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预后差异,进行效果对比分析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显着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预后,促使患者增强治疗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华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腹腔镜无缝合粘补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78例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无缝合粘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实施后,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胃肠恢复时间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无缝合粘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修补治疗,操作简便,微创,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庆干;蓝培桂;陈桂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甲亢患者治疗后并发甲减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 分析120份甲亢患者资料,分别经手术治疗及131I治疗,统计其并发甲减状况.结果 经随访、分析,经手术治疗组5年后出现甲减患者有5例,占8.3%,低于131I的41例(68.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出现甲减4例,占80%,亚临床甲减1例(20%),131I组临床甲减出现35例,占85.4%,亚临床甲减6例,占14.6%.两组出现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比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有46例,有40例TSH高于正常,占87.0%; 29例出现T3低于正常;占63.0%;有33例T4低于正常,占71.7%.结论 手术治疗甲亢术后出现甲减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应用131I治疗甲亢患者发生甲减状况发生率相对较高,严格掌握指证、用量,做好长期随访工作,作出正确处理.
作者:孙慰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诊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0例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本组所有患者均例行物理治疗和抗菌素心律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已得到明显改善,78例患者已经治愈,另外2例患者合并其他症状,且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偶尔的不适,经过用药调整,症状缓解.结论 采用急诊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确切.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和分析在胸腹部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同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胸腹部手术患者200例,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100例.对对照组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 经过分析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腹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更好的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和成功.
作者:佟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分析全麻与腰麻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给予全麻,Ⅱ组患者给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各个阶段HR、MAP、pH、PaCO2、清醒时间、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气腹后20 min,Ⅰ、Ⅱ两组患者HR、MAP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所提高(P<0.05).气腹后40min,Ⅱ组HR、MAP与麻醉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但Ⅰ组与麻醉前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20min和气腹后40min,Ⅱ组PH值与麻醉前相比有所降低,PaCO2则有所提高(P<0.05),但Ⅰ组PH值、PaCO2与麻醉前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不良反应率较B组低(P<0.05);Ⅰ、Ⅱ两组术后清醒时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腰麻硬膜外麻醉相比,全麻在妇科腹腔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更优.
作者:王家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正常足月儿生后7d高胆红素血症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700例足月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的记载的临床数据.其中正常的足月儿530例,而有120例是符合了光疗指征的患者.结果 测得经皮胆红素值,发现两组胆红素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早期的经皮测定的胆红素,可以预测血清胆红素上升的程度.
作者:赵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医疗质量管理中运用PDCA原理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由不同护理人员填写的54本病例,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内的相关规定,根据我院病历书写规范做一个检查评分,成绩在80分以上为合格.结果 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各项核心制度执行的合格率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时,医院应注意提高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提高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执行力度,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疗质量,进而推动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张飚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通过对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间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原因,并予以改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完成见习任务,达到育人为本.
作者:徐艳丽;孙立克;王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给予穴位针刺疗法,B组给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C组联合以上两种方法并给予宣痹合剂外敷,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麦吉尔氏疼痛技调查表(MPQ)评分结果.结果 治疗后C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55%,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治疗后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后同一时间点,C组MPQ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B组.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地缓解患者根性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给予甲钴铵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照组只给予甲钴铵.共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5.0%)(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都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更显著(P<0.05).结论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李国娟;蔡德鸿;郭慧;李晶;肖自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胃癌根治术后的采用的护理方法和所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龙菊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茶硼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儿茶硼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硼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二次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18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病情好转,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10例患者痊愈,11例患者病情好转,9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为(4.35±0.28)d,对照组为(8.20±0.62)d;观察组1例患者二次感染,对照组3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二次感染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茶硼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能够有效患者患者的症状,保护口腔黏膜,减少二次感染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健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研究生活习惯对男性精液质量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站收治的患有不育的病人524例,将这524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4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当中分为有桑拿组、吸烟组、饮酒组以及熬夜组,它们依次为108例、98例、93例、125例,对照组采取没有饮酒、吸烟、熬夜以及桑拿的病人,对两组病人精子形态、精液浓度相比较.结果 实验组当中的熬夜组、桑拿组、饮酒组病人精液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当中的吸烟组和熬夜组病人精子向前运动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当中的吸烟组、桑拿组、饮酒组病人的精子形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精液质量受到生活习惯的影响非常巨大,因此,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男性精液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宋向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并且分析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对妊娠中期的孕妇进行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40例妊娠期在16~26周,并且由于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进行引产的孕妇的临床资料,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孕妇各20例,对照组的孕妇采用常规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观察组的孕妇则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的不同引产方法特点,比较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包括宫缩时间、产程、引产成功率等.结果 全部40例孕妇经过了不同方法的引产之后,观察组的20例孕妇全部引产成功,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的20例孕妇成功引产18例,成功率为90.0%.同时,观察组的孕妇在用药到宫缩的时间、用药到分娩的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孕妇的胎物残留、平均出血量、以及产道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结论 对于处于妊娠中期并且想要终止妊娠进行引产的孕妇应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相比较于传统的引产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引产成功几率、减少产程、减少平均出血量、降低胎儿组织物残留以及产道损伤几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伟华;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手术技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炎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方法对于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官德鑫;吕振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洛托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见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心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且药物见效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洛托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见效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咽心同治法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将71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还给予咽炎糖的中医药物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进行评价.结果 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更优,研究组患者的心悸、胸闷、胸痛及气短等临床症状的治愈率情况更为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结论 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要尽可能的寻找适宜的治疗方式,结合患者的发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咽心同治法在治疗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立;田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了解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讨论临床合理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脑膜瘤患者30例,观察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药品的种类、用药时间、用药频度、疗程、以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例脑膜瘤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平均(289±3.5)min,住院治疗时间平均(18±2.3)d,发生不良反应1例,占3.33%.28例患者使用了预防性抗菌药物,占93.33%.用药涉及5个种类42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占45.24%,包含19个品种;青霉素类药物占33.33%,包含14个品种;喹诺酮类占9.52%,包含4个品种;大环内酯类占7.14%,包含3个品种;全身抗菌药物类占4.77%,包含2个品种.DDDs总值合计12398.2.在30例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药物联用情况显示,以一联用药为主,占76.67%,二联用药7例,占23.33%.用药时间平均(15±3.6)d.结论 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基本上合理,仍然存在不规范处,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改进.
作者:何春林;陈旭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干预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诊治护理组)各34例,观察分析护理实施措施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联合干预护理组的患者在症状改善、临床治愈率等方面好于常规诊治护理,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特殊,全方位的干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利于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利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