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柳柳;张洁
目的 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记录并分析因医学指征行欣普贝生足月引产初孕妇82例(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催产索引产的初孕妇5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欣普贝生促富颈成熟的有效率为84.15%;平均临产时间为(7.84±6.55)h;引产成功率(终经阴道顺娩)71.95%;对照组催产索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48.28%;平均临产时间为(13.46±10.38)h;引产成功率(终经阴道顺娩)43.10%;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平均临产时间、引产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202.46±223.61)ml,新生儿室息发生率为6.10%;宫缩过频、过强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为(218.39±118.69)ml,新生儿室息发生率为6.90%;宫缩过频、过强发生率为5.1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欣普贝生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催产素无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缩短临产的时间、剖宫产率低、阴道分娩率高、且使用方便易于控制,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秀美;严素红;张爱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ICU使用呼吸机的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ODS)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成功脱呼吸机。方法 对18例MODS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3例顺利脱机,2例因返流致吸人性肺炎脱机失败,3例因家属原因放弃治疗,无法观察效果。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有利于成功脱机。
作者:魏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行动研究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干预的作用。方法 对4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评估后按计划、行动、反思、修正计划、干预实施循环3个阶段。结果 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明显提高,各项人体指标、生化指标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 用行动研究法实施健康干预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MS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任香宁;赵红梅;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躯体、心理创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心理干预的及早实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心理干预+手术),对照组36例(单纯手术)。两组患者运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项评价指标中有7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春柳;李洁蓉;许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癌症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实施科学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William WK Zung编制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13例住院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用x2检验、t检验、Logistic逐步进入法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213例癌症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29.11%、25.35%,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为19.7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抑郁有显著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感知压力、自尊下降、未来期望、情绪变化等,与焦虑有显著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感知压力等;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抑郁显著相关因素有感知压力和自尊下降,与焦虑显著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和感知压力。结论 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状态,根据心理相关因素,及早为其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
作者:刘建红;郑晓莉;张柳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压达标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作者:张莲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486)杀胚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3~5d后,分单次和多次肌内注射MTX 1~2个疗程,监测血β-HCG值及B超,观察疗效。结果 成功率94.87%,出院随访3~6个月,血β-HCG值正常,盆腔包块消失。结论 做好病情的观察和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保障药物治疗的成功。
作者: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护理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子系统,一线护士是医院感染管理直接实践者,他们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因此,护理部要加大对一线护士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其由以往的被动执行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更有效发挥一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卢天舒;关靖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方法 对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进行集中化处理,由供应科专业人员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结果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细菌培养合格率由集中化处理前的45.6%上升为100%,大大提高了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质量。结论 通过对氧气湿化瓶进行中心化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保证了清洗、消毒的质量,更加符合了医院感染的要求,对控制因氧气湿化瓶污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有积极意义,同时大大减少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充分体现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职能。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确诊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膏外涂,治疗组采用自拟抚触油对患儿进行抚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0%,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海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状况的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人院时焦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干预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前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有显著作用。
作者:贾叶;李丽荣;李沫;霍学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恶劣心境患者情绪的影响,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将60例住院恶劣心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32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干预和护理,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则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D、TSCS和SCL-90评定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HAMD、TSCS和SCL-90评定,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恶劣心境患者的情绪障碍,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阮玖琼;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度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更年期妇女可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多数妇女能够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数妇女由于更年期生理与心理变化较大,被一系列症状所困挠,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更年期的妇女都要注意加强自我保健,保证顺利地渡过人生转折的这一时期。本文结合社区保健工作,对如何做好更年期妇女的社区保健作一浅析。
作者:王微;赵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针对口腔科诊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 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9%,特殊感染手术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感染率。
作者:郭李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结肠镜检查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4~10月行结肠镜检查的10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CNP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病人自插镜至到达回盲部的时间缩短,疼痛减轻,满意度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肠镜检查病人进行护理,增加了病人本人及家属的介入,规范了护理行为,建立了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顺应了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作者:薛萍;贾萍;王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脑卒中后卧床病人按人院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例数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 3个月后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压疮发生率及家庭照顾者对卧床病人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151例次,有效解决145例次,有效解决率为96.02%。结论 无缝隙护理服务能提高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家庭照顾者相关知识水平与技能,减少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
作者:纪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中西医结合对微刨导针锤入空心钉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的心理干预、中西医护理。结果 老年患者能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肢体功能康复良好。结论 微创导针锤入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外伤小、固定牢固、疗效好、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通过中西医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患者康复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巧珍;王晓洁;胡玲珠;李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80例行血管内支置入术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脉搏等体征,并加强对局部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血压及其它狭窄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中出现下肢动脉血栓,3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经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李亚丽;封文媛;侯秀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分析目前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启用输液信息系统,实行编号、姓名双核对机制;输液中及时巡视,仔细观察患儿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使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从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率。规范儿科门诊输液管理能提高服务质量,消除输液存在的隐患。
作者:许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