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分析

任刚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手术治疗, 膀胱痉挛,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注射盐酸哌替啶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注射解痉药阿托品,并口服双氯芬酸.同时手术时注意选择合适温度的冲洗液.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痉挛出现时间为2~7d,平均时间为2.2 d,每天痉挛的次数为1~5次,平均痉挛次数为2.3次.对照组患者痉挛出现时间为2~8d,平均时间为4.5d,每天痉挛的次数为3~10次,平均痉挛次数为5.5次.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双氯芬酸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使用阿托品可解除痉挛状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李金斯坦术式在临床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探讨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例数、所占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跟踪1年,对照组有3例出现慢性疼痛,观察组无一例发生慢性疼痛,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继续深入推广.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肺癌与结核的鉴别症状CT征象分析

    目的 了解CT对早期肺结核并伴肺癌的症状象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针对2012年-2013年在我院健康体检并进行胸部CT的人群,筛选出发现肺部有包块的病例,经过手术病理学检测,选择40例早期肺结核并伴肺癌为研究组,32例单纯肺部良性包块为对照组,分析、整理两组间的CT表现区别.结果 早期肺结核并伴肺癌的患者胸部CT表现为轮廓不光、有分叶、毛刺及空泡征,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在对照组中空洞、小结节影及卫星灶发生率较高.结论 CT对健康体检人群肺癌及结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能起到早诊断、早治疗及预后作用.

    作者:邵聪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螺旋臼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臼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我院应用螺旋臼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性关节炎28例33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6~24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下肢短缩得到纠正,关节活动功能显著改善,术前Harris评分15~60分,平均41分,术后Harris评分88~96分,平均93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螺旋臼在成人AD晚期手术治疗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有极高的初始稳定性,能取得较好的短期效果.

    作者:卞春喜;骆雷锋;袁文旗;刘大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女性盆腔CT护理准备质量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110例患有盆腔疾病女性的病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对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不断的自我剖析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 具体方法为使用CT扫描来分析女性患者的盆腔情况,并结合相关判定标准来详细地划分护理工作的质量等级.从这样的分析中确保医院的护理工作做到实处.结果 在对所有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之后,发现有81例患者的护理工作达到了较佳的水准,24例患者的护理水平被评定为一般,剩余的质量较差.而除了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以外,其余的患者均不需要再次进行扫描以确定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了CT检查之后,发现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医院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CT扫描得到的影响的清晰度,对医生的后期治疗有较大的增益作用,也能够确保盆腔炎患者的治愈周期提前.

    作者:张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癌术后的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方法 选取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术后当天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3-5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上肢机能障碍的发生率,大大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舒适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对再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出血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再次剖宫产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采用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满意度评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6%,对照组为78.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再次剖宫产患者加强临床治疗期间的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张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孕妇的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在妊娠期的患病情况,对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964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从以上孕妇中抽取出200例妊娠早、中期孕妇,这些孕妇的TPOA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中妊娠早、中期孕妇各为100例.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对这些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于产后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以上述孕妇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标准分别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单纯低T4血症患者、单纯TPOAb阳性患者筛选出来,检出率如下:4.14%(40/964)、1.87%(18/964)和8.09%(78/964).从TSH异常所占的比例来看,TPOAb阳性组明显比TPOAb阴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FT4异常所占的比例来看,以上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SH、FT4与TPOAb水平的关系来看,前者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但后者与TPOAb水平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与TPOAb阳性相关,因此此类孕妇产后应及时复查,对自身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作者:刘玉梅;刘春花;方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改良阴式大子宫切除术临床探析

    目的 对阴式的大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改良应用进行探析.方法 2011年11月20日-2013年5月20日,我院有78例子宫出现疾病的女性,年龄:34~56岁,平均:(36.14±5.04)岁,孕周:11~16周.由于子宫出现疾病,因此需要对她们的大子宫进行切除,切除方法:子宫切除术.将78例病性基本相同的女性分作两组进行探析,每组39例女性,小组为: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对临床切除组用过去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对改良切除组则用改良之后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之后,对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在术中的切除时间以及切除时的出血量等作出探析和对比.结果 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做完TVH的女性,所用的切除时间比临床切除组的za短,此外,切除之时的出血量也比临床切除组 要少.改良切除组在做完TVH之后,排气所用的时间也比临床切除组要少.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有37例,健康概率:94.88%.再次生病的女性有2例,再次生病概率:5.12%.在临床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的有30例,健康概率:76.93%.再次生病的有9例,再次生病概率:23.07%.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的差异比较显著,与统计要求以及意义一致(P<0.05).结论 TVH在经过改良之后,无干扰,创伤度低,价值愈来愈大,效用愈来愈大,因此应将此种手术技术予以推广.

