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独角莲油微乳的抗肿瘤作用

李昭;周月宏;王俊平

关键词:独角莲油, 微乳, 抗肿瘤作用
摘要:目的 研制独角莲油微乳,并评价其对小鼠肉瘤S180及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器,以二氯甲烷为溶媒,提取独角莲油;以PEG-DSPE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独角莲挥发油微乳;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建立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艾氏腹水癌模型,评价其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独角莲油微乳,粒径大约100nm.采用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独角莲油微乳具有显著地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速度,延长荷有艾氏腹水癌的小鼠的生命的作用.结论 独角莲油微乳,大小均匀,具有显著地抗肿瘤作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给予甲钴铵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照组只给予甲钴铵.共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5.0%)(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都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更显著(P<0.05).结论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李国娟;蔡德鸿;郭慧;李晶;肖自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冬病夏治”FBP方案防治小儿呼吸病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病治疗中中医“冬病夏治”FBP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病患者24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儿有17例,采用非FBP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223例,全部采用“冬病夏治”FBP方案治疗,治疗时间为2.5年,治疗期间内定期对患儿进行病情进展随访,详细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治愈208例,占比93.3%,无一例治疗无效;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0.6%,没有治愈患儿,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冬病夏治”FBP方案能够增强小儿呼吸疾病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强呼吸系统功能,是一种良好的小儿呼吸疾病防治方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书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给予穴位针刺疗法,B组给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C组联合以上两种方法并给予宣痹合剂外敷,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麦吉尔氏疼痛技调查表(MPQ)评分结果.结果 治疗后C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55%,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治疗后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后同一时间点,C组MPQ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B组.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地缓解患者根性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甘草酸二铵治疗预后.方法 本次共选取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00例作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表法随机抽取分组,对照组选择病例取强力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取甘草酸二铵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8%.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甘草酸二铵治疗,可使预后获得良好改善,肝功能复常加快,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钱伟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408例车祸伤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车祸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模式,从而降低车祸伤过程中抢救患者的生命,进而减少车祸伤致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5月我院院前急救相关资料.结果 129例颅脑损伤患者、9例多发损伤患者以及6例腹腔脏器破裂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获得了佳的抢救时机.结论 科学、有效、合理地运用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抢救患者,从而降低车祸伤造成的致残率.

    作者:马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网格化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网格化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社区29784名居民人口数资料,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相关指标调查;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社区收集的5756例慢性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疾病网格化管理,后进行分析网格化管理前后慢性病管理相关指标.结果 网格化管理后,居民健康档案相关指标明显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格化管理后,慢性病管理相关指标明显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网格化管理,有利于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居民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谭颍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产道血肿的相关因素与处理(附9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产道血肿的相关因素,对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96例于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我中心分娩且发生产道血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引发产道血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观察处理效果.结果 选取96例患者中,通过采取相应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后,产道血肿症状均在2周内消失,其中84例愈合良好,9例在20d后愈合,另外3例患者伤口感染并裂开,同采取局部敷药以及理疗等对症处理措施进行治疗后,裂开伤口均在13~21d后愈合.出院后随访27d~2个月,发现96例患者产道血肿均完全消失,伤口完全愈合.结论 对于产道血肿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等处理措施,应先明确引发产道血肿的原因,再进行对症处理,这对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同时,做好相应的围生期保健护理工作,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对妊娠合并血液病以及妊高症等产后并发症进行预防,对于及时发现产道血肿,降低产道血肿发生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

    作者:莫彩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儿童肺炎的护理措施探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2013年3月收治的且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者44例,将这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4例;对其采用雾化吸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20名,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并观察记录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此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小儿肺炎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通过对这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表现和效果来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人等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结论 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在常规肺炎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对其采用雾化吸入等综合干预护理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对小儿肺炎患者在诊疗期间采用雾化吸入等综合干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脑梗死恢复期的康复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对脑梗死恢复期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0年7月-2012年11月脑梗死恢复期7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6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护理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角度看,实验组为(7.02±1.38),对照组为(11.28±3.27);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看,实验组为(65.36±12.10),对照组为(59.62±9.62);从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角度看,实验组为(19.13±3.41),对照组为(20.82±3.6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恢复期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更佳,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恢复期进行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HAMD、ADL、CSS评分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为脑梗死恢复期进行康复护理.

