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芳;吴红荷;罗晓平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90例初产妇按床位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发挥产妇的自我效能感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长短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效能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分娩信心,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王秀梅;邢梅;刘冬雅;李薇;张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实施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后患者与护士,与2009年开展未实施前患者与护士进行比较,比较二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身心健康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密切了医患、护患、医护之间的关系,患者满意度、护士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更加规范,护士身心健康得到了保证.
作者:巩林霞;王元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长期治疗涉及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问题.依从性是患者行为与医嘱或治疗建议相一致的程度[1-2],而行为包括用药、合理膳食、运动治疗、自我监测等,其中用药依从性好坏对疾病治疗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3].临床实践证明,单纯饮食和运动疗法仅对少部分发病初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大部分(约占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需用药物治疗.由于每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原理不同,药物的特征与临床药物的排泄途径、作用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也有所不同.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能使药物发挥作用强,使用剂量小,副作用相对少.但是由于药物品种多、服药与进餐时间的配合、服药方法的复杂,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疗效.我们采用彩色药杯发药法用于临床护理,探讨其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
作者:邱翠琼;朱胜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维护和保养的方法,并且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 选取某医院眼科的显微手术器械,这些器械能够进行眼部手术.结果 对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维护和保养.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纤维器械的管理和保养要落实到专人身上,而且护理器械的人员一定要有责任心.除此之外进行保养护理的人员还要掌握相当的技术和方法,不同的器械需要不同的护理清洗等方法.
作者:遇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教学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8名于我院妇产科病房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带教,观察组采用多媒体教学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出科前的理论、操作考试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并对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操作考试及综合能力考核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对带教老师、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的满意度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妇产科临床带教的特点,合理地应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可充分利用临床教学资源,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水平.
作者:樊瑞新;赵香凤;詹明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面肌痉挛中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的8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强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自护能力,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金晖;常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治疗中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们对46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应用深静脉置管进行抗休克抢救治疗.结果 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短3d,长45 d;有5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21例发生穿刺点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应用深静脉置管有效保障了严重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用药.结论 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度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深静脉置管具有患者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作者:林艳;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红光治疗肛门瘙痒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88例红光治疗肛门瘙痒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3周,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改善红光治疗肛门瘙痒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梁思杏;侯晓慧;魏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亲属心理健康水平并进一步总结其特点,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住院患儿均为我院儿二科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对其家属共720名采取自制调查表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10名经检查均健康的儿童家属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分析,观察组即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SCL-90评定,全部各项指标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之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影响家属心理状况的因素并非单一,而是多因素造成.结论 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家属,且要重视,家属的心理状况也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部分,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方法.
作者:彭亿平;刘芳;郑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2个月的WHOQOL-BERF及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1、2个月观察组WHOQOL-BERF量表6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60分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表现出明显的WHO-QOL-BERF评分的改善,且患者的生存能力也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表现出ADL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的效果.
作者:范盛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动腹膜透析机(APD)治疗危重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12例行APD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APD治疗的过程和护理方法,总结使用自动腹膜透析机治疗危重患者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自动腹膜透析机治疗危重病患者过程中患者心血管系统负荷较小,患者内环境相对稳定,腹膜透析液反复灌洗可减缓或阻止全身炎症反应过程和脏器损害的发生.结论 自动腹膜透析机治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透析治疗方式中发展速度快的一种透析方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晋;彭献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在静脉充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静脉充盈不良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单日采用改良穿刺法,双日采用传统穿刺法,各200例次.观察不同穿刺方法患者静脉回血、穿刺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反应等指标.结果 改良静脉穿刺自然回血,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组(P<0.01),且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降低(P<0.05).结论 改良静脉穿刺法提高了静脉充盈不良患者穿刺成功率,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作者:林陶玉;程青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名ICU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F-36各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SAS、SDS和PSQI各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ICU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感动式护理工作模式在肝动脉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5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3例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感动式护理,主要包括服务的理念、提高温馨的服务、倡导行为的反思和提高舒适护理以及人性化与多样式的健康教育等工作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投诉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实施感动式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洪芳;范进进;杨焕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子宫全切患者15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基本资料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调查,观察其疾病不确定感以及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及负面情绪评分差异.结果 高龄、文化程度较低、已婚、无宗教信仰患者的疾病不确定评分明显高于同类的其他患者(P<0.05);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其疾病不确定感及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 子宫全切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高龄、文化程度低、已婚、无宗教信仰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尤其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负面情绪.
作者:姜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4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利用HAMD的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疾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的恢复.
作者:蔡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葡萄糖注射法(GIT)、尿素法(UT)、血液温度监测器(BTM)三种方法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再循环,以探索透析再循环佳测定方法.方法 对60例患者依序分别采用GIT、UT、BTM三种方法进行测定,进行自身对照.结果 GIT测定阳性结果为30例,阳性率50%,阳性患者RGIT(8.38 ±0.537)%.UT测定阳性结果为22例,阳性率36.7%,阳性患者RUT(14.67±7.63)%.BTM测定阳性结果为25例,阳性率41.7%,阳性患者RUT(14.11±6.12)%.在UT测定阴性的38例中有8例GIT测定阳性,2例BTM测定阳性.GIT与UT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x2检验也有统计学差异,GIT与BTM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x2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UT与BTM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卡方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GIT、UT、BTM均可检测血管通路再循环.由于GIT检测阳性率较高,结果准确可靠,且操作简易、快速,可供临床及时发现及指导纠正通路问题.
作者:杨莺卿;徐海山;陈开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临床各科室上报护理部的35起护理缺陷进行汇总、分类分析了解临床护理缺陷的构成、易发高危人群及科室、时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 护理文书书写错误、医嘱处理不当、护理级别卡片未及时更换等方面的失误是临床为常见的护理缺陷,分别占17.14%、17.14%和14.29%;以低年资、低职称护士为易发高危人群.结论 采取积极措施,以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规章制度;增强责任心,注重业务培训;加强管理为重点,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周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改进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的作用.方法 根据日常工作中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开台的诸多因素,组建FMEA团队,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措施改进,再给予总结和评价.结果 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存在工人送器械时间不对、外来公司器械未及时送到手术室、工人未及时将消毒好器械送回手术室、灭菌器械未放于指定位置、手术护士无提前检查备物等高风险失效模式,经采用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手术无菌器械不到位的失效模式明显降低,RPN值显著下降,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明显降低了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开台的因素,使手术室无菌器械管理更加规范,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蔡旭柔;洪奕珊;张燕;谢平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