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忠梅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过的5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并对其CT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受伤后24h内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为30例,占60%.治疗后效果明显,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为36例,中度残疾9例,重残为2例,死亡3例.结论 CT诊断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意义,采用相应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措施,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万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螺旋臼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我院应用螺旋臼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性关节炎28例33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6~24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下肢短缩得到纠正,关节活动功能显著改善,术前Harris评分15~60分,平均41分,术后Harris评分88~96分,平均93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螺旋臼在成人AD晚期手术治疗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有极高的初始稳定性,能取得较好的短期效果.
作者:卞春喜;骆雷锋;袁文旗;刘大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针对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组织切除术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肝胆管结石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包括患者150例.针对A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为肝组织切除术,针对B组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为将胆管进行切开之后取石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结果 终比较A、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A组优于B组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手术后,对患者进行T管造影发现,在A组患者与B组患者结石残留率方面,前者低于后者比较明显(P<0.05).结论 针对肝胆管结石的患者采用肝组织切除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后,终获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吴勤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具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疾病280例,都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预后情况并进行临床调查.结果 所有患者都手术成功,无死亡患者.患者术后的ALT与AST值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结石12例,发生率为4.3%.经过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结石直径、体重为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残留结石患者都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都痊愈再次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残留结石的存在与年龄、结石直径、体重明显相关,要合理进行再次手术.
作者:王宝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实施肺癌术之后并发症乳糜胸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1996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术后出现乳糜胸病人作研究对象,共72例.对所选病人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2例病人中,采取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的有66例,而实施再次开胸术进行治疗的有6例;经治疗后,采取保守疗效进行治疗的病人,有2例死亡,而其余患者都得以治愈.结论 对于肺癌术后出现乳糜胸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依据其具体病情来选择治疗方法.而确保治愈的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及适当治疗手段.
作者:宝福洲;瞿智祥;邓修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分析在骨科病房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在开展优质护理后收治的80例患者组成近期内收治的130例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6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B组6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通过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成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B组患者其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均显著的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在骨科病室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各项目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江东霞;谭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临床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发生异常的影响因素,以为临床合理进行生化检验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于不同时间、不同体位采集受检者的血样本,并对部分血样本作溶血处理,部分血样本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作检验,然后对比分析不同情况下血样本的检测情况,同时总结生化检验结果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时间段:TBIL及血清铁和血清钙几项指标变化明显;不同体位:ALT、AST、Alb、TP以及血清铁等指标均受影响;溶血后,LDH、ALT、AST、Alb、TP、TBIL以及血清钾和钙均出现明显改变;未及时送检的样本,在LDH、ALT、AST几项指标上均出现明显改变(P<0.05).另外,生化检验结果还受采集部位、采血前受检者活动情况、药物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等影响.结论 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全面分析和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具体疾病类型有针对性避免,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宋维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时的有效术式.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65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32例患者实施显微镜下经颅硬膜下/外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进行治疗,给予B组33例患者实施经鼻内镜脑脊液漏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A、B两组患者手术后再修补率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B组患者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 鼻内镜下实施给予脑脊液漏修补术相比经颅硬膜下/外入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伤害控制骨科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法,为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就诊于我院的42例骨科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及护理,本组42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无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情况发生;除2例患者出现截瘫、6例患者不全瘫痪外所有患者肢体功能均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 骨科严重多发性创伤是一类病情重、变化急、治疗难的疾病,伤害控制骨科学可实现治疗以及护理的个体化,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等治疗方式对患者的二次打击程度,对于炎症反应的控制以及手术风险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作者:肖慈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stark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初次剖宫产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A组行stark式剖宫产,B组行传统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程度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 A组产妇的腹腔、腹壁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与传统剖宫产相比,stark式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的程度更严重,容易引起开腹时间长、出血量多等不良现象,所以初次剖宫产时应慎重选择stark式剖宫产.
作者:吴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12年2月收治的110例肾结石患者,均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患者中,一期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碎石时间为(79.1±7.3)min,碎石一次性成功率为96%,取净率为93%,平均住院时间为(3.4±1.6)d,治疗后血肌酐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0.7%,后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结石取尽率高、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总取净率较高,术后出现并发症极少,是目前公认有效、安全的腔道泌尿外科碎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振林;郭彩增;和寿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现代医疗服务中,距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怎样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加强护理思想、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春仙;徐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2年7月23日0:00~24:00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病历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查1874例,实查1874例,实查率为100%;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74%;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现患率高,为27.50%;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5.7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6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62.39%;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应加强高感染科室、高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高病原学标本送检质量,有效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亚莉;王贺;杨雪华;赵真;阎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 对我院接受手术住院治疗的8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和对照组(33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44例患者中行中转开腹治疗的为6例(13.5%),从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比较来看,观察组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下床时间、恢复肠道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有其自身存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创伤问题以及并发症情况),但是要做好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类型的选择工作.
作者:黄广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方案对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偏瘫患者84例,依据临床诊治方案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用针炙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治疗偏瘫实践.结果 联用针炙治疗组患者在症状改善、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辩证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有利于偏瘫患者的症状改善和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叶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满意度为78.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睡眠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伴随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围手术期的时间段应实施的护理.方法 将158例糖尿病伴白内障者随机分组:1围术期组(79例)与2围术期组(79例).对1围术期组经常规围术期护理.对2围术期组经精细围术期护理.结果 2围术期组的护理效用比1围术期组大,P<0.05.2围术期组的血糖达标用时比1围术期组短,P<0.05.2围术期组的满意率比1围术期组高,P<0.05.比较2围术期组与1围术期组的并发症情况,2围术期组明显少有并发症,P<0.05.结论 精细的围术期护理对糖尿病伴白内障者的病状改善、机体优化十分有效,当扩宽精细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探讨临床治疗不同年龄段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5例,主要给予雌激素止血及促排卵方式治疗;育龄期19例,围绝经期31例,均给予雌激素止血、调整周期并配合诊断性刮宫治疗,必要时,对反复发作的更年期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结果 全部患者出血症状得以控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94.12%,疗效理想.结论 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及发病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恢复健康.
作者:甄颖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含绿原酸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做出的总结,来提供临床合理用药的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就诊患者的112例不良反应报告,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量等进行了详细得分析.结果 60岁以上年龄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到31.25%;其中静脉注射引起的例数有109例,占患者总人数的97.32%.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人体的6大系统造成了伤害.结论 在临床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控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应该合理的用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药品管理.
作者:李坤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