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琴
目的 调查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风险,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三年来我科对护理风险的调查分析,并积极采取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使患者的满意度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全面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至低,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邱晶;古凤玲;胡秀梅;朱秋霜;陈美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48例AMI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良后的院前急救护理表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有效率和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院前抢救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后的院前急救护理表单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为患者挽回更多的救治时间,提高急救有效率.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不同学历妇科护士对妇科肿瘤护理相关知识需求、心理护理、临终关怀3方面的认知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抽取我院妇科不同学历注册的在职护士3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妇科护士对妇科肿瘤护理相关知识需求、心理护理、临终关怀3方面的认知在不同学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妇科肿瘤专科护士的培养,建立有效的专科护理模式,使更多高学历的护理人才进入肿瘤专科护理队伍.
作者:黄瑾;杨月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内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社区护理人员在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4方面对社区内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干预,通过患者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不同对干预方式做出调整,对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时的自我管理能力做出评定.结果 护理干预开展后与开展前相比,患者正确饮食、正确用药、规律运动、每月检查和自我监测各项自我管理能力的达标比例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罗春玲;李元香;赖春荣;陈春华;胡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对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选用有氧运动康复操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功能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功能锻炼,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活动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侧上肢上举、后伸、外旋等功能的差距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采取有氧运动康复锻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翠玉;孙艳;石天亭;赵海霞;卢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出院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后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后采用常规随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及恢复程度,以及并发症消除的速度.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出现血尿5例,经指导患者多饮水,口服药物后及时得到控制,6例尿失禁患者通过指导膀胱功能训练,全部于术后3个月内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1例继发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1次,持续保持排尿通畅,无一例因较严重并发症需要再住院.对照组出现血尿4例,需要输液止血治疗2例;5例尿失禁患者通过膀胱功能训练,3个月内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12例,其余于术后6个月内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2例继发尿道狭窄分别行尿道扩张保持排尿通畅.过渡期护理能及时指导实验组患者健康行为,保持良好的依从性,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程度较彻底.过渡期护理能及时指导实验组患者健康行为,保持良好的依从性,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程度较彻底.结论 过渡期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出院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钟碧玲;黄春红;黄庭;卢燕芳;尹金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管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急性湿疹、带状疱疹、急性荨麻疹和银屑病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应用CNP管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NP管理模式的实施,能降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度,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模式,值得在皮肤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璇君;陈舜玉;林贤娜;章淑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本院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的效果.方法 本院为了提高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使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估,主要应用于大专毕业3年内以及本科毕业2年内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分析其应用的效果.结果 新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之后,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明显改善,基本技能合格率也大幅提高,护士获奖率以及科室留用率也显著提高,新护士离职率明显降低.结论在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应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有助于提高新护士相关的临床基本护理能力和技巧,有效地提高了新护士专业的胜任度,为其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以及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健康教育属于临床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有效干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疾病的复发.目前的外科手术中,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健康教育,能够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消除手术的恐惧感.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健康教育除了能解决心理层次的问题外,亦能对术后患者的伤口愈合、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治疗干预作用.回顾健康教育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当前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在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前景.
作者:葛维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导医服务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就医的病人2 368例,根据是否提供整体护理的导医服务分为观察组1 184例,对照组1 184例,调查就诊患者心理状态、误诊率、治愈率、合理住院率、就诊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观察项目及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的肯定和信任明显增加,同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大程度消减患者对住院的恐惧感.
作者:卢惠卿;廖瑛华;眺叶珊;何秋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基础生活、治疗及康复锻炼等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基础上实施时间护理模式.采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经干预后1个月与3个月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效果,并且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间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均P <0.05).结论 时间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更大,更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张冬梅;朱敏楠;管文倩;邢福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术中唤醒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功能区占位病变实施全麻手术患者434例,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手术前1d和麻醉前1h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进行调查,评定焦虑状况.结果 术前患者均存在明显焦虑情绪,护理干预后焦虑状况评分明显下降,干预前后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术前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够解除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的顾虑,可以有效地控制术前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纪玉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急救护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治疗结果与成功率.结果 护理组患者经急救护理与相应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与缓解共36例,急救成功率92.3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予以相关护理,对保护患者生命,提高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涓;杨琳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审美指导对术后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的乳癌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上对患者加用护理审美的心理指导,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结束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抑郁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上护理审美应用在乳癌术后患者的化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悲观和压抑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生活的信心以及积极地参加到社会活动中,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钟玉婵;邝倩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手术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Harris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健康教育能满足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的信息需求,增加康复锻炼知识,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淑芬;陈捷;王海霞;李锦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宫外孕大出血手术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53例.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整体护理组主要进行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支持、饮食护理、起居护理、出血的观察、病情监测.结果 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
作者:蒋明英;李仁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早产儿的不断增多,大家对早产儿越来越关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产生的影响近年来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如在早产儿喂养方面的应用,在治疗黄疸中的应用,在减轻疼痛中的应用等.其正作为早产儿的辅助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趁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结肠净化排毒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全结肠净化排毒治疗,治疗期间均加强护理以预防心理问题和并发症的出现,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3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11个月后开始腹膜透析,治疗后尿素氮(BUN)、肌酐(Cr)低于治疗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全结肠净化排毒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会接;徐燕;崔欣;张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干预措施,B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阮春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2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术中护理配合基础上给予保持体温的术中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上述不同术中护理配合措施后,两组患者鼻咽温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两组宫颈癌患者入院时的症状、血气分析、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手术前两组患者鼻咽温度相比,观察组宫颈癌患者术中鼻咽温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则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与保温护理相结合的护理配合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虢亚妮;杨雅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