    作者:孙仕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临床治疗不同年龄段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5例,主要给予雌激素止血及促排卵方式治疗;育龄期19例,围绝经期31例,均给予雌激素止血、调整周期并配合诊断性刮宫治疗,必要时,对反复发作的更年期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结果 全部患者出血症状得以控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94.12%,疗效理想.结论 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及发病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恢复健康.

    作者:甄颖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越性及护理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并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切除胆囊患者72例,其中40例患者选择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为研究组,32例患者选择开腹胆囊切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正常工作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等指标,并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正常活动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究组理想镇痛率为92.75%,对照组为68.75%,研究组患者理想镇痛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伤害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能够尽早下床活动,减少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术后疼痛较小,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护理资源浪费,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媛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对精细化管理在风湿性的免疫性病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精细化的护理管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士的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过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后,病患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与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精细化的护理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风湿性免疫性病症的护理质量,而且还能取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探讨

    目的 研究实施肺癌术之后并发症乳糜胸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1996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术后出现乳糜胸病人作研究对象,共72例.对所选病人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2例病人中,采取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的有66例,而实施再次开胸术进行治疗的有6例;经治疗后,采取保守疗效进行治疗的病人,有2例死亡,而其余患者都得以治愈.结论 对于肺癌术后出现乳糜胸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依据其具体病情来选择治疗方法.而确保治愈的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及适当治疗手段.

    作者:宝福洲;瞿智祥;邓修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帕金森病患者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并且分析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后的随机6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取得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之后将其分为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普拉克索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60例的帕金森病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了显效的患者有16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11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0.0%;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了显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14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0.0%.结论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应用普拉克索的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评分的提高具有显著性的作用,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王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33例自杀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自杀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6-2013年急诊科收治的133例自杀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自杀年龄32.84岁;因生活或工作原因争吵自杀73例(54.89%),因配偶外遇自杀54例(40.60%);自杀方式均为口服,其中服农药103例(77.44%),服药物24例(18.05%),服酸碱类自杀6例(4.51%);农民107例(80.45%),文盲76例(57.14%),小学31例(23.3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6例(19.55%);平均住院费用2466.45元.结论 社会应重视自杀问题,尤其是农民自杀问题,针对自杀的不同原因,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及心理状况等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消除自杀者的负面情绪,预防自杀,减少社会及家庭损失.

    作者:杨方;袁海英;周玲;刘娟;高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理市环洱海城乡居民饮用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大理市环洱海地区城乡居民的饮用水质监测情况.方法 采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大理市环环洱海地区的饮用水样本200份,均进行严格监测,对监测结果中感官性状指标、细菌学指标、化学指标以及毒理指标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200份水样相关指标中,异常样本出现率较高的主要有肉眼可观察物、菌群总数、粪大肠菌落、总大肠菌落,其中,以总大肠菌落超标的样本率更高(P<0.05);此外,市区水质监测情况与农村水质相比,整体情况相对更优;且市区水样中,山泉水较之自来水的整体水质情况相对更优(P<0.05).结论 大理市环洱海城乡居民的饮用水中少数存在不合格问题,应及早采取措施加强整治,以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性.

    作者:程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躯体疾病相关因素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合并躯体疾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概率,分析形成因素.方法 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有躯体疾病和无躯体疾病分成两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写一份关于性别、年龄、病史、躯体疾病情况以及所服药物情况的调查表格,并对所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超过50例,发生概率超过62.5%,根据资料显示部分患者患有的躯体疾病已将超出两种,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里面,消化系统疾病的有2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有14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有20、泌尿系统疾病的有8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病史越久的患者患有躯体疾病的概率越大,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的刺激下也会产生躯体疾病的可能性(P<0.01),特别针对年龄偏大的患者伤害较大,刺激病患的神经系统,身体机能蜕化.结论 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躯体疾病的概率较高,而且与年龄、性别、病史以及服药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为患者减轻痛苦.

    作者:陆惠琼;李凤华;王果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科病区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与患者满意度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在骨科病房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在开展优质护理后收治的80例患者组成近期内收治的130例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6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B组6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通过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成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B组患者其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均显著的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在骨科病室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目的 探讨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清热类中成药的患者84例,依据是否进行药物干预使用分为观察组(合理使用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使用组)各4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结果 进行合理使用干预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清热类中成药在临床有着广泛的使用,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疗程使用,有利于提高疗效,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瞿凤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瓣膜置换术的6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术后护理,6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中,治愈60例,术后1例并发心理失常、1例低心排,术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给予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手术治疗预后效果,降低死亡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马玲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过的5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并对其CT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受伤后24h内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为30例,占60%.治疗后效果明显,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为36例,中度残疾9例,重残为2例,死亡3例.结论 CT诊断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意义,采用相应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措施,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万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