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玲;何春姣
目的 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家庭支持对其院外化疗遵医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7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和遵医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家庭支持和遵医行为及其各项目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支持低的患者其遵医行为差.结论 家庭支持状况直接影响复治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复治肺结核患者家属的教育,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朱清文;方平安;周立智;廖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为稳定护理队伍,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流失,达到确保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流失的护理人员66名,整体抽样,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经整理资料,采用计数统计分析表明护理人员流失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个人特征、组织特征、职业疲溃与职业环境等有关.结论 通过科学的人才管理和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各类人员作用,合理使用人力资源,预防职业疲溃从而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流失.
作者:温杏良;吴晓霞;李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增加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社会支持,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随机选取的114例门诊治疗的肺结核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研究对象分别在入室登记时、治疗强化期结束时进行测评,以观察干预的效果.结果 心理行为干预提高了病人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客观支持(P<0.05)、主观支持(P<0.0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P<0.01),以及社会支持总分(P<0.01),改善了病人的应对方式,降低了病人回避(P<0.05)、屈服(P<0.01)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了病人面对(P<0.01)疾病的积极应对方式.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改善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社会支持和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梁珏;李蜀;杨秀琏;陈小华;徐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汕头市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现状及对比两者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以汕头市7家医院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对职业紧张量表、Masalch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翻译、评价和修订,全面测量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情况,建立数据库对量表的各子项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分析汕头市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水平、分布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汕头市7家医院随机发放问卷600套,共回收576份,有效问卷540份,有效率90%.医护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情况,职业紧张状况医生比护士严重,职业倦怠状况临床一线人员比后勤人员严重.结论 本研究为今后采用干预措施,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和促进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职业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和医疗水平发展.
作者:黄建美;刘华纯;宋香茹;权小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人工鼻对节省传统湿化护理用时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采用人工鼻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对照组采用加热湿化装置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从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湿化意外四方面判断两种湿化方式效果;发放两种湿化方式护理用时调查表及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次数、更换被服频率调查表,对护理用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种湿化方式操作中护理用时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用时(6.67±1.01)min,对照组用时(26.27±1.75)min(P<0.01);在人工气道患者中,护士吸痰次数及更换被服频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论是经口、经鼻插管还是气管切开,采用人工鼻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护理人力的投入明显少于采用加热湿化装置,其优势在于能够减少人工气道护理相关的护理时数,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人工气道管理效能.
作者:彭翠香;吕晓玲;向克兰;王青丽;张文俐;张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的影响,及提高其自理行为的方法.方法 将康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对其家属实施健康指导,使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家庭护理干预,为期4w,随访1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其自理行为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ADL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SS的社会功能改善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自理行为.
作者:王文君;肖根秀;陈元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运用心理护理改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调整认知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方法 采用支持鼓励认知调整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对经过筛选的具有明显焦虑抑郁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采用SCL-90、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及社会适应不良量表在心理护理前后1 w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护理前后的心身症状、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及社会适应不良量表评分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在增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作用是肯定的,同时可以有效调整患者的认知减轻焦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魏春香;刘利;杜延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引流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食管上、中段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施行颈切口硅胶管连接无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约72 h左右;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颈部切口采用传统橡皮片自然引流.结果 观察组颈部切口感染率及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持续负压引流较传统橡皮片自然引流能降低食管癌术后颈部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赵月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的发生状况,分析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于产前1 w内和产后1 w内进行抑郁的跟踪调查.结果 本组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前轻度抑郁51例,占62.2%;中重度抑郁17例,占20.7%.产后轻度抑郁47例,占57.3%;中重度抑郁15例,占18.3%.随着焦虑值、抑郁值分值的增加,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成倍上升,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大部分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会出现抑郁性情绪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产前、产后抑郁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产前抑郁增加了产后抑郁的危险性.为预防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干预应从孕期开始.
