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裕琴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模式调整后的临床实践及意义。方法 采用小组包干责任制和床边工作记录制对病区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评价。结果 调整了护士工作模式后,不但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 采用新的护士工作模式进行临床实践不但能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建立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
作者:童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80例行血管内支置入术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脉搏等体征,并加强对局部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血压及其它狭窄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中出现下肢动脉血栓,3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经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李亚丽;封文媛;侯秀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静脉微量泵用于ERCP术后留置ENBD中的作用。方法 对98例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患者不同冲洗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用静脉微量泵行鼻胆管冲洗;对照组用传统手推的方法行鼻胆管冲洗。结果 实验组术后24h血清淀粉酶(U/L)为(134.40±155.08),低于对照组水平(234.32±372.07),患者感染几率降低,胰腺炎的发生减少,P<0.05。用静脉微量泵行鼻胆管冲洗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加强术后鼻胆管的护理,加强管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ENBD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行动研究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干预的作用。方法 对4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评估后按计划、行动、反思、修正计划、干预实施循环3个阶段。结果 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明显提高,各项人体指标、生化指标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 用行动研究法实施健康干预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MS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任香宁;赵红梅;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通过对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现状分析,得出应用效果。文献检索国内外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现状。临床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用,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患者知情权和满意度提高。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的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罗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美皮康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6例116处(面积<5%)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58处)和对照组(53例58处)。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无菌纱布拭干后应用美皮康覆盖;对照组采用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灭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外层均盖2层无菌纱布后胶布固定或绷带包裹固定。观察组平均3~5d换药1次直至愈合;对照组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换药间隔时间。观察换药时敷料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出血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在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出血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刨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平均缩短3~5d。结论 对小面积烧伤创面使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能加快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及再损伤,是一种新型换药敷料,操作简单,疗效好。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躯体、心理创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心理干预的及早实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心理干预+手术),对照组36例(单纯手术)。两组患者运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项评价指标中有7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春柳;李洁蓉;许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评价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对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符合人选标准的163名高血压患者,用《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评价表》进行评估,采用个别指导和集体课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其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普遍性偏低,经过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普遍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干预前后平均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
作者:杨碧萍;刘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保证。对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后,呼吸功能完全恢复35例,3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颈椎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合理可靠的呼吸道管理,为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作者:黄莉;侯玉清;谭舒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中西医结合对微刨导针锤入空心钉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的心理干预、中西医护理。结果 老年患者能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肢体功能康复良好。结论 微创导针锤入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外伤小、固定牢固、疗效好、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通过中西医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患者康复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巧珍;王晓洁;胡玲珠;李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而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基础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已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平台。孕妇是社区中的重点保护人群,对保健知识的需求量较其他人群更多,因此,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关注孕妇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重点。
作者:王秀丽;李闺臣;段双;乔志玲;宋龄;毛睿智;邓小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为采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17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年龄、发生时间、发热时的体温和伴随症状、输入血量与体温的变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1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期间,16例发生在输血完成后,输血期间发热组和输血后发热组在年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偏大的患者发热反应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迟。103例患者体温在38~39℃(占88.04%),14例超过39℃(占11.96%),输血期间发热组和输血后发热组患者在体温、伴随畏寒人数、血氧饱和度降低人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发生 FNHTRs时已输入血量与患者的体温进行比较,输入血量<50 ml和输入>100 ml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早出现发热反应患者的体温相对较高。结论 针对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提出应加强输血前30 min和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输血者的观察和减慢输血速度,延长输血结束后的观察时间,尤其是老年患者,做好保暖、物理降温和症状护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作者:林敏诗;廖玉联;陈琼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综合绩效考评现状,为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组织专家抽查6所综合性医院的护理综合绩效考评情况,包括护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急救器材、消毒隔离和感染控制管理等。结果 各医院硬件规模、质量有明显的提升。66.6%的医院床护比达到国家卫生部1:0.4的标准,护士技术操作50%达标,而三基理论仅16.67%达标。部分医院存在重症监护室床护比不达标,护理质量部分指标下降。结论 应重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高度关注护理安全问题;加强三基培训;积极建设专科护士队伍。
作者:吴佩宁;陈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占糖尿病的9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杜锦霞;赵秀兰;冯欣伟;王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93例鼻咽癌初次放疗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全程认知、行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第2、4、6周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第6、12、24个月张口困难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和张口困难经统计学比较,口腔黏膜反应第2周前没有意义(P>0.05),第4、6周后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同级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1)),张口困难的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和延缓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副反应,使疗程顺利进行,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全宇莉;赖妙娟;郑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对全棉布、医用皱纹纸、纸塑包装袋、无纺布、硬质容器的阻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适合我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材料。方法 将全棉布、医用皱纹纸、纸塑包装袋、无纺布、硬质容器分5组包装,灭菌,储存,按时间进行物表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 阻菌效果是纸塑包装袋、无纺布、医用皱纹纸好,其次是硬质容器、全棉布。结论 在现有储存条件下,纸塑包装袋、无纺布、医用皱纹纸能更好地储存并保持灭菌状态,具有理想的阻菌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对医院感染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凤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方法 对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进行集中化处理,由供应科专业人员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结果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细菌培养合格率由集中化处理前的45.6%上升为100%,大大提高了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质量。结论 通过对氧气湿化瓶进行中心化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保证了清洗、消毒的质量,更加符合了医院感染的要求,对控制因氧气湿化瓶污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有积极意义,同时大大减少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充分体现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职能。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高脂血症患病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的探讨。方法 对湛江地区752人进行血脂检查,比较年龄、性别、饮酒情况和体重指数差异对高血脂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应注意血脂、血糖、高血压的检测,护患双方强化和监督教育。
作者:王志巧;周国英;廖运仙;欧汉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探讨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球囊后凸成形术的术前护理评估及干预的效果。应用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49例椎体压缩性骨折高龄患者,年龄70~89岁,平均75.5岁,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及相应的护理干预。49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无1例因护理不当引发并发症。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的方法,术前护理评估及干预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董婉华;伍敏琦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