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阴式大子宫切除术临床探析

孙仕梅

关键词:阴式大子宫切除术, 改良,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对阴式的大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改良应用进行探析.方法 2011年11月20日-2013年5月20日,我院有78例子宫出现疾病的女性,年龄:34~56岁,平均:(36.14±5.04)岁,孕周:11~16周.由于子宫出现疾病,因此需要对她们的大子宫进行切除,切除方法:子宫切除术.将78例病性基本相同的女性分作两组进行探析,每组39例女性,小组为: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对临床切除组用过去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对改良切除组则用改良之后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之后,对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在术中的切除时间以及切除时的出血量等作出探析和对比.结果 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做完TVH的女性,所用的切除时间比临床切除组的za短,此外,切除之时的出血量也比临床切除组 要少.改良切除组在做完TVH之后,排气所用的时间也比临床切除组要少.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有37例,健康概率:94.88%.再次生病的女性有2例,再次生病概率:5.12%.在临床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的有30例,健康概率:76.93%.再次生病的有9例,再次生病概率:23.07%.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的差异比较显著,与统计要求以及意义一致(P<0.05).结论 TVH在经过改良之后,无干扰,创伤度低,价值愈来愈大,效用愈来愈大,因此应将此种手术技术予以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对中期妊娠引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为了观察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34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用缩宫素联合米素前列醇片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单纯选择宫颈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术后统计中期引产后2h内出血量和24 h内出血量,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平均出血量(109.5±11.2) mL,产后24 h内平均出血量(190.5±13.3)mL,缩宫强度为强,与对照组疗效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德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肺癌与结核的鉴别症状CT征象分析

    目的 了解CT对早期肺结核并伴肺癌的症状象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针对2012年-2013年在我院健康体检并进行胸部CT的人群,筛选出发现肺部有包块的病例,经过手术病理学检测,选择40例早期肺结核并伴肺癌为研究组,32例单纯肺部良性包块为对照组,分析、整理两组间的CT表现区别.结果 早期肺结核并伴肺癌的患者胸部CT表现为轮廓不光、有分叶、毛刺及空泡征,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在对照组中空洞、小结节影及卫星灶发生率较高.结论 CT对健康体检人群肺癌及结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能起到早诊断、早治疗及预后作用.

    作者:邵聪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癌术后的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方法 选取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术后当天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3-5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上肢机能障碍的发生率,大大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新进展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疗新进展.从COPD定义及诊疗现状进行分析,包括COPD与急性加重期COPD的特点探讨,影像学及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等.COPD较为全面的治疗措施为对病情正确的监测和评估,促使危险因素减少,并针对稳定期COPD展开有效治疗,对急性发作合理防控,以消除临床症状.COPD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如何选择有效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作为干预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以同期收治的55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较常规组短;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新生儿窒息率较常规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全程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万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分析及防范

    手术室是具有精神强度大、病种复杂、仪器设备种类多、医护人员活动性大等特性的高风险性工作科室,做好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彰显医院医疗水平,减少医疗纠纷、差错的重要途径.手术室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度,如果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很可能会出现护理隐患.本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隐患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热孜古丽.库尔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皮肤科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皮肤科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皮肤科2012全年获得6553张处方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处方使用药物种类、剂量等,并根据DDD以及药品使用说明书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判断,记录相关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共查出不合理用药处方156张,占处方总数2.38%.结论 皮肤科门诊医师应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用药,提高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高继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扳牵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扳牵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实践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本文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组运用牵、扳手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症状积分结果.结果 ①在总有效率上,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且P<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从改善效果上比较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且组间比较,4个方面症状评分水平差异显著,P<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扳牵手法进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治疗的可靠选择.