作者:邓文娟;李小梅;肖艳兰;高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开展心理护理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对160例住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通过抑郁自评量表,自拟情绪影响相关因素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住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89.9%,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的出血量、住院天数、性格、负性的观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是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
作者:王奇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探讨复治菌阳肺结核空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空洞病灶内注入抗结核药凝胶加化学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空洞60例,与单纯化疗60例进行对照研究.介入治疗组疗效结束时痰菌阴转率80.0%,空洞闭合率4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及18.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加化学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空洞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及毒副作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指导,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及出院指导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姜云;王翠娴;李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穿刺部位出血原因,探索防止出血的注射方法,保证低分子肝素钙的安全应用.方法 12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均接受A、B两种注射法:A为改进注射法(气泡留置技术加平移腹壁皱褶30 s间期注射法),B为常规皮下注射法.A的注射部位为腹壁左侧,注射次数为618次,注射时间是30 s;B的注射部位为腹壁右侧,注射次数为617次,注射时间是10 s.通过自身对照,分析A、B两种方法注射后局部出血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 A与B比较,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由7 3.9%降低至37.2%)、平均出血直径(P<0.01)及注射疼痛程度(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注射法可明显降低穿刺部位的出血发生率、减轻注射疼痛、提高低分子肝素使用安全性.
作者:郭慧梅;曾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一种有效而舒适地保护病人不发生坠床的方法.方法 按人院的先后顺序将病种、年龄、性别、及有关症状类似的、有坠床危险的116例病人相对均衡的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防坠床床单,对照组使用床挡,观察两种保护具的效果.结果 两种保护具在病人坠床发生率方面无差异性(P>0.05),在保护具并发症及陪护、护士对使用时的满意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P<0.05),防坠床床单的使用效果优于床挡,但二者也各有优缺点.结论 防坠床床单作用范围广,无保护具并发症,陪护及护士使用时的满意度高,单独使用或配合床挡使用,不失为一种好的保护措施.
作者:张运香;王玉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书写危重、抢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提高低年资护士书写危重、抢救护理记录的质量,避免医疗纠纷.方法 随机抽取危重、抢救患者病历100份,对危重、抢救患者护理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记录的护士进行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书写危重、抢救患者护理记录出现的问题较高年资护士多,有显著性差异(F<0.05).主要问题有:涂改及改错不规范、记录不规范、观察记录不完整、护理记录内容缺乏连续性、记录不及时、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前后不一致、抢救记录内容不全面等.结论 只有提高低年资护士业务能力、健全护理记录质量控制体系、理顺抢救记录程序、加强护士的法制教育,才能保证低年资护士书写危重抢救护理记录的质量,确保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中发挥有效的举证作用.
作者:司维美;马立群;陈淑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回顾性调查我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36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ICU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VAP,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易患因素,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戴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本文以综述的形式详细阐述了鼻饲的相关知识,如适应人群、鼻饲开始时间、鼻饲营养液的选择、鼻饲的方式、量和速度、温度及输注时间.从引起腹泻的相关因素出发,综述了鼻饲患者常规护理和腹泻的相关护理知识,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知识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芳;李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新途径.方法 以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为依据,设计临床护理教学,并将其应用于我校07级临床护理课教学中.结果 07级学生成绩与06级学生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7级授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06级授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既能体现教学评价的能动性,又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一个新途径.
作者:黄双丽;李丽华;王莉莉;梁宇;张淑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6个月后测定患者肺功能,并采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陈建明;金爱玲;苏燕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带血管腓骨组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994年1月~2007年12月27例因创伤、骨肿瘤、先天性假关节形成致骨缺损病人施行带监测皮岛组合腓骨移植手术的治疗及护理.术后加强对携带皮岛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伤口渗液、疼痛、全身状况等指标的监测记录,注意患肢体位、功能锻炼,结合影象学检查结果评估移植的组合腓骨愈合情况.结果 有1例术后2 d监测皮瓣显示静脉危象,2例牙龈出血和鼻出血,16例受骨区伤口在7~22 d(平均12 d)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菌性渗液,其中1例取出部分异体骨,加强换药处理后愈合.随访10~108个月(平均43个月),x线显示复合腓骨与自体骨骨性愈合;监测皮岛与周围皮肤正常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是修复长段骨缺损的好方法.皮岛血循环能及时了解腓骨血供和早期预测长段复合骨的转归;注意伤口渗液的观察和处理,防治感染和加强重建肢体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洁珍;伍敏琦;陈翠萍;谢青梅;侯之启;温世锋;郭奇峰;张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工作压力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提出减轻助产士工作压力,维护其群体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泉州市两所教学医院产科9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水平为中度,压力源中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困扰、病区拥挤、工作量太大、护理质量检查、经常倒班、病人家属不合作、感染等职业危害、与医生发生冲突、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等应激排在压力源的前10位.工作压力源与不同岗位、不同护龄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工作压力对医院、护士、病人和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管理者及助产士本身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工作压力.
作者:高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