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芬
目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药研究技术的发展,众多新型的抗艾滋病研究药物出现,其中上市的药物主要包括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但是这些药物由于耐药性、服药次数、药物毒副作用等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因而需要在原有药物基础上加强对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研究,以减少药物的耐药性,并且寻找服用方便的药物.
作者:李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孕妇的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在妊娠期的患病情况,对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964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从以上孕妇中抽取出200例妊娠早、中期孕妇,这些孕妇的TPOA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中妊娠早、中期孕妇各为100例.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对这些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于产后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以上述孕妇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标准分别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单纯低T4血症患者、单纯TPOAb阳性患者筛选出来,检出率如下:4.14%(40/964)、1.87%(18/964)和8.09%(78/964).从TSH异常所占的比例来看,TPOAb阳性组明显比TPOAb阴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FT4异常所占的比例来看,以上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SH、FT4与TPOAb水平的关系来看,前者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但后者与TPOAb水平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与TPOAb阳性相关,因此此类孕妇产后应及时复查,对自身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作者:刘玉梅;刘春花;方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stark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初次剖宫产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A组行stark式剖宫产,B组行传统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程度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 A组产妇的腹腔、腹壁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与传统剖宫产相比,stark式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的程度更严重,容易引起开腹时间长、出血量多等不良现象,所以初次剖宫产时应慎重选择stark式剖宫产.
作者:吴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方法 选取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术后当天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3-5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上肢机能障碍的发生率,大大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银花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口炎的疗效观察,寻找治疗疱疹性口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0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符合条件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根据情况给予常规退热,补液,止痛等对症治疗.治疗组以康复新液局部喷口腔,银花抗病毒口服液口服,对照组以开喉剑喷雾剂局部喷口腔,蒲地兰口服液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7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1.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银花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口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鸯;谭映红;刘丽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本文以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起到辅助临床治疗获得佳治疗效果的目的.方法 对我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126例风心病患者,采取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医疗护理等系统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系统护理,126名病人中,显效89人,好转35人,无效2人,整体有效达98.4%.结论 系统、正规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风心病病人的焦虑情绪,减少病人不适症状,从而提高本病的临床实际诊治效果,有效提升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该病的复发几率.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伴随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围手术期的时间段应实施的护理.方法 将158例糖尿病伴白内障者随机分组:1围术期组(79例)与2围术期组(79例).对1围术期组经常规围术期护理.对2围术期组经精细围术期护理.结果 2围术期组的护理效用比1围术期组大,P<0.05.2围术期组的血糖达标用时比1围术期组短,P<0.05.2围术期组的满意率比1围术期组高,P<0.05.比较2围术期组与1围术期组的并发症情况,2围术期组明显少有并发症,P<0.05.结论 精细的围术期护理对糖尿病伴白内障者的病状改善、机体优化十分有效,当扩宽精细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症,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机能不断下降,而大部分器官也逐渐衰竭,故而不良影响更为严重.针对老年人糖尿病除了要做好相关的治疗之外,还应加强护理,而近几年相关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研究来看,主要应注重患者四个方面的护理问题.为此,本文展开了相关探讨,对老年人糖尿病护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相关事业有所借鉴.
作者:高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克罗米芬联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中药调用治疗,对照组仅用克罗米芬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妊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罗米芬联合中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导致的不孕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没有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作者:孙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方法 随机抽取乐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的肌红蛋白(Myo)、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CK-MB蛋白量、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活性等标志物浓度,结合ROC曲线特性分析心肌标志物在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并与同期住院的58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测定值都会相应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ROC曲线特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除cTnT外,各心肌标志物的临界值均呈现动态变化.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临界值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其中,cTnT的诊断窗口期显然更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艾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观察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34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用缩宫素联合米素前列醇片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单纯选择宫颈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术后统计中期引产后2h内出血量和24 h内出血量,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平均出血量(109.5±11.2) mL,产后24 h内平均出血量(190.5±13.3)mL,缩宫强度为强,与对照组疗效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德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妇科实施优质护理中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1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0例患者,将她们分为观察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两组,观察组为2013年5-6月收治的患者,予注重细节管理的优质护理,对照组为2011年5-6月收治患者,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实施注重细节管理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 对我院接受手术住院治疗的8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和对照组(33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44例患者中行中转开腹治疗的为6例(13.5%),从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比较来看,观察组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下床时间、恢复肠道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有其自身存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创伤问题以及并发症情况),但是要做好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类型的选择工作.
作者:黄广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洗在经皮肾镜技术术后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2011年20例经皮肾镜技术术后出血病人双腔气囊尿管在护理中应用,对比2012年20例经皮肾镜技术术后出血病人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在护理中的应用.结果 双腔气囊尿管组中因血块堵管、多次间断膀胱冲洗、更换尿管几率高于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洗组.结论 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洗在经皮肾镜技术中应用降低了术后因血块堵塞尿管引起的,更换尿管、间断膀胱冲洗,尿路感染,尿液返流.大大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因膀胱冲洗增加的尿路感染几率,减少了因频繁更换尿管造成的导管获得性尿道狭窄,增加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春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于脑梗死护理之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18例脑梗死者分组:循证应用组(59例)与常规应用组(59例).对循证应用组经脑梗死循证护理,对常规应用组经脑梗死常规护理.随后,比较循证应用组与常规应用组的护理应用成效.结果 在循证应用组中,42例脑梗死康复,16例脑梗死改善,1例脑梗死致残.在常规应用组中,31例脑梗死康复,13例脑梗死改善,15例脑梗死致残.显然循证应用组的护理应用成效比常规应用组强,P<0.05.此外,循证应用组的依从性比常规应用组好,P<0.05.循证应用组的ADL评分、ESS评分也比常规应用组高,P<0.05.结论 循证护理属于科学护理的临床实践,能使脑梗死者的真实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可使肢体功能加速改善、恢复,提升脑梗死者的活动能力、生活能力.
作者:倪忠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各项目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江东霞;谭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12年2月收治的110例肾结石患者,均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患者中,一期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碎石时间为(79.1±7.3)min,碎石一次性成功率为96%,取净率为93%,平均住院时间为(3.4±1.6)d,治疗后血肌酐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0.7%,后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结石取尽率高、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总取净率较高,术后出现并发症极少,是目前公认有效、安全的腔道泌尿外科碎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振林;郭彩增;和寿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具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疾病280例,都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预后情况并进行临床调查.结果 所有患者都手术成功,无死亡患者.患者术后的ALT与AST值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结石12例,发生率为4.3%.经过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结石直径、体重为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残留结石患者都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都痊愈再次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残留结石的存在与年龄、结石直径、体重明显相关,要合理进行再次手术.
作者:王宝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孟鲁斯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儿12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孟鲁斯特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所有患儿均随访1~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孟鲁斯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临床效果满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在降低复发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道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过的5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并对其CT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受伤后24h内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为30例,占60%.治疗后效果明显,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为36例,中度残疾9例,重残为2例,死亡3例.结论 CT诊断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意义,采用相应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措施,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万达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