    作者:郭晋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临床指导探讨

    目的 探析临床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发生异常的影响因素,以为临床合理进行生化检验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于不同时间、不同体位采集受检者的血样本,并对部分血样本作溶血处理,部分血样本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作检验,然后对比分析不同情况下血样本的检测情况,同时总结生化检验结果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时间段:TBIL及血清铁和血清钙几项指标变化明显;不同体位:ALT、AST、Alb、TP以及血清铁等指标均受影响;溶血后,LDH、ALT、AST、Alb、TP、TBIL以及血清钾和钙均出现明显改变;未及时送检的样本,在LDH、ALT、AST几项指标上均出现明显改变(P<0.05).另外,生化检验结果还受采集部位、采血前受检者活动情况、药物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等影响.结论 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全面分析和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具体疾病类型有针对性避免,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宋维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伴随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围手术期的时间段应实施的护理.方法 将158例糖尿病伴白内障者随机分组:1围术期组(79例)与2围术期组(79例).对1围术期组经常规围术期护理.对2围术期组经精细围术期护理.结果 2围术期组的护理效用比1围术期组大,P<0.05.2围术期组的血糖达标用时比1围术期组短,P<0.05.2围术期组的满意率比1围术期组高,P<0.05.比较2围术期组与1围术期组的并发症情况,2围术期组明显少有并发症,P<0.05.结论 精细的围术期护理对糖尿病伴白内障者的病状改善、机体优化十分有效,当扩宽精细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临床观察

    目的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2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0.075%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2Lg/mL治疗.观察组给予0.125%盐酸罗哌卡因联合0.2Lg/mL舒芬太尼治疗.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271.3±61.3)min,第二产程时间为(63.3 ±24.3)min,产后出血量为(182.2±19.8)mL,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为(401.3±151.1)min,第二产程时间为(76.2±31.2)min,产后出血量为(198.9-25.4)mL,两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顺产123例,占98.4%,对照组顺产76例,占7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富华;裴润萍;罗婕妤;李运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注射盐酸哌替啶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注射解痉药阿托品,并口服双氯芬酸.同时手术时注意选择合适温度的冲洗液.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痉挛出现时间为2~7d,平均时间为2.2 d,每天痉挛的次数为1~5次,平均痉挛次数为2.3次.对照组患者痉挛出现时间为2~8d,平均时间为4.5d,每天痉挛的次数为3~10次,平均痉挛次数为5.5次.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双氯芬酸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使用阿托品可解除痉挛状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任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结肠癌根治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结肠癌根治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术后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术后机体恢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患者术后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有助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缓解负面情绪,在结肠癌根治术后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亲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探讨

    目的 研究实施肺癌术之后并发症乳糜胸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1996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术后出现乳糜胸病人作研究对象,共72例.对所选病人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2例病人中,采取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的有66例,而实施再次开胸术进行治疗的有6例;经治疗后,采取保守疗效进行治疗的病人,有2例死亡,而其余患者都得以治愈.结论 对于肺癌术后出现乳糜胸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依据其具体病情来选择治疗方法.而确保治愈的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及适当治疗手段.

    作者:宝福洲;瞿智祥;邓修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试论新时期医院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医院资产是医院运转的物质基础,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进入医改深入推进的新时期,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本文在阐述医院资产管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医院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提出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作者:甘丽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腔气囊尿管膀胱冲洗在经皮肾镜技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洗在经皮肾镜技术术后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2011年20例经皮肾镜技术术后出血病人双腔气囊尿管在护理中应用,对比2012年20例经皮肾镜技术术后出血病人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在护理中的应用.结果 双腔气囊尿管组中因血块堵管、多次间断膀胱冲洗、更换尿管几率高于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洗组.结论 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洗在经皮肾镜技术中应用降低了术后因血块堵塞尿管引起的,更换尿管、间断膀胱冲洗,尿路感染,尿液返流.大大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因膀胱冲洗增加的尿路感染几率,减少了因频繁更换尿管造成的导管获得性尿道狭窄,增加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春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医院ICU 2011年从2月2月2013 134肠内营养的患者大便常规,结合病人的病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结果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情况,营养液供给技术,药物使用等.结论 患者应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爱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苦参素注射液对晚期胃癌TP方案化疗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4例晚期胃癌行TP方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2例,采用化疗加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32例,即单纯化疗组,观察化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目、CD4+/CD8+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数目、CD4+/CD8+比值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CD8+细胞数目较前明显升高(P<0.05).化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时联用苦参素注射液,可以减轻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黄俊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目的 探讨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清热类中成药的患者84例,依据是否进行药物干预使用分为观察组(合理使用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使用组)各4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结果 进行合理使用干预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清热类中成药在临床有着广泛的使用,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疗程使用,有利于提高疗效,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瞿凤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 对我院接受手术住院治疗的8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和对照组(33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44例患者中行中转开腹治疗的为6例(13.5%),从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比较来看,观察组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下床时间、恢复肠道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有其自身存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创伤问题以及并发症情况),但是要做好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类型的选择工作.

    作者:黄广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