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汪建芳

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器, 植入术, 护理
摘要: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要点,观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尽早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给予营养指导和有效的饮食控制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3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人院时才确诊的GDM孕妇3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国产儿的健康情况。结果 通过在孕期对GDM孕妇采取早期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措施,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对GDM孕妇实施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可降低GDM所导致的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姚叶珊;曾丽玲;彭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DeBakey三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DeBakey三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 回顾性调查65例施行经股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介入护理配合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65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在术后2~3周康复出院。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是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前提,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得以成功的基础。

    作者:张晓燕;邓燕;马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93例鼻咽癌初次放疗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全程认知、行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第2、4、6周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第6、12、24个月张口困难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和张口困难经统计学比较,口腔黏膜反应第2周前没有意义(P>0.05),第4、6周后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同级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1)),张口困难的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和延缓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副反应,使疗程顺利进行,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全宇莉;赖妙娟;郑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理技能训练方法的创新实践

    目的 使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方法 根据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在传统考核方法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并改进考试方法。结果 通过对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由传统的示教室考核改为常规操作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考核,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再考核,使技能考核合格率呈上升趋势,护士沟通交流能力及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 护理技能培训考核方法的改进,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巴合藏;王广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

    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疗法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1]。肿瘤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技术,通过调节和增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杀伤肿瘤,不但对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和其它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能有效的清除病人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治肿瘤的转移及复发。

    作者:孙玉红;王艳;刘喜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486)杀胚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3~5d后,分单次和多次肌内注射MTX 1~2个疗程,监测血β-HCG值及B超,观察疗效。结果 成功率94.87%,出院随访3~6个月,血β-HCG值正常,盆腔包块消失。结论 做好病情的观察和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保障药物治疗的成功。

    作者: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行动研究法在代谢综合征健康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行动研究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干预的作用。方法 对4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评估后按计划、行动、反思、修正计划、干预实施循环3个阶段。结果 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明显提高,各项人体指标、生化指标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 用行动研究法实施健康干预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MS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任香宁;赵红梅;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ICS)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对232例AMl行ICS术患者进行调查,其中有116例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有目的、有计划、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术前教育、术中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指导。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有98例(84.5%)患者掌握了健康教育的内容,18例(15.5%)患者部分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患者综合满意度97.5%。结论 护理人员对AMI行ICS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护士的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

    作者:崔顺锦;严明兰;孙文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羊膜覆盖联合隔离眼片置入预防睑球粘连的护理

    眼外伤是眼科觉而多发的病症,睑结膜及球结膜烧伤或化学伤兵易发生睑球粘连,严重影响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羊膜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治疗眼表疾病、重建眼表面新技术之一。

    作者:张玉;曹淑芹;王少会;孔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确诊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膏外涂,治疗组采用自拟抚触油对患儿进行抚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0%,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海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前评估及护理干预

    探讨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球囊后凸成形术的术前护理评估及干预的效果。应用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49例椎体压缩性骨折高龄患者,年龄70~89岁,平均75.5岁,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及相应的护理干预。49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无1例因护理不当引发并发症。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的方法,术前护理评估及干预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董婉华;伍敏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26例非医源性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126例非医源性投诉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非医源性投诉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患者及家属的投诉进行归类。结果 非医源性投诉126例(占门诊总投诉量的84.56%)。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满的投诉多,占32.54%,其次是医疗费用(28.57%)、门诊流程和诊疗环节(17.46%),医护人员组织纪律(11.11%)及责任心问题(7.94%);被投诉的科室主要集中在内科、妇产科、儿科、药房、挂号收费窗口及检验科等。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沟通技巧,将人性化服务理念融人到日常的医疗护理过程中,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方便、温馨、快捷的就医环境。

    作者:蔡宝缄;陈毅文;刘助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者典范总编楷模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躯体、心理创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心理干预的及早实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心理干预+手术),对照组36例(单纯手术)。两组患者运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项评价指标中有7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春柳;李洁蓉;许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80例行血管内支置入术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脉搏等体征,并加强对局部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血压及其它狭窄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中出现下肢动脉血栓,3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经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李亚丽;封文媛;侯秀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物资流程管理的探讨

    目的 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各类物资分类流程管理探讨,提高供应无菌物品的使用率,降低消耗物资成本。方法 回顾性总结各类物资在消毒供应中心计划、申请、请领、配发、再造及回收、清洗、消毒、配包、包装、装筐、灭菌、无菌存放、发放、下送、使用等物流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评价。结果 各类物资的全程管理和监控管理,节约了物力、人力、财力,减少了各类物资的损坏和丢失,降低消耗物资的使用成本,从而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专业技术、节约用物的理念,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物资流程管理,使其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确保了无菌物品供应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了物资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运行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魏红艳;赵庆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40例继发性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压达标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作者:张莲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脂血症患病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高脂血症患病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的探讨。方法 对湛江地区752人进行血脂检查,比较年龄、性别、饮酒情况和体重指数差异对高血脂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应注意血脂、血糖、高血压的检测,护患双方强化和监督教育。

    作者:王志巧;周国英;廖运仙;欧汉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一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护理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子系统,一线护士是医院感染管理直接实践者,他们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因此,护理部要加大对一线护士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其由以往的被动执行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更有效发挥一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卢天舒;关靖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士工作模式调整后的临床实践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模式调整后的临床实践及意义。方法 采用小组包干责任制和床边工作记录制对病区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评价。结果 调整了护士工作模式后,不但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 采用新的护士工作模式进行临床实践不但能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建立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

    作者:童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