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护理体会

陶艳红

关键词:微创, 常规, 精细, 皮肾镜取石术, 手术护理, 并发症, 护理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微创PCNL所应当配备的手术护理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1年3月28-2013年9月28,我院接收需实施微创PCNL的患者31例,随机将31例结石者分组:1取石组(16例)与2取石组(15例).对1取石组经常规PCNL术护理.对2取石组经精细PCNL术护理.结果 2取石组的护理效果比1取石组好,P<0.05.2取石组的并发症比1取石组少,P<0.05.2取石组的护理评价比1取石组好,P<0.05.结论 精细的PCNL手术护理能保证PCNL手术的高效性,能使并发症得到高效规避,能优化结石患者的临床恢复质量,增强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认可度.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原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医疗质量管理中运用PDCA原理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由不同护理人员填写的54本病例,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内的相关规定,根据我院病历书写规范做一个检查评分,成绩在80分以上为合格.结果 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各项核心制度执行的合格率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时,医院应注意提高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提高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执行力度,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疗质量,进而推动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张飚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并且分析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对妊娠中期的孕妇进行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40例妊娠期在16~26周,并且由于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进行引产的孕妇的临床资料,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孕妇各20例,对照组的孕妇采用常规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观察组的孕妇则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的不同引产方法特点,比较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包括宫缩时间、产程、引产成功率等.结果 全部40例孕妇经过了不同方法的引产之后,观察组的20例孕妇全部引产成功,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的20例孕妇成功引产18例,成功率为90.0%.同时,观察组的孕妇在用药到宫缩的时间、用药到分娩的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孕妇的胎物残留、平均出血量、以及产道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结论 对于处于妊娠中期并且想要终止妊娠进行引产的孕妇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相比较于传统的引产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引产成功几率、减少产程、减少平均出血量、降低胎儿组织物残留以及产道损伤几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伟华;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32例效果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效果及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且针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护理品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品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行为的规范,确保患者良好的受益,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陶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 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67例断指患者,共180指,行断指再植手术.将167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4例90指,对照组83例90指.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断指再植手术已经成为临床常见手术之一,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断植再植手术的成活和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罗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盐津正常足月儿生后7d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

    目的 研究正常足月儿生后7d高胆红素血症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700例足月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的记载的临床数据.其中正常的足月儿530例,而有120例是符合了光疗指征的患者.结果 测得经皮胆红素值,发现两组胆红素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早期的经皮测定的胆红素,可以预测血清胆红素上升的程度.

    作者:赵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雷公藤多苷片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 解决雷公藤多苷片在制粒过程中粉尘飞扬大,压片操作困难,易出现松片、花斑等质量问题.方法 通过对所用辅料用量比例的调整,制粒工艺的改进,考察制得片子的外观性状、崩解时限、脆碎度等质量指标的差异.结果 增加赋形剂、润滑剂的用量,将乙醇湿法制粒改为处方中原有辅料糊精浆喷雾干燥制粒.结论 增加了片重,提高了片子的硬度,有效解决松片、花斑等质量问题.

    作者:吴叶锋;徐利剑;杨敏;王羽;俞苏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究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行性及其安全性,旨在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及有力的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剖宫产且一同做切除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共有120例,将这些患者共同构成一个实验组;选出同一时期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且仅行剖宫产术的240例患者,以此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术中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身体恢复状况以及产褥病率等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实验组比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且仅行剖宫产术组的手术时间要长,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验比较丰富的妇产科医生而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剖宫产且一同切除子宫肌瘤手术应有选择性的实施,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妇产科医生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可以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丽红;夏爱斌;阳许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而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异位妊娠.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的阴道止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或缩小时间及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可较快的使患者恢复生育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芸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HIV患者200例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平均97.5%,其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无死亡.结论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具有一定的疗效,18个月抗病毒治疗有效率为86.7%,患者高度服从性对HIV治疗成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董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手术技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炎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方法对于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官德鑫;吕振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探讨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素以及米非司酮对于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中孕引产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自愿终止妊娠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对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素以及米非司酮用于妊娠终止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总有效率是97.5%,而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总有效率是77.5%,观察组妊娠终止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优异,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产程,并且能够显著减少胎盘胎膜残留,临床应用并发症发生率低,妊娠物清除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姚荣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儿童肺炎的护理措施探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2013年3月收治的且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者44例,将这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4例;对其采用雾化吸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20名,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并观察记录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此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小儿肺炎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通过对这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表现和效果来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人等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结论 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在常规肺炎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对其采用雾化吸入等综合干预护理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对小儿肺炎患者在诊疗期间采用雾化吸入等综合干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胃镜检查术负性心理反应的产生原因和心理护理

    本文分析了胃镜检查术患者产生负性心理反应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并阐述了检查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避免或减少了胃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胃镜检查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患者对胃镜检查的依从性,使患者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消除了患者因不能耐受检查而出现的漏诊和误诊,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实施微创PCNL所应当配备的手术护理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1年3月28-2013年9月28,我院接收需实施微创PCNL的患者31例,随机将31例结石者分组:1取石组(16例)与2取石组(15例).对1取石组经常规PCNL术护理.对2取石组经精细PCNL术护理.结果 2取石组的护理效果比1取石组好,P<0.05.2取石组的并发症比1取石组少,P<0.05.2取石组的护理评价比1取石组好,P<0.05.结论 精细的PCNL手术护理能保证PCNL手术的高效性,能使并发症得到高效规避,能优化结石患者的临床恢复质量,增强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认可度.

    作者:陶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咽心同治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7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咽心同治法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将71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还给予咽炎糖的中医药物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进行评价.结果 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更优,研究组患者的心悸、胸闷、胸痛及气短等临床症状的治愈率情况更为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结论 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要尽可能的寻找适宜的治疗方式,结合患者的发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咽心同治法在治疗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立;田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给予甲钴铵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照组只给予甲钴铵.共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5.0%)(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都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更显著(P<0.05).结论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李国娟;蔡德鸿;郭慧;李晶;肖自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7例资料.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者为18例,有效者为5例,总有效率是95.8%,疗效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资料(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配合精细的护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冬病夏治”FBP方案防治小儿呼吸病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病治疗中中医“冬病夏治”FBP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病患者24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儿有17例,采用非FBP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223例,全部采用“冬病夏治”FBP方案治疗,治疗时间为2.5年,治疗期间内定期对患儿进行病情进展随访,详细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治愈208例,占比93.3%,无一例治疗无效;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0.6%,没有治愈患儿,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冬病夏治”FBP方案能够增强小儿呼吸疾病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强呼吸系统功能,是一种良好的小儿呼吸疾病防治方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书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5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2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14例消化道感染患者,1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抗生素使用、留置导尿管、气管切开与插管、机械通气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素使用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2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9例患者比较满意,9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观察组41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7例患者比较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患者感染,观察组5例患者感染,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金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恙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恙虫病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2012年五年间我院收治的64例恙虫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情况、治疗效果等,记录结果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64例恙虫病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几率与其年龄、发病至确诊时间具有密切相关性,患者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与其发生功能障碍器官个数、以及死亡情况呈正比,与其治愈率呈反比,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恙虫病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几率与其性别无关(P>0.05).结论 影响恙虫病患者预后及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是早发现、早治疗,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临床表现,结合其是否具有野外或草地接触史进行综合病情判断,并通过血清变形杆菌OXK检查结果进行确诊.

    作者:段兴均;杨宏;排云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