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开春
目的 探讨和分析已婚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现状和影响因素,探寻和总结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县某镇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使用普查的方式对已婚妇女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并询问和记录病史,给予相应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取样检查、B超检查以及宫颈TCT检查等,分析和记录上述检查数据.结果 该镇已婚妇女生殖性疾病常发病的发病率为51.4%,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率高;中年女性文化程度、有人工流产史以及个人卫生习惯差人群发生生殖道感染的几率大.结论 提升基层医院妇产科医师的专业水平,提升诊断和治疗水平,对减少或者预防生殖道感染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文禄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佳护理模式.方法 抽取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8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传统社区糖尿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患者正视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效地控制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作者:张双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6例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院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其中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加以唑来膦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血钙下降、病灶控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疼痛总缓解21例(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56.52%),对比两组疼痛总缓解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止痛效果、血钙下降情况、病灶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单用化疗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艳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韦格纳肉芽肿患者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WG患者)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浆细胞的表达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正常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正常人相比,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外周血免疫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的表达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胥光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洛托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见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心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且药物见效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洛托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见效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研究新生儿黄胆采用茵栀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新生儿黄胆的患病儿童120例,采取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患病儿童采取鲁米那联合复合维生素B治疗,实验组对患病儿童实施茵栀黄联合婴儿素进行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病儿童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为90%、76.6%,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病儿童满意率为91.6%;对照组患病儿童满意率为81.6%,实验组患病儿童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胆采用茵栀黄联合婴儿素,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非常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患病儿童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章永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病治疗中中医“冬病夏治”FBP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病患者24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儿有17例,采用非FBP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223例,全部采用“冬病夏治”FBP方案治疗,治疗时间为2.5年,治疗期间内定期对患儿进行病情进展随访,详细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治愈208例,占比93.3%,无一例治疗无效;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0.6%,没有治愈患儿,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冬病夏治”FBP方案能够增强小儿呼吸疾病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强呼吸系统功能,是一种良好的小儿呼吸疾病防治方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书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间在我区各接种门诊进行小儿预防接种并出现不良反应的小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观察应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小儿进行处置后,全部小儿的临床症状均在5d内获得明显改善.对全部小儿进行为期半年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没有1例小儿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严重后果.结论 引发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因人而异,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进行有效应对处置以免引发严重后果,从而保证小儿的正常发育.
作者:胡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中风病人跌倒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中风治疗并出现跌倒现象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跌倒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1例患者再次跌倒,其他29例患者未发生再次跌倒事件,取得了理想的预防和护理效果.结论 对中风患者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中风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和分析在胸腹部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同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胸腹部手术患者200例,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100例.对对照组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 经过分析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腹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更好的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和成功.
作者:佟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前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为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总结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病人的疾病资料,随机将上述病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病人手术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评分、血压以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术后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前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可以使患者以更加舒适心态应对手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
作者: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分析治疗产后出血两种方法即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行脉栓塞术,对照组采取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与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子宫切除术,采取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杨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与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等.结果 5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采用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16例,包括发热11例、脾窝积液3例、肠梗阻2例.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常伴有内脏损伤,治疗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同时要大化保留患者器官功能.
作者:庄国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腹症在妇产科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以为临床合理诊治妇科急腹症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病例121例,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以异位妊娠病症为主,121例患者中出现74例(61.2%);109例(90.1%)采用手术治疗,12例(9.9%,均为盆腔炎患者)采用保守方式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2%,不同病症类型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病史与辅助检查情况及早诊断,并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高龄患者手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的高龄手术患者182例,患者按照自主和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按照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手术配合度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对于提升高龄患者手术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医院护理水平的重点.
作者:题玉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放血疗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5例,显效6例,好例1例,总有效率100%;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放血疗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云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并且分析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对妊娠中期的孕妇进行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40例妊娠期在16~26周,并且由于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进行引产的孕妇的临床资料,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孕妇各20例,对照组的孕妇采用常规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观察组的孕妇则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的不同引产方法特点,比较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包括宫缩时间、产程、引产成功率等.结果 全部40例孕妇经过了不同方法的引产之后,观察组的20例孕妇全部引产成功,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的20例孕妇成功引产18例,成功率为90.0%.同时,观察组的孕妇在用药到宫缩的时间、用药到分娩的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孕妇的胎物残留、平均出血量、以及产道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结论 对于处于妊娠中期并且想要终止妊娠进行引产的孕妇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相比较于传统的引产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引产成功几率、减少产程、减少平均出血量、降低胎儿组织物残留以及产道损伤几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伟华;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门诊患者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 针对本院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的门诊护理投诉情况和原因开展回顾性的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有效措施.结果 两年期间2年期间共有78人次进行投诉,其中,所投诉的事实完全属实的共5件,部分属实的共73件.出现投诉的原因主要是护患沟通缺乏、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与同情心,对于患者静脉抽血技术不熟练以及患者轮候时间长等多种原因而造成.结论 护理人员要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加强沟通,提高责任意识,切实遵照操作规程执行,尽量避免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护患矛盾,从而以优质积极的服务,减少门诊患者投诉率.
作者:高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保健品是全球的朝阳产业,市场增长迅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应用历史,中药保健品的发展在我国的潜力和空间都巨大.在本文中,对中药保健品的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中药保健品将会健康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钟芳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胃癌根治术后的采用的护理方法和所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龙菊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