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郭李柯

关键词:医院感染, 预防与管理
摘要:目的 加强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针对口腔科诊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 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9%,特殊感染手术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感染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躯体、心理创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心理干预的及早实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心理干预+手术),对照组36例(单纯手术)。两组患者运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项评价指标中有7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春柳;李洁蓉;许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预防压疮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脑卒中后卧床病人按人院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例数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 3个月后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压疮发生率及家庭照顾者对卧床病人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151例次,有效解决145例次,有效解决率为96.02%。结论 无缝隙护理服务能提高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家庭照顾者相关知识水平与技能,减少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

    作者:纪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26例非医源性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126例非医源性投诉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非医源性投诉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患者及家属的投诉进行归类。结果 非医源性投诉126例(占门诊总投诉量的84.56%)。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满的投诉多,占32.54%,其次是医疗费用(28.57%)、门诊流程和诊疗环节(17.46%),医护人员组织纪律(11.11%)及责任心问题(7.94%);被投诉的科室主要集中在内科、妇产科、儿科、药房、挂号收费窗口及检验科等。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沟通技巧,将人性化服务理念融人到日常的医疗护理过程中,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方便、温馨、快捷的就医环境。

    作者:蔡宝缄;陈毅文;刘助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孕妇学校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的正常初产妇3 540例孕妇为产前拉玛泽干预组(以下简称干预组),与未接受过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的正常初产妇3 800例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的妊娠条件相同。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的总产程、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短(P<0.0l);分娩疼痛程度低;自然分娩率比照组明显高(P<0.01);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结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促进自然分娩、缩短分娩产程、减轻分娩时疼痛、减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唐少玲;黄佩凤;许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士工作模式调整后的临床实践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模式调整后的临床实践及意义。方法 采用小组包干责任制和床边工作记录制对病区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评价。结果 调整了护士工作模式后,不但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 采用新的护士工作模式进行临床实践不但能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建立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

    作者:童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导针治疗的中西医护理

    目的 运用中西医结合对微刨导针锤入空心钉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的心理干预、中西医护理。结果 老年患者能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肢体功能康复良好。结论 微创导针锤入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外伤小、固定牢固、疗效好、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通过中西医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患者康复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巧珍;王晓洁;胡玲珠;李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尽早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给予营养指导和有效的饮食控制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3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人院时才确诊的GDM孕妇3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国产儿的健康情况。结果 通过在孕期对GDM孕妇采取早期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措施,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对GDM孕妇实施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可降低GDM所导致的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姚叶珊;曾丽玲;彭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围术期护理

    探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对84例臭氧髓核消融治疗患者术前做好评估和准备,术后做好卧位、饮食、大小便、疼痛护理及药物的观察护理、活动指导。84例穿刺成功率100%,住院日5~10d,期间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1年,优良率92.8%。围术期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立清;丁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氧气湿化瓶集中化消毒供应的探讨

    目的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方法 对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进行集中化处理,由供应科专业人员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结果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细菌培养合格率由集中化处理前的45.6%上升为100%,大大提高了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质量。结论 通过对氧气湿化瓶进行中心化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保证了清洗、消毒的质量,更加符合了医院感染的要求,对控制因氧气湿化瓶污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有积极意义,同时大大减少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充分体现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职能。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目的 加强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针对口腔科诊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 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9%,特殊感染手术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感染率。

    作者:郭李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于化学指示卡对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解决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化学指示卡显色不均匀,影响灭菌效果监测的问题。方法将化学指示卡用纸盒装灭菌者设为实验组1,化学指示卡用注射器空筒盛放灭菌者设为实验组2,化学指示卡常规裸露放置者设为对照组,经过105锅次的灭菌,在温度监测合格的情况次下,比较3组间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合格率有无差异。结果 3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5.22,P<0.01)。3组中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与组2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2优于实验组1。结论在灭菌锅合格的情况下,无论是用注射器空筒盛放还是用小纸盒放置,均可大大提高化学指示卡的合格率。尤其是用注射器空筒盛放者,化学指示卡变色合格率达100%。

    作者:冯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液体石蜡油应用在便秘患者的效果评价

    液体石蜡油常用于导尿,插胃管等操作前的导管润滑。便秘是指例次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正常时,每日便次1~2次或2~3日排便一次,但粪便的量和便次常受食物种类以及环境的影响。

    作者:徐珍荣;姜冬梅;王志娟;陈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层级护理结合PDCA循环法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结合PDCA循环法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妇科肿瘤手术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常规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结合PDCA循环法落实入院介绍和术前评估、术后康复训练等措施。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腰痛时间缩短、病人的满意度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护理结合PDCA循环法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比传统的护理法效果好,可缩短腰痛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积慧;姚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要点,观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汪建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癌症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缓解癌症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疼痛患者,患者感觉舒适,同时疼痛缓解程度明显提高。

    作者:孙丰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住院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评价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对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符合人选标准的163名高血压患者,用《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评价表》进行评估,采用个别指导和集体课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其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普遍性偏低,经过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普遍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干预前后平均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

    作者:杨碧萍;刘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1],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作者:陆卫红;郭洵;丁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治疗隐匿阴茎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对隐匿阴茎治疗的配合方法。方法 对109例隐匿阴茎患者采用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患者平均年龄17岁,(6~28岁)其中并发有包茎的患者89例,明显肥胖者20例。结果 在平均约6~10个月的随防中,改良的阴茎脱套固定术,术后阴茎显著外露,阴茎较术前延长3~4cm,阴茎外形矫正良好。结论 改良阴茎脱套的治疗隐匿阴茎的理想术式,术式简单,术后阴茎外观好。

    作者:牛红伟;阿米娜;具拉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Roy应用于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 将70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以Roy为框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应用Roy适应理论对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后,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结论 Roy适应理论应用于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的患者,可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亚萍;潘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状况的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人院时焦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干预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前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有显著作用。

    作者:贾叶;李丽荣;李沫;霍学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