    作者:李红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70例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从2009年6月-2013年6月的间自门诊及急诊收治的7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病例选择男62例,女8例.年龄均在20~55岁之间.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67例.探外科诊治原则,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影响外伤性肝破裂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70例患者中治愈68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7.14%,其中12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出血,胆汁瘘,感染,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为17.14%.且结果显示,并发症的发生和肝破裂病患的损伤分级,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有密切关系.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应及时进行诊断及制定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且预防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普胸外科手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处理

    目的 调查普胸外科手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胸外科手术后感染患者的资料,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登记,对普胸外科手术后感染患者进行感染确定,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结果 患者感染菌的种类较多,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结论 普胸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与手术种类、方式,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等明显相关.

    作者:郭春雷;宋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妇科急腹症临床治疗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急腹症在妇产科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以为临床合理诊治妇科急腹症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病例121例,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以异位妊娠病症为主,121例患者中出现74例(61.2%);109例(90.1%)采用手术治疗,12例(9.9%,均为盆腔炎患者)采用保守方式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2%,不同病症类型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病史与辅助检查情况及早诊断,并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HIV患者200例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平均97.5%,其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无死亡.结论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具有一定的疗效,18个月抗病毒治疗有效率为86.7%,患者高度服从性对HIV治疗成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董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取石术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并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与选取2003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各80例,并分别采用经皮肾穿刺并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研究组)与传统肾盂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一次取石成功率与不良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相对更少;另外,研究组一次取石成功率90.0%,对照组为81.3%;研究组不良情况率占1.3%,对照组为8.8%;研究组情况整体更优(P<0.05).结论 经皮肾穿刺并行钬激光碎石与取石技术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可明显提高取石成功率与临床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阮文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正常饮食,治疗组给予低蛋白饮食,观察两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每月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减少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血尿素氮(28.38±9.19) mmol/L,治疗后血尿素氮(21.85±7.05)m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肌酐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尿素氮及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cr的减少率为(0.2 1±0.18) mL(min·月),对照组Ccr的减少率为(0.46±0.38) mL(min·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蛋白饮食可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

    作者:易莉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两组治疗皆以一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完成停药四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为63.33%(38/60)、有效率为28.33%(17/60)、总有效率为91.66%(55/60),对照组显效率为50.00%(30/60)、有效率为23.33%(14/60)、总有效率为73.33%(44/6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皆出现轻度的呕吐、恶心、食欲减退、头晕及便秘等不良反应,但皆能耐受完成全部治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39%,对照组则为73.64%,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加上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度高,恢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高雪琼;和舒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盐津正常足月儿生后7d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

    目的 研究正常足月儿生后7d高胆红素血症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700例足月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的记载的临床数据.其中正常的足月儿530例,而有120例是符合了光疗指征的患者.结果 测得经皮胆红素值,发现两组胆红素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早期的经皮测定的胆红素,可以预测血清胆红素上升的程度.

    作者:赵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为临床诊治过敏性鼻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2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口服西替利嗪片,对照组应用复方氯霉素滴鼻液滴鼻,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6.83%、66.1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应选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口服西替利嗪片治疗,有起效快、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云;杨春悦;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实施微创PCNL所应当配备的手术护理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1年3月28-2013年9月28,我院接收需实施微创PCNL的患者31例,随机将31例结石者分组:1取石组(16例)与2取石组(15例).对1取石组经常规PCNL术护理.对2取石组经精细PCNL术护理.结果 2取石组的护理效果比1取石组好,P<0.05.2取石组的并发症比1取石组少,P<0.05.2取石组的护理评价比1取石组好,P<0.05.结论 精细的PCNL手术护理能保证PCNL手术的高效性,能使并发症得到高效规避,能优化结石患者的临床恢复质量,增强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认可度.

    作者:陶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已婚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已婚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现状和影响因素,探寻和总结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县某镇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使用普查的方式对已婚妇女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并询问和记录病史,给予相应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取样检查、B超检查以及宫颈TCT检查等,分析和记录上述检查数据.结果 该镇已婚妇女生殖性疾病常发病的发病率为51.4%,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率高;中年女性文化程度、有人工流产史以及个人卫生习惯差人群发生生殖道感染的几率大.结论 提升基层医院妇产科医师的专业水平,提升诊断和治疗水平,对减少或者预防生殖道感染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文禄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