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克瑞杀菌纱布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黄春燕;苏海丹;刘霜梅

关键词:溃疡期压疮, 百克瑞,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百克瑞治疗溃疡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48例74处我院、院外带入溃疡期压疮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46处压疮),对照组20例(28处压疮),有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的均清创对照组清创后,用雷佛奴尔浸湿纱块外敷,外加2块消毒纱块或棉垫重叠覆盖包扎;观察组清创后,采用百克瑞湿敷,酌情包裹或半暴露,尽量保持溃疡创面不再受压,每日换药1~2次,连续2 w,观察两组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百克瑞有效率92.8%,雷佛奴尔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06、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百克瑞治疗溃疡期压疮疗效显著,操作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无刺激、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中无瘤技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中无瘤技术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58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无瘤技术的应用实施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近期效果满意,随访3个月~1年,术后发生切口种植1例.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制订无瘤技术的配合方法,能有效地防止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对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玉霞;黄惠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患者早期停用留置尿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早期停用留置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178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方法停留置尿管,观察组采用早期停用留置尿管,即入院后3 d或手术后3 d内停用留置尿管,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道损伤为1.1%;泌尿系感染3.4%;膀胱泌尿功能受损2.0%,并发肺部感染0%,明显低于对照组21.3%、22.5%、20.2%、6.7%.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早期停用留置尿管能避免尿道损伤,减少泌尿系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肾脏和膀胱泌尿功能的受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龙登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信息化行为干预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信息化的行为干预在提高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在住院时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时行问卷调查.并对出院后观察组缺陷认知部分给予信息提示、网络留言、电话指导等院外的连续性行为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脂、血压水平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再入院率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 信息化行为干预是一项切合实际的干预手段,这种医患互动新管理模式.使病人主动遵从医嘱,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高危因素的发生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再入院率,具有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认知度在口腔科护理人员中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口腔科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以黄石市12家医院口腔科和口腔诊所为监测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口腔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 调查项目共12项,掌握好的项目共4项(33.3%),掌握一般的项目1项(8.3%),掌握差的项目7项(58.3%).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林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无惩罚原则管理护理不良事件效果探讨

    目的 提高护士、护士长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主动呈报.方法 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界定护理不良事件和无惩罚原则,实施呈报、处理、分析讨论、反馈、整改管理流程,奖惩结合推进无惩罚原则的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的种类、数量增多,病人满意度显著升高.结论 无惩罚原则的实施有利于护理不良事件的暴露和正确处理,提高患者的安全度.

    作者:李亚琴;张苏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历史回顾对照法,将3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8例采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166例通过评估患者,早期确定高危人群,采取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在术后监测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观察DVT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小腿肿胀、疼痛及DV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地实施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DVT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群英;梁建萍;何红燕;李凤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Ⅲ-Ⅳ期老年难治性压疮的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难治性压疮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年龄>70岁、Ⅲ-Ⅳ期压疮病人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35处)和观察组(30例41处)在清创冲洗的前提下,对照组用安普贴外敷,观察组用呋喃西林液加浓钠外敷压疮创面,待消肿、有肉芽生长时用龙血竭溶解在75%酒精中外敷创面,进行临床观察及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及治愈效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呋喃西林液加浓钠外敷,待创面消肿、有肉芽生长时用龙血竭溶解在75%酒精中外敷压疮创面,治疗Ⅲ-Ⅳ期老年难治性压疮疗效显著、使用方便、费用经济.

    作者:陆静;倪慧玉;沈耀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质量反馈本在病房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护理质量反馈本作为护士长与护士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科室建立护理质量反馈本,护士长在病房质量检查中随时发现护理问题,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并告知当事人,明确解决方案,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护理部质量得分、患者满意度、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明显下降(P<0.01).结论 护理质量反馈本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预防和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患者能得到安全舒适的护理.

    作者:张文俐;袁春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电话回访对甲状腺手术用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通过对甲状腺手术的出院患者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将出院的7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出院的奇偶数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普通门诊挂号治疗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出院后采用跟踪式健康教育.出院一年后,测定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变化及复发情况,同时调查患者的社会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治疗依从性差别不大,差异无显著性;电话回访1年后对比,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复发少,社会满意度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甲状腺手术的出院患者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社会满意度.

