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教育应加速与国际接轨--评《弥合裂痕》

傅华;陆培廉;叶葶葶;王国民;邹和建;傅东波;顾学箕

关键词:医学教育, 与国际接轨, 流行病学, 公共卫生, 医科大学, 桥梁作用, 临床医学, 中文版, 发展史, 美国, 裂痕, 公众, 翻译
摘要:协和医科大学张孔来教授赠给一本由他和他的同事翻译的书:<弥合裂痕--流行病学、医学和公众的卫生>.该书由美国Kerr L.White著(1991年),中文版于1995年发行[1].书中回顾了公共卫生发展史,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分离的过程以及它们重新弥合的必要性和途径.在弥合中,流行病学起到了一种特殊的桥梁作用.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有关流感的若干信息

    甲型(H1N2亚型)流感病毒的新信息在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期间甲型(H1N2亚型)流感病毒生配株在加拿大、埃及、法国、印度、以色列、拉脱维亚、马来西亚、阿曼、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等流感爆发病例或散在病例中分离出,有关此病毒的调查研究显示,这些病毒的血凝素在抗原性和遗传性方面与甲型/新喀里多尼亚、20/99(H1N2亚型)相近.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电脑多功能电疗仪治疗输尿管结石绞痛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脑多功能电疗仪对输尿管结石绞痛疗效.方法采用多部程序电流10号处方治疗.结果18例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4.4%.结论电脑多功能电疗仪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可缓解平滑肌痉挛,达到排石的目的.

    作者:武秀平;邢继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常见中药的抗突变与致突变作用

    突变是生物体遗传物质DNA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而复制机制并不丧失的现象.常见的突变有两种:一为自发突变,即突变是天然的,有稳定的突变率,自然发生的概率很低;另一种是诱发突变,是由于化学(包括药物)、物理或生物因素诱发的,突变率超过自然突变率.

    作者:苗明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有关精神卫生的若干信息

    1很多国家长期以来将精神卫生排斥在卫生和福利制度主流之外,这是使精神不健康者普遍蒙受耻辱和遭受岐视的原因.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围生期保健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调查准妈妈们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对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孕早、中、晚期的103名孕妇进行同一调查问卷测试.结果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知晓率高达94%,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知晓率仅7.8%,知晓率在50%以上的题占总数的31%,知晓率在20%~50%的题占总数的50%,知晓率<20%的题占总数的19%.知识知晓率在50%以下的内容主要有遗传病史的夫妇生育问题、病毒寄生虫对生育的影响、乙肝夫妇生育的问题、产前检查、孕妇的自我监护和绝大部分儿童保健内容.结论目前婚前学校和孕妇学校儿童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应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方法上尽快调整.

    作者:程亚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速效救心丸与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

    我院自1995年至今收治冠心病心绞痛100例,随机分为速效救心丸组(简称治疗组)50例,消心痛组(简称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孙步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药物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12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123例经确诊的颈椎病患者,并分型,采用内服中药,外敷骨痹贴,配合针灸综合治疗.结果本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治愈率(91.9%)明显优于文献报道.结论综合治疗颈椎病要比单一方法疗效好.

    作者:李根林;高希言;王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康胶囊对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康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36例慢性中度肝炎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给予肝康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6~8粒,连服1个月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连服2~3个疗程;对照组给服大黄蛰虫丸,疗程同前.在服药期间定期查肝功能、γ球蛋白、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蛋白(LN).结果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3个疗程后治疗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以及γ球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甚明显.结论肝康胶囊对慢性肝炎有良好的抗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

    作者:焦金森;王锁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蜂针治疗中过敏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

    对蜂针治疗中,蜂针过敏反应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蜂针的过敏反应主要取决于人体本身对蜂毒的敏感性,机体对蜂毒的反应往往随个体差异而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进入毒量少,反应轻;反之则重.反应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体质相关;2.与体内的免疫程度有关;3.与蜂针剂量大小有关;4.与蜂针疗法时间有关;5.与蜂针治疗部位有关;6.与蜂毒制剂中的成分有关;7.与患者目前状态和干扰因素有关等等.其反应的轻重不是疗效好坏的指标,可以作为掌握治疗时间及蜂刺数量的依据.临床上只要掌握其规律,严格作好蜂针皮试,控制它的剂量,采用适当方法,如对过敏反应严重患者,可以用点刺,散刺、少刺及间隔时间长等方法来治疗.使用蜂针疗法实为比较安全、有效的疗法.

