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

孙玉红;王艳;刘喜悦

关键词:肿瘤生物治疗, 细胞采集, 肿瘤细胞, 应用生物技术, 免疫防御机制, 肿瘤干细胞, 机体免疫力, 肿瘤治疗, 肿瘤患者, 治疗模式, 手术治疗, 生物疗法, 杀伤作用, 杀伤肿瘤, 化学治疗, 非增殖期, 放射治疗, 防治肿瘤, 新途径, 人体内
摘要: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疗法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1]。肿瘤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技术,通过调节和增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杀伤肿瘤,不但对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和其它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能有效的清除病人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治肿瘤的转移及复发。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实施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重症肌无力危象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12例,好转1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MGC)2例,死亡1例。结论 及时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是挽救MGC患者生命的关键;畅通呼吸道、预防感染,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张笑亭;张兴敏;尚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性回顾分析对我中心结核病区的45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住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分析。结果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体质差,病人的精神症状对其躯体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均有影响。结论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采取各项干预措施,以增加肺结核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

    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疗法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1]。肿瘤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技术,通过调节和增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杀伤肿瘤,不但对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和其它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能有效的清除病人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治肿瘤的转移及复发。

    作者:孙玉红;王艳;刘喜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校本科护生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分析我校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特别是不同生源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为护理教育和人员招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宁维卫修订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对我校7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并按不同生源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做职业价值观分析。结果 70名护理本科生15个职业价值尺度重视程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同事关系、生活方式、利他主义,后是安全性。在不同生源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两个背景下,农牧区高护生比城市更重视安全性、生活方式和成就;而城市高护生比农牧区更重视智力激发、利他主义、变动性、独立性、同事关系和监督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重视声誉;而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重视经济报酬、美感以及成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校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重视程度不同;来源于城市和农牧区,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的价值取向亦不相同,建议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予以正面引导和合理干预。

    作者:霍巧枣;张春红;张雯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精神科常用网眼手套式保护性腕部约束带设计

    精神科患者因症状影响,可能产生冲动伤人毁物行业,抓伤工作人员和自己,撕破被褥及大单者屡见不鲜,即使约束在床的患者,也常在护士对其实施治疗护理操作时,抓拉工作人员,严重干扰执行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徐柳柳;张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BL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护理专业123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3人,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测量评估学习效果。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PBL教学可明显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P<0.001),自我管理能力(P<0.001),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P<0.01);②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可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P<0.001)、教学内容(P<0.001)、教学方法和手段(P<0.001)和教学效果(P<0.001)。结论 PBL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急诊护理的课堂教学质量,PBL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三个维度。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1],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作者:陆卫红;郭洵;丁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40例继发性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压达标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作者:张莲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海带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湿敷海带对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儿头皮血肿患儿3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海带湿敷,对照组用冰袋冷敷血肿部位,24h后取掉。观察两组患儿头皮血肿消退的时间。结果 用海带湿敷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血肿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作者:邵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80例行血管内支置入术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脉搏等体征,并加强对局部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血压及其它狭窄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中出现下肢动脉血栓,3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经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李亚丽;封文媛;侯秀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目的 探讨恰当的护理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药物的副作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38例患者顺利的完成了化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恰当的护理能够减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痛,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小红;徐东辉;周代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镜检查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结肠镜检查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4~10月行结肠镜检查的10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CNP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病人自插镜至到达回盲部的时间缩短,疼痛减轻,满意度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肠镜检查病人进行护理,增加了病人本人及家属的介入,规范了护理行为,建立了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顺应了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作者:薛萍;贾萍;王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住院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评价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对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符合人选标准的163名高血压患者,用《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评价表》进行评估,采用个别指导和集体课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其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普遍性偏低,经过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普遍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干预前后平均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

    作者:杨碧萍;刘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改善恶劣心境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恶劣心境患者情绪的影响,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将60例住院恶劣心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32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干预和护理,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则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D、TSCS和SCL-90评定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HAMD、TSCS和SCL-90评定,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恶劣心境患者的情绪障碍,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阮玖琼;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状况的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人院时焦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干预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前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有显著作用。

    作者:贾叶;李丽荣;李沫;霍学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雾化液中加入氨溴索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炎的影响

    目的 寻找对颅脑损伤继发肺炎患者更有效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选取GLS8-13分颅脑损伤患者52例,在常规雾化吸入药液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雾化后,及时翻身、拍背、吸痰。结果 多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减少,痰液易吸出,吸痰次数减少,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在常规雾化吸人药液中加入氨溴索有利于痰液的吸出,解除气道痉挛,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炎有一定作用。

    作者:徐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理技能训练方法的创新实践

    目的 使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方法 根据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在传统考核方法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并改进考试方法。结果 通过对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由传统的示教室考核改为常规操作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考核,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再考核,使技能考核合格率呈上升趋势,护士沟通交流能力及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 护理技能培训考核方法的改进,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巴合藏;王广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术前访视对清醒手术病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清醒手术病人生命体征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和主要护理措施。方法 将256例人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30例,对照组126例,实验组采用术前访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病区一般心理护理。结果 实验组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清醒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提高了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调动了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的积极性,促进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

    作者:陈光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者典范总编楷模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外阴白斑经聚焦超声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的护理方法,以更好配合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经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患者34例,对其治疗前、治疗后的护理进行总结,并随访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后未出现局部及泌尿系统感染,治疗3个月后临床效果满意,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加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的治疗前、治疗后护理,可减少感染及治疗后并发症,强化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清雪;李新忠;贾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