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忠梅
目的 探讨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清热类中成药的患者84例,依据是否进行药物干预使用分为观察组(合理使用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使用组)各4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结果 进行合理使用干预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清热类中成药在临床有着广泛的使用,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疗程使用,有利于提高疗效,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瞿凤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CT对早期肺结核并伴肺癌的症状象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针对2012年-2013年在我院健康体检并进行胸部CT的人群,筛选出发现肺部有包块的病例,经过手术病理学检测,选择40例早期肺结核并伴肺癌为研究组,32例单纯肺部良性包块为对照组,分析、整理两组间的CT表现区别.结果 早期肺结核并伴肺癌的患者胸部CT表现为轮廓不光、有分叶、毛刺及空泡征,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在对照组中空洞、小结节影及卫星灶发生率较高.结论 CT对健康体检人群肺癌及结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能起到早诊断、早治疗及预后作用.
作者:邵聪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2例甲状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94.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达71.1%.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声音嘶哑、吞咽不良、切口粘连、颈前区疼痛等反应,无复发.结论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的理想术式,具有很大的治疗前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110例患有盆腔疾病女性的病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对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不断的自我剖析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 具体方法为使用CT扫描来分析女性患者的盆腔情况,并结合相关判定标准来详细地划分护理工作的质量等级.从这样的分析中确保医院的护理工作做到实处.结果 在对所有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之后,发现有81例患者的护理工作达到了较佳的水准,24例患者的护理水平被评定为一般,剩余的质量较差.而除了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以外,其余的患者均不需要再次进行扫描以确定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了CT检查之后,发现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医院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CT扫描得到的影响的清晰度,对医生的后期治疗有较大的增益作用,也能够确保盆腔炎患者的治愈周期提前.
作者:张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对精细化管理在风湿性的免疫性病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精细化的护理管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士的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过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后,病患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与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精细化的护理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风湿性免疫性病症的护理质量,而且还能取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方法 随机抽取乐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的肌红蛋白(Myo)、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CK-MB蛋白量、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活性等标志物浓度,结合ROC曲线特性分析心肌标志物在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并与同期住院的58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测定值都会相应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ROC曲线特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除cTnT外,各心肌标志物的临界值均呈现动态变化.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临界值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其中,cTnT的诊断窗口期显然更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艾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讨论并且分析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后的随机6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取得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之后将其分为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普拉克索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60例的帕金森病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了显效的患者有16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11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0.0%;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了显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14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0.0%.结论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应用普拉克索的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评分的提高具有显著性的作用,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王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ICU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前后的护理差错率探究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我省出台的专业护士ICU核心竞争力的培训模块,对ICU护士进行能力分级(NO-N4级),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技能培训、临床案例研究分析、护理查房操作规范化考核,以提高ICU护士的操作能力,对培训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前两年内及考核后的两年内出现的护理缺陷或意外进行记录,进行护理质量研究.结果 通过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参与培训的20名ICU护理人员,考核后的护理质量缺陷率相比培训前由14.24%降低到3.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能力及护理质量均提高.结论 通过对ICU专业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的培训,可达到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从而更有效的保障[CU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
作者:余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放化疗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放化疗前后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结果 患者未因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均顺利完成治疗疗程.结论 在患者放化疗期间出现的毒副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蓉;陈荣;任立平;许维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我院确诊的163例偏头痛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分组,对照组80例予西比灵治疗,观察组83例西比灵联合黛力新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用药前两组头痛连续发作时间与次数差异不明显(P>0.05),用药后观察组头痛连续发作时间与次数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5%明显低于89.16%(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反应.结论 西比灵与黛力新共同作用于偏头痛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西比灵且副作用较小.
作者:刘杰;庄慧魁;李霞;赵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手术室是具有精神强度大、病种复杂、仪器设备种类多、医护人员活动性大等特性的高风险性工作科室,做好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彰显医院医疗水平,减少医疗纠纷、差错的重要途径.手术室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度,如果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很可能会出现护理隐患.本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隐患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热孜古丽.库尔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 对2012年3月-2012年12月在南阳医专一附院心内二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全部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前,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优、良、差分别为16.00%、35.83%、48.42%,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优、良、差分别为36.48%、44.95%、18.56%.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陈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反应疾病,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为四组(对照组、AS组、复方丹参滴丸低剂量组和复方丹参滴丸高剂量组),分别测定血浆血脂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TNF-α、CRP及IL-1),所测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AS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胆固醇(LDL)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复方丹参滴丸剂量增加,各个指标下降显著(P<0.05),高密度胆固醇(HDL)升高.复方丹参滴丸使炎症关键因子(TNF-α、CRP及IL-1)下降.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控制药物.
作者:周春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各项目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江东霞;谭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现代医疗服务中,距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怎样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加强护理思想、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春仙;徐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实验组给予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对比疗效.结果 实验组疼痛感降低到(0.89±0.3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作者:蔡立新;左凤祥;李顺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预注与麻黄碱静注对剖宫产产妇腰麻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我院60例剖宫产腰麻低血压产妇进行多巴胺预注或麻黄碱静注,平分为两组,名为多巴胺预注组、麻黄碱静注组,对比两组的防治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都获得防治效果,比较之下,多巴胺预注组获得较高效果.结论 采用多巴胺预注的患者获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家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手术治疗儿童鼾症在围手术期间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鼾症的患病儿童,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以后实验组病人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取手术治疗的鼾症患病儿童,在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进行优质护理,不但可以使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也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患病儿童和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拉近,使患病儿童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高丽;孙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分析在骨科病房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在开展优质护理后收治的80例患者组成近期内收治的130例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6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B组6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通过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成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B组患者其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均显著的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在骨科病室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武术学校学生结核病发病规律,为进一步做好武术学校学生结核病防治及管理工作提供事实依据.方法 应用X线检查对塔沟武术学校学生进行结核病筛查,并通过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等确诊,对2008-2011年该校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校学生近4年共发生结核病118例,其中肺结核发病比例高(53.39%);其次为结核性胸膜炎(31.35%),特别是骨结核发病率较高(11.02%),其他部位发病率较低.结论 根据武校学生结核病发病特点,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防止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
作者:李晓岚;李艳丽;吴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