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观察

官德鑫;吕振江

关键词:急性炎症期, 腹腔镜, 胆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手术技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炎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方法对于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间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原因,并予以改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完成见习任务,达到育人为本.

    作者:徐艳丽;孙立克;王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影响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及分析

    静脉血标本的采集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对采血过程和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十分必要.从我国医疗机构采血质量的抽检结果来看,静脉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一特征在住院部尤为明显,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也较大,结合这些现状,如何提高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已经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影响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展开探讨.

    作者:张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中心于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选取的60例患者在实施针对性护理后,显著改善34例,改善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对其实施有效的临床观察、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睡眠指导等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对策.方法 通过对我国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的分析,发现在职业卫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来完善该项体系.结果 通过对我国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现状的分析,发现了该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使该体系更加完善.结论 只有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才能提高企业遵法、守法的意识,才能让其切实履行职业卫生疾病防治的责任,在保障企业职工的职业安全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做到企业利润与职工健康的双赢.

    作者:唐连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胸腹部手术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和分析在胸腹部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同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胸腹部手术患者200例,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100例.对对照组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 经过分析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腹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更好的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和成功.

    作者:佟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60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洛托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见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心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且药物见效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洛托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见效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NSCLC患者,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全组8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5%、43.3%、2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KP5评分、临床分期及近期疗效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放疗前KPS评分、临床分期及近期疗效对NSCLC患者的长期生存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李玉;张元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保健中心门诊儿童血钙、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保健中心门诊接收儿童的血钙与BAP情况,为佝偻病的防范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3年8月接收儿童中的120例,均严格进行血钙与BAP检测,统计并对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钙与BAP检测值,以及血钙与BAP异常检出率.结果 3~7岁儿童的血钙与BAP检测值均更佳,而0~1岁婴幼儿的两项指标检测值均较差(P<0.05);0~1岁血钙与BAP异常率均相对更高(P<0.05),3~7岁血钙与BAP异常率均更低;120例儿童血钙和BAP异常率分别为48.3%和58.3%;均比较高.结论 儿童血钙与BAP异常情况均较明显,应及时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佝偻病发生率.

    作者:卢爱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低血压对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兔模型血浆S100β和NSE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兔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不同程度低血压时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β的表达情况,探讨对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2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制成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模型,分为5组,每组5只,对照组(K组)不做任何处理,丙泊酚1组(P1组)和硝酸甘油1组(X1组)降低基础血压的10%~15%,丙泊酚2组(P2组)和硝酸甘油2组(X2组)降低基础血压的15%~20%,维持30min后恢复到基础血压.留取恢复血压后12、24h和48h的血液标本,ELISA方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和NSE.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各组S100β和NSE的表达都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组与P1组、X2组与X1组比较,各时间点S100β和NSE的表达都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与硝酸甘油组比较各时间点S100β和NSE的表达都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中度狭窄兔血压下降10%~15%和15%~20%时,血浆S100β和NSE表达增高,提示脑组织可能有损伤,并且硝酸甘油组比丙泊酚组严重.

    作者:孟永生;薛朝霞;张鹏;王春燕;方爱莉;杨春艳;凡泽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儿茶硼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30例

    目的 探讨儿茶硼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儿茶硼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硼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二次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18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病情好转,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10例患者痊愈,11例患者病情好转,9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为(4.35±0.28)d,对照组为(8.20±0.62)d;观察组1例患者二次感染,对照组3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二次感染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茶硼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能够有效患者患者的症状,保护口腔黏膜,减少二次感染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健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 对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间在我区各接种门诊进行小儿预防接种并出现不良反应的小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观察应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小儿进行处置后,全部小儿的临床症状均在5d内获得明显改善.对全部小儿进行为期半年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没有1例小儿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严重后果.结论 引发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因人而异,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进行有效应对处置以免引发严重后果,从而保证小儿的正常发育.

    作者:胡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预后差异,进行效果对比分析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显着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预后,促使患者增强治疗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华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胃镜检查术负性心理反应的产生原因和心理护理

    本文分析了胃镜检查术患者产生负性心理反应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并阐述了检查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避免或减少了胃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胃镜检查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患者对胃镜检查的依从性,使患者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消除了患者因不能耐受检查而出现的漏诊和误诊,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探析门诊护理投诉的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和分析门诊患者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 针对本院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的门诊护理投诉情况和原因开展回顾性的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有效措施.结果 两年期间2年期间共有78人次进行投诉,其中,所投诉的事实完全属实的共5件,部分属实的共73件.出现投诉的原因主要是护患沟通缺乏、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与同情心,对于患者静脉抽血技术不熟练以及患者轮候时间长等多种原因而造成.结论 护理人员要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加强沟通,提高责任意识,切实遵照操作规程执行,尽量避免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护患矛盾,从而以优质积极的服务,减少门诊患者投诉率.

    作者:高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肌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超声检查诊断技术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结合,对46例子宫肌瘤患者展开具体分析.结果 运用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诊断为子宫肌瘤的46例患者中,经过病理与手术证实,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为43例,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准确率达到了93.47%.结论 运用超声检查技术对子宫肌瘤检查诊断,具有经济、方便、快速、无创伤、无痛苦的优势,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边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探讨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素以及米非司酮对于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中孕引产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自愿终止妊娠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对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素以及米非司酮用于妊娠终止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总有效率是97.5%,而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总有效率是77.5%,观察组妊娠终止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优异,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产程,并且能够显著减少胎盘胎膜残留,临床应用并发症发生率低,妊娠物清除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姚荣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腔镜无缝合粘补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腹腔镜无缝合粘补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78例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无缝合粘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实施后,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胃肠恢复时间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无缝合粘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修补治疗,操作简便,微创,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庆干;蓝培桂;陈桂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探究医院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

    全球信息化时代,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医院实现医院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基于医院系统平台,针对医院信息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医院信息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深入的剖析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提出了医院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结果能够为医院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

    作者:孙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雷公藤多苷片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 解决雷公藤多苷片在制粒过程中粉尘飞扬大,压片操作困难,易出现松片、花斑等质量问题.方法 通过对所用辅料用量比例的调整,制粒工艺的改进,考察制得片子的外观性状、崩解时限、脆碎度等质量指标的差异.结果 增加赋形剂、润滑剂的用量,将乙醇湿法制粒改为处方中原有辅料糊精浆喷雾干燥制粒.结论 增加了片重,提高了片子的硬度,有效解决松片、花斑等质量问题.

    作者:吴叶锋;徐利剑;杨敏;王羽;俞苏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甲氨喋呤与阿维A治疗头部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对头部银屑病患者给予甲氨喋呤与阿维A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头部银屑病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在治疗期间患者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给予阿维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IFN-y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临床不良反应情况较多.结论 经临床评估发现阿维A的治疗效果优于甲氨喋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月芳;石占昆;和桂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