    作者:李万瑶;林国华;尹利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功能损害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前,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而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损害的终结果.我们对部分住院病人的肾功能损害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以掌握肾功能损害的流行病学资料,使人们提高对肾功能损害的认识,注意保护肾功能,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张亚玲;李风华;王艳霞;付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补充铁对孕妇铁营养状况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补铁对孕妇铁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32名孕中期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连续进行12周(追踪观察至孕晚期),两组孕妇于干预前后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结果干预组除铁蛋白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贫血患病率及储存铁缺乏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孕中期补充铁可以改善孕妇铁营养水平,降低孕期贫血患病率.

    作者:李占山;杨连秀;张志明;周瑞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420例围产儿死亡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保健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作用,寻找围产儿死亡原因.方法根据围产保健发展的两个阶段,对1990~1999年在本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连续进行监测,分析死亡原因.结果围产儿死亡率1990~1994年29.79‰,1995~1999年17.72‰,差异有显著性(P<0.0001).围产儿死亡原因主要是畸形、早产,主要死因死亡专率前后5年差异有显著(P<0.005).结论围产保健可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应进一步加强畸形和早产的防治.

    作者:邓军辉;原建慧;李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同品种柴胡枳实促胃肠动力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柴胡枳实对胃肠动力的作用,选出作用较优者应用于临床,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探.方法选南柴胡与北柴胡、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以大分子色素葡聚糖蓝(BD)20∞为胃肠道标记物,以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为指标,比较4味药对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作用,并观察了15例健康人服用柴胡枳实合剂后胃排空时间及血中胃动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北柴胡与酸橙枳实的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南柴胡与甜橙枳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合剂可明显缩短健康人胃排空时间并使血中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北柴胡、酸橙枳实及二者合煎剂有较强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并能使内源性胃动素水平升高.

    作者:郝庆;李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异物进入眼鼻耳内怎么办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尘、沙、碎屑、化学物质或飞虫等民物进入眼、鼻、耳内,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投资保健是发展政策新的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一个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和未来幸福奠定基础的中心要素,从而在发民政策中成为新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正确认识中医药在血脂调节中的作用与地位

    1调节血脂是一个时代课题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血脂异常则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子.血脂代谢异常不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发作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涂德军;张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清金止咳汤治疗小儿外感风热咳嗽167例

    目的观察清金止咳汤治疗小儿外感风热咳嗽的疗效.方法167例外感风热咳嗽患儿服用清金止咳汤,每日1剂,分3~4次,3 d为1疗程.结果治愈158例,占94.61%;好转9例,占5.39%.结论清金止咳汤治疗小儿外感风热咳嗽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燕;刘翠英;李爱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长乐市饮食及其他生活习惯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饮食及其他生活习惯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1999年1~12月,在胃癌高发区福建省长乐市,收集了310例胃癌新发病例,每个病例配一个同年龄组与性别的对照.调整相对危险度(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的估计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随食用盐渍食品的增加,胃癌的发病危险度亦随之增加(经常与从不吃,OR=2.55,95%CI=1.04~6.29,趋势检验,P=0.01).喜烫食、硬食及重盐亦可增加胃癌的发病危险,反之多食禽蛋、新鲜水果、大蒜对胃癌有保护作用.未见食用新鲜蔬菜、吸烟、饮酒、饮茶、冰箱使用与胃癌的关系.结论食用盐渍食品、喜烫食、硬食及过量摄入食盐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而禽蛋、新鲜水果、大蒜类蔬菜则可能对胃癌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建顺;陈增春;陈心聪;陈礼慈;吴晶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潞西县0~5岁儿童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

    腹泻病是我国发病率高及流行面广的肠道传染病,也是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我们于2000年对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县0~5岁儿童进行了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腹泻病提供依据.

    作者:赵桂萍;赵山平;张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细菌性痢疾季节性高峰变化及其与气温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气温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相关回归统计法和圆形分布法对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菌痢的月平均发病百分构成比与相应年份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r=0.5099,P<0.01);辖区近10年的平均气温较前10年有所上升,尤其秋冬季与初春月平均气温升高了1℃左右,而菌痢发病高峰时点明显后移(F=11.49,P<0.01),流行高峰期也有后移倾向.结论气温对菌痢的发病有直接影响,气温升高,菌痢的发病增加,年平均气温升高可导致菌痢的发病高峰时间后移.

    作者:张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