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芬
我国公立医院物业管理起源于新时期医院改革的产物. 该文分析我国公立医院物业监督管理存在着问题,提出了我国公立医院物业监督管理的实现途径是:①结合新医改,将医院后勤标准列入顶层设计中.②公立医院党政一把手应高度重视医院后勤改革.③加快我国后勤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教育.④我国公立医院应重视后勤人才引进工作,促进我国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雷;朱晞;舒亚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本研究选择了100例住院期间的食管癌患者,对其进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多方面的因素.为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结果显示这些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中等偏低,得分(44.14±26.50)(满分100分);食管癌患者的文化程度、肿瘤有无转移、不同临床病理分期、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不同的治疗阶段、家庭月收入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赵妤聪;冷雪芹;任贵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与疫苗补种情况,指导免疫规划工作地开展.方法 收集2014年邹平县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托幼机构、小学、初中预防接种证查验覆盖率100.00%,高中查验覆盖率80.00%.托幼机构、小学、初中持证率分别为99.07%、98.69%、98.44%.补种前全程接种率82.21%,补种后全程接种率99.52%,除卡介苗外,8种国家免疫规划( NIP)疫苗补种率均在90%以上. 补种前和补种后全程免疫接种率均比2013有明显提高(P<0.01). 结论 2014年邹平县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完成较好,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关口前移提高了入托入学儿童全程免疫接种率.
作者:吴红勇;张成圃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医院属于重要的医疗服务机构,能够为患者提供各类医疗与护理服务,医院的正常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成为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 医院的医技人员、护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等数量众多,共同组成了医院这个大环境. 本文就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作者:黎芳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为了解医护人员日常职业防护情况,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房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调查.方法 选取云南省4家省、市、县医院收治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房的110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 结果 部分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薄弱,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痰液均按要求进行处理,避免了疾病的传播.结论 护理人员需加强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将标准预防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达到预防职业暴露的目的.
作者:杨红丽;刘建芬;刘庆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 结合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机能学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整合教学资源、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规范实验教学的评估制度等方面的尝试,分析和整理了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张莉;朱玮亚;徐宏芳;李夏新宇;王晓晴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内镜室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加强内镜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力度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内镜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5名护理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研究. 针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内镜室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常见感染风险时间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制定风险管理措施;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束后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个时期内镜生物学检测合格率和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事件发生率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 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针对内镜的表面、附件、内腔和水槽等进行生物学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前护理人员发生化学感染、生物感染和锐器损伤的几率明显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医院内镜室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该市政供水水质现况,为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7—2011年市政供水的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样1461份,合格1183份,总合格率80.97%.其中出厂水39份,合格率89.74%;末梢水994份,合格率90.54%;二次供水428份,合格率57.94%. 不合格指标主要有:浑浊度、锰、游离余氯;涵江区水质优于中心市区;枯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结论 该市市政供水水质总体良好,但应加强丰水期和二次供水的水质监督监测工作.
作者:郭顺来;林美香;林丽烟;黄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分析和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静配中心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办法,而观察组则采取PDCA循环模式,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及静配中心空气沉降菌生成率. 结果经过统计发现,观察组护理质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气沉降生成率(6.45%)和对照组(14.29%)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应用到静配中心的感染管理中,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静配中心的感染控制,提高静脉输液的配置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的积极影响,研究母乳喂养自信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策略,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方法 通过对该院接收的50例孕产妇的分组指导和具体策略实施,得出母乳喂养自信心对于这种喂养方式形成的重要性. 结果母乳喂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致力于增强孕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 结论 应加强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提高其自信心. 通过医院护理、家庭支持等方式促进孕妇自信心的提高.
作者:韩烨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对内科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内科护士10名,收治的内科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内科护士10名,收治的内科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理治疗,患者对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工作压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92%,对照组总满意度83.08%,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缝隙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可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应用十分有效.