    作者:王媛晓;刘霞;从君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隔板蓝根注射液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1次/d,每次施灸30min.疗程均为10 d,并于治疗前和治疗3 d、7 d、10 d后进行水疱数目、水疱簇数、水疱变化、红斑面积及自觉症状疼痛等变化单项评分,采用4级计分法;10 d后进行总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10 d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0.005);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0.005);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成本低廉,安全简便,不增加患者痛苦,能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岳全;黄婷;谭艳梅;孙云芳;李娟;李学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12例异位妊娠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并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采取更有效细致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对比两组相关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腹痛消失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黄瑜;谢月霞;杨颖;龚树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马灵灵;龙梅;蒋援非;马庭建;董文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重症患者急诊急救时护理风险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急诊重症患者急救时存在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通过自设问卷调查我市五家综合医院急诊科110位护士,回顾各自医院重症患者急救时护理风险存在原因.结果 存在的护理风险表现在护士技术操作87.8%,护患沟通不良77.2%,护理记录不规范31.8%,不履行知情同意签字25.4%,仪器不完善占15.4%,人员配备不足18.1%.结论 针对急诊重症患者急救时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出了加强业务技术,更新护理服务理念,规范护理记录书写,培养急救护士应急技能,对提高患者急救成功率,减少护理纠纷,确保护理质量安全重要性.

    作者:刘雪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比性研究

    2009年我校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与2005年人才培养方案相比,体现了护理行业的岗位需求,突出了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选修课设置等方面与2005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性研究.

    作者:郑凤莉;郭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部静脉穿刺区域的探讨

    目的 探讨安全穿刺区域,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方法 将1135例需要静脉穿刺的患者由专人进行操作,统一采用7号头皮针按常规行静脉穿刺,第1天在Ⅰ区(手背部静脉)静脉穿刺,第2天在Ⅱ区(腕关节挠侧头静脉)行静脉穿刺,观察两区域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Ⅰ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35例(3.08%),6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麻木、触电感.Ⅱ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16(1.41%)例,2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有麻木、触电感;Ⅰ区穿刺成功率80.97%,Ⅱ区穿刺成功率91.45%.两个区域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背部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轻,且不适症状较少,穿刺成功率较高.腕关节挠侧头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重,且如果穿刺过深易直接损伤挠神经浅支,致顽固性疼痛.因此穿刺时选择手背部静脉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赵志清;王玉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癌症护理:过去、现在和将来

    癌症护理历史长久,内容丰富.癌症护理专业作为一个特长专业在19世纪40年代初期的出现,1740年第一所治疗癌症的医院在法国建立,20世纪初护士拒绝接受护理癌症病人,因为担心自己被感染.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签署<全国癌症法>,才使癌症护理得到了法律维护.

    作者:刘巍;徐寿水;Haylock;PJ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围PICC置管期的护理及研究方法

    目的 探讨围PICC置管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肿瘤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236例以2010年1月为时间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和肢体肿胀的发生率、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操作前湿热敷、消毒方法的改良和预防性硫酸镁湿热敷等可以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蔡卫梅;陆志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术中收集肾盂尿培养在经皮肾镜超声清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收集肾盂尿培养经皮肾镜超声清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肾镜结合EMSⅢ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54例复杂性巨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为术前中段尿培养,实验组为术中收集肾盂尿培养.结果 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率为16.7%,术中肾盂尿培养,阳性率40.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中收集肾盂尿培养在皮肾镜超声清石治疗中较术前尿培养阳性率高,可以有效选择抗生素防止术后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剂量丙泊酚对心脏术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小剂量丙泊酚对心脏术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拔除气管插管前给予丙泊酚0.5 m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10 min、拔管时、拔管后10 min心率、血压值,拔管前10 min与拔管后30 min查血气分析所得PaCO2值.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HR、SBP、NBP在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aCO2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小剂量丙泊酚可以减轻心脏手术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不会引起呼吸抑制.

    作者:邹晓霞;刘春燕;孙英娜;刘红敏;李天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临床实习护生流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

    目的 调查临床实习护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实习护生流失原因调查问卷对淄博市168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对护士工作产生失望感、倦怠感,认为护士工作缺乏成就感的分别占65.5%和55.4%;认为自己动手能力差,对未来工作没信心和自觉自身的基础较差,实习期间的压力较大的护生分别占73.2%和72.6%;实习期间动手机会少,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占70.8%;认为带教老师把自己当作劳动力使用,传授知识较少的占79.8%;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的护生占77.4%.结论 护生流失的原因既有其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实习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对此学校和实习单位应给予高度重视,帮助护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

    作者:孙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