的1.5%,占神经科死亡人数的4.2%.在一组CT扫描病例中,小脑梗塞占脑梗塞的15%[1,2]临床上小脑梗塞多以眩晕或头晕、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构音障碍、眼震及霍纳征等.但也有相当病例并不典型,常易误诊.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提高诊断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小脑梗塞有关临床与CT、MRI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辉;雷征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粘质沙雷菌引起临床感染率不断上升,受到医务人员的普遍关注,而液化沙雷菌引起感染较少见.2003年9月,我们从一右髌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分泌物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液化沙雷菌,属混合感染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叶卫红;余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们自1992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87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人,收到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干一;王静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对30例急性脑梗塞病例应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并以维脑路通作对照组,通过两组对照,从中体会到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具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宝仁;王艳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枕大神经痛主要表现为一侧枕后痛,轻则痛放射到顶颞部,重则放射到眉棱骨,眼有内缩感.临床上大多与偏头痛相混淆,治疗多取少阳经穴治疗,效果不显著.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艾灸太阳经之天柱和督脉之百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爱民;金英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细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尽快转人目标性用药,降低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前瞻性研究干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天术后5天采集培养标本,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X2检验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53.6%),较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46.3%)高;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23.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2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的50%.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对泰能的耐药率分别是3.2%、2.2%.没有检出耐万古霉素的SA.骨折术后感染率由4.19%降为2.11%.结论分析了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讨论了合理用抗菌素的重要性及干预措施的可行性.临床医技密切配合,是减少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的保证.
作者:刘兰梅;朱德全;范崇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并发症、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有很大作用.一年多来,通过在内科病房开展整体护理,对患者按入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采用语言教育、书面教育、示范性教育与个别指导及适时教育、按需教育和反复教育等形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杨永琼;彭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社区调查,了解广中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防治和监控情况.方法对上海市广中社区部分糖尿病中老年患者的基本情况、生活方式、治疗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结果广中社区糖尿病患者多见的并发症依次为冠心病、眼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神经病变、皮肤瘙痒、下肢坏疽、性功能改变;情绪上多表现亢奋,生活能力较好、社会交往大多无影响;多数患者喜欢运动,约半数有运动计划,参加健康教育者较多,但仍少于不参加者.大多较好服用药物,半数血糖监测较好,慢性并发症监测较差.饮食控制好坏参半.结论广中杜区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仍多,应从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入手,强调自我监控、定期复查、合理用药、合理地控制饮食,安排适当的运动对于防治糖尿病、特别是并发症的预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于脊柱单节段、多节段椎体粉碎性骨折、脊柱多节段间不稳定、椎间盘突出等手术的稳定性重建,对于脊柱肿瘤、结核病变清除后缺损部位的填充与支撑是困扰脊柱外科发展的难题之一.以往采用自体髂骨块植入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但是植骨块不稳定、植骨块吸收、以及取骨部位的并发症一直是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为此自2001年9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对18例不同患者经前路做单个或多个病损椎体的切除或次全切除,钛网融合器植入(美国枢法模公司产品),锁定钢板或TSRH内固定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概述如下:
作者:徐爱红;徐爱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血液透析病人,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路(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充分的重要条件,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各类急性药物中毒、毒物中毒以及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或自体内瘘未成熟而急需透析建立血管通路,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已成为血管通路的途径.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现将颈内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孙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