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聪
目的 探讨ICU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前后的护理差错率探究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我省出台的专业护士ICU核心竞争力的培训模块,对ICU护士进行能力分级(NO-N4级),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技能培训、临床案例研究分析、护理查房操作规范化考核,以提高ICU护士的操作能力,对培训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前两年内及考核后的两年内出现的护理缺陷或意外进行记录,进行护理质量研究.结果 通过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参与培训的20名ICU护理人员,考核后的护理质量缺陷率相比培训前由14.24%降低到3.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能力及护理质量均提高.结论 通过对ICU专业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的培训,可达到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从而更有效的保障[CU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
作者:余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急诊科室身为医院的急救窗口,面对的患者都是复杂性和突发性以及危急性等特点,对于糊里有着很高的要求.目前急诊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护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包括法制观念的淡薄,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强,业务技术能力薄弱,经常出现护理差错,以及没有严格执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违反了操作规程.护理风险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因为急诊科患者的病情是多样化以及复杂化,从而增加了护理的困难性,另外,护理人员在规章制度上出现不健全的操作程序,加上有些风险管理的机制不够完善都是引发护患之间纠纷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完善和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作者:李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预注与麻黄碱静注对剖宫产产妇腰麻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我院60例剖宫产腰麻低血压产妇进行多巴胺预注或麻黄碱静注,平分为两组,名为多巴胺预注组、麻黄碱静注组,对比两组的防治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都获得防治效果,比较之下,多巴胺预注组获得较高效果.结论 采用多巴胺预注的患者获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家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疗新进展.从COPD定义及诊疗现状进行分析,包括COPD与急性加重期COPD的特点探讨,影像学及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等.COPD较为全面的治疗措施为对病情正确的监测和评估,促使危险因素减少,并针对稳定期COPD展开有效治疗,对急性发作合理防控,以消除临床症状.COPD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如何选择有效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治疗.方法 本次共选择6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3年7月收治,随机分组在甲氨蝶呤局部妊娠囊内注射的基础上,就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观察组)与清宫术(对照组)预后加以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示观察组30~39d月经来潮率为86.7%,明显多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采用药物联合宫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缩短病程,加快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使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左茂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手术治疗儿童鼾症在围手术期间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鼾症的患病儿童,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以后实验组病人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取手术治疗的鼾症患病儿童,在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进行优质护理,不但可以使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也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患病儿童和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拉近,使患病儿童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高丽;孙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注射盐酸哌替啶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注射解痉药阿托品,并口服双氯芬酸.同时手术时注意选择合适温度的冲洗液.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痉挛出现时间为2~7d,平均时间为2.2 d,每天痉挛的次数为1~5次,平均痉挛次数为2.3次.对照组患者痉挛出现时间为2~8d,平均时间为4.5d,每天痉挛的次数为3~10次,平均痉挛次数为5.5次.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双氯芬酸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使用阿托品可解除痉挛状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任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现代医疗服务中,距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怎样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加强护理思想、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春仙;徐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合并躯体疾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概率,分析形成因素.方法 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有躯体疾病和无躯体疾病分成两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写一份关于性别、年龄、病史、躯体疾病情况以及所服药物情况的调查表格,并对所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超过50例,发生概率超过62.5%,根据资料显示部分患者患有的躯体疾病已将超出两种,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里面,消化系统疾病的有2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有14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有20、泌尿系统疾病的有8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病史越久的患者患有躯体疾病的概率越大,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的刺激下也会产生躯体疾病的可能性(P<0.01),特别针对年龄偏大的患者伤害较大,刺激病患的神经系统,身体机能蜕化.结论 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躯体疾病的概率较高,而且与年龄、性别、病史以及服药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为患者减轻痛苦.
作者:陆惠琼;李凤华;王果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实验组给予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对比疗效.结果 实验组疼痛感降低到(0.89±0.3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作者:蔡立新;左凤祥;李顺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观察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34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用缩宫素联合米素前列醇片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单纯选择宫颈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术后统计中期引产后2h内出血量和24 h内出血量,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平均出血量(109.5±11.2) mL,产后24 h内平均出血量(190.5±13.3)mL,缩宫强度为强,与对照组疗效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德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对阴式的大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改良应用进行探析.方法 2011年11月20日-2013年5月20日,我院有78例子宫出现疾病的女性,年龄:34~56岁,平均:(36.14±5.04)岁,孕周:11~16周.由于子宫出现疾病,因此需要对她们的大子宫进行切除,切除方法:子宫切除术.将78例病性基本相同的女性分作两组进行探析,每组39例女性,小组为: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对临床切除组用过去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对改良切除组则用改良之后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之后,对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在术中的切除时间以及切除时的出血量等作出探析和对比.结果 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做完TVH的女性,所用的切除时间比临床切除组的za短,此外,切除之时的出血量也比临床切除组 要少.改良切除组在做完TVH之后,排气所用的时间也比临床切除组要少.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有37例,健康概率:94.88%.再次生病的女性有2例,再次生病概率:5.12%.在临床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的有30例,健康概率:76.93%.再次生病的有9例,再次生病概率:23.07%.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的差异比较显著,与统计要求以及意义一致(P<0.05).结论 TVH在经过改良之后,无干扰,创伤度低,价值愈来愈大,效用愈来愈大,因此应将此种手术技术予以推广.
作者:孙仕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JCI标准,提高患者月药安全.方法 按照JCI标准改进药品管理工作.结果 改进后的药品管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用药安全.结论 JCI标准下的药品管理模式,实现了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华之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含绿原酸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做出的总结,来提供临床合理用药的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就诊患者的112例不良反应报告,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量等进行了详细得分析.结果 60岁以上年龄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到31.25%;其中静脉注射引起的例数有109例,占患者总人数的97.32%.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人体的6大系统造成了伤害.结论 在临床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控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应该合理的用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药品管理.
作者:李坤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作为干预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以同期收治的55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较常规组短;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新生儿窒息率较常规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全程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万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预防甲状腺手术中RLN(即为: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 2008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我科接诊需做甲状腺手术病人201例,在这201例做甲状腺手术者中,12例甲状腺炎(桥本氏),53例甲状腺腺瘤,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11例甲状腺癌,123例甲状腺肿(结节性).为了防范RLN损伤,在这201例做甲状腺手术者中,63侧(腺叶部分切除手术)经区域保护法(喉返神经)医治,158侧(腺叶全切除、腺叶次全切除)经解剖喉返神经疗法医治.结果 在这201例做甲状腺手术者中,63侧经区域保护法(喉返神经)医治,显现RLN损伤的有3侧(2/63,3.17%).158侧经解剖喉返神经疗法医治,显现RLN暂时性伤损的有2例(2/158,1.27%).结论 依照不同术式、病变特性选用预防RLN损伤的手段,可使RLN损伤明显减少.
作者:郭正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将本院重症胰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运用综合治疗措施,并详细地观察并记录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腹胀痛缓解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治愈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腹胀痛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以后,治疗组并发症得到缓解的共51例,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缓解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7%和9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该两组患者在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缓解率和治愈率方面对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能够明显降低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腹胀痛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提高并发症的缓解率.
作者:梅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孟鲁斯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儿12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孟鲁斯特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所有患儿均随访1~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孟鲁斯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临床效果满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在降低复发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道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比具体探讨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对照组采用开放的开腹取石手术.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7%,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过的5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并对其CT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受伤后24h内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为30例,占60%.治疗后效果明显,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为36例,中度残疾9例,重残为2例,死亡3例.结论 CT诊断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意义,采用相应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措施,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万达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