作者:王红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通过在县级综合性医院建立规范化的性病门诊,加强对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宣传干预及规范诊疗,减少性病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的危险性.方法 依托艾防、医政、疾控三大部门联合协作,在全省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创建规范化的性病门诊,对所有前来就诊、咨询的性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及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 同时收集2005年以来建立的100所县区级人民医院规范化性病门诊的综合效益信息进行对比. 结果 实现了全省以县为单位规范化性病门诊的全覆盖. 通过创建活动提高了各医院的性病诊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同时促进各医院主动开展社区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所有参评医院都主动开展了面向高危场所和高危人群的外展活动,同时提高了正规医院性病门诊的知名度和权威性,性病门诊就诊数量及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论 艾防、医政、疾控三大部门联合协作是创建规范化性病门诊的重要条件;将规范化性病门诊的管理工作纳入艾滋病防治综合考核指标是保证规范化性病门诊常态化运行的重要措施;而通过全省皮肤病防治机构向规范化性病门诊提供专业支持是保证性病规范诊疗的技术基础.
作者:周志光;凌霄;段启志;唐中书;朱邦勇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溶血与血液采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以获得准确的生化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病情变化提供参考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复检结果因严重溶血和血液采集方式出现较大误差的各4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严重溶血与复检标本的血钾、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分别检测输液侧与对侧采血标本的血糖、血钾和血钠含量,应用配对设计t检验比较比较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严重溶血与复检标本的血钾、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均<0.01), 输液侧与对侧采血标本的血糖、 血钾和血钠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 在血液生化检验中,要积极控制相关不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不断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毕迎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就诊的满意度情况,找出影响门诊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寻找对策,并改善门诊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第三方设计的门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规定时间段的门诊患者进行现场访谈式调查. 结果 就诊等候时间、检查等候时间是门诊患者为关注,满意度低的两项. 结论 检查等候时间、就诊等候时间是医院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 门诊满意度测评可反映门诊服务的薄弱环节,为门诊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作者:袁叶;李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5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操作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住院环境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及总体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P<0.05). 结论 在风湿免疫科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有助于减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张留静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健康促进对青少年吸烟现状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该市4所初级中学在读学生460名,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6名与观察组244名,对照组学生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控烟,观察组学生给予健康促进控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学生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控烟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学校禁烟制度的认同程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吸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促进控烟干预能够积极提高青少年对吸烟与控烟的认知状况,良好抑制其吸烟行为,具有确切实施价值.
作者:李婧;王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医疗设备是整个医院医疗技术、医学实验、医疗教学和医疗科研的物质技术基础,先进的数字化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开拓诊疗思路,丰富医疗手法,而且直接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和对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效果,是医疗技术上水平上升、发展以及加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现代化医疗设备在医院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功能,而数字化的医疗设备的管理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领域. 做好新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让整个医院跟上时代管理的需要,对于加强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管理、提高医院资产使用频率和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光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在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中,任务型教学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它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为相关院校的生物化教学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做好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就必须对它的相关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找到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后续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课程的结构组成有着一定的复杂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才能使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多的成果,间接地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水平.而任务型教学法无论在理论指导上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也客观决定了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法的必要性.该研究将从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建议.
作者:刘玉莲;纪朋艳;李庆华;方青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告知行为作为医疗活动之中尤为关键的行为导向之一,同时也是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现阶段,针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实施告知行为这一内容,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由此所引发的医疗纠纷频繁出现,让医院的医护工作显得非常被动. 该文将主要针对如何进行护理的告知,以此来减少医患纠纷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作者:蒋进;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对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为减小临床血常规检验误差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 方法 选取6 0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7月. 采集这6 000名受检者的外周静脉血液,制成6 000份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进行统计,对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6 000份血液标本中,有600份血液标本出现误差,误差率为10%.分析发现,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为受检者自身因素、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血液标本保存不当、血液标本送检时间过长以及抗凝剂浓度不合格等;根本原因为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包括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血液标本保存不当、血液标本送检时间过长,所占比例为84.67%. 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加强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意识,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应制定血液标本保存温度、送检时间以及抗凝剂浓度的统一标准,有利于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减少血常规检验误差.
作者:邢美荣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