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体系的构建

郑爱明;王志琳;乔学斌;孟国祥

关键词:危机干预, 事故预防,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并且有上升的趋势[1].笔者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工作多年,认为在高校构建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的有效途径,也是尊重生命、实现人文关怀教育思想的体现,是现代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欧阳壬官教授与我国的儿少卫生事业

    欧阳壬官教授,1915年11月出生于江苏仪征县,1940年毕业于镇江国立江苏医学院.毕业后从事短期临床工作后即返校任教,在公共卫生教研室承担卫生学的教学工作.

    作者:萧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17所中学5 098名初、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仅为63.9%,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不同,但均无统计学差异;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经和渠道从高到低依次是网络、朋友、书刊、学校教育、电视等;有7.6%(386/5 098)的中学生进行过HIV抗体检测;仅有11.6%的中学生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结论 昌平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作者:张崛;王秀云;马树波;刘红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幼儿教师对幼儿伤害的认知与干预策略

    目的 了解幼儿教师对幼儿伤害的看法与认知,探讨幼儿伤害干预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某街道5所幼儿园教师121人为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96.7%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伤害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地面湿滑、电源安装位置不合适、楼梯较陡和护栏间距过大等是幼儿伤害的环境危险因素,上下楼梯时拥挤、玩火柴或打火机、自己倒热水、在池塘边玩耍等是行为危险因素.对于伤害预防幼儿教师信心不足,认为家长不配合、不可预知的不确定因素过多等是幼儿伤害预防存在的主要困难.结论 幼儿园环境改善和对幼儿教师进行伤害预防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教育应结合相应行为理论,并与社区伤害预防相结合.

    作者:王书梅;徐文燕;张磊;邹金良;尹明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为制定农村儿童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自行设计KAP问卷,对广州市的2所小学和惠州市柏塘镇3所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营养知识、饮食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99,42.63,146.86,P值均为0.00).KAP总分各因子问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66.25,P=0.00).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知识十分缺乏,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刘焕英;胡桂崧;温爱娣;陈志云;伍思敏;孔凤婷;马金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招远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公共卫生现况分析

    近年来,全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在传染病事件中,60%以上发生在学校或托幼机构[1].为掌握招远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公共卫生设施情况以及传染病防制管理状况,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笔者于2008年5-6月对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了一次公共卫生基本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升玲;李桂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干预研究进展

    维生素A缺乏症(Vitamin A deficiency,VAD)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营养素缺乏症之一,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VAD主要发生在0~6岁儿童,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很多研究认为,VAD、亚临床VAD(SVAD)甚至轻度VAD状态都有可能对机体产生危害,增加儿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6],因此防治维生素A缺乏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鉴于补充维生素A的重要性,为寻求合适的干预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做了大量研究.然而选择何种干预措施可以获得佳效果,目前尚存在争议.现就近年来不同干预方案对预防和治疗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张娟;徐济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全国常模研制

    目的 描述全国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症状的分布特征,制定全国常模.方法 在全国9个省市的9个城市选取城乡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共22 325名学生,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评定,计算青少年学生在身心亚健康及其躯体、心理亚健康2个领域,以及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6个维度的亚健康症状数的P<,85>,P90和P<,95>.结果 男、女生躯体、心理及总体亚健康症状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躯体、心理及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表现为高中较高,初中、大学较低,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学生躯体亚健康和身心哑健康症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少年学生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哑健康状态、身心亚健康状态及其6个维度的P90的症状数高中高,初中次之,大学低.结论 可以用P90作为不同年级青少年学生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状态以及不同维度亚健康状态的划界值,作为我国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判定标准.

    作者:陶芳标;邢超;袁长江;苏静;段佳丽;窦路明;麦锦城;武丽杰;余毅震;王宏;屠春雨;姚荣英;万宇辉;齐秀玉;胡传来;郝加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焦虑及其相关性分析

    黄希庭等[1]认为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个体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的稳定特征,是一种人格特质,并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ATMD)[2].对于时间管理,Britton等[3-5]作了开创性的研究.焦虑作为一种复合性负性情绪,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16].有研究指出,时间管理本身并不能降低负性情绪,但具有一定

    作者:涂涛;王道阳;方双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北京市9所中学学生伤害危险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伤害危险行为现况,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伤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9所学校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2 017名进行集体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分别有40.8%,8.0%,3.6%,3.0%,19.8%的学生有骑车违规、步行乱穿马路、到非正规场所游泳、到非正规场所滑冰、打架等行为;9.5%的学生经常或总是遭受欺侮;分别有6.4%,13.9%.13.1%,7.4%,30.3%,4.7%的学生在上下学路上感到不安全、有孤独感、产生自杀意念、有自杀计划、产生离家意念、有离家计划.不同性别、学校类型、家庭类型的学生各种伤害危险行为有所不同.结论 防范和控制青少年伤害要针对不同人群特点.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应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作者:王俊丽;孙小芳;张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食量大5.99(4.49~7.99)、父母至少一方肥胖5.49(3.81~7.91)、进食速度过快4.97(3.41~7.25)、喜食肉及其制品3.6_4(2.69~4.93)、常吃零食3.20(1.89~5.43)、常吃甜食2.77(1.88~4.09)、活动量小2.67(1.77~4.04)、看电视时间偏长2.47(1.84~3.32)、常吃高热量食物2.28(1.79~2.89)、喜喝甜饮料2.28(1.48~3.50)、睡前进食2.16(1.50~3.12)ApoE基因变异2.12(1.43~3.14).结论 影响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除父母至少一方肥胖和肥胖相关基因变异外,其余均与行为和膳食有关,因此利用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和膳食习惯,是减少单纯性肥胖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熊琰;王莉娜;王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青少年亚健康状态与烟酒使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状态和烟酒使用的发生情况,探讨亚健康与烟酒使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哈尔滨、北京、太原、重庆、贵阳、鄂州、绍兴、广州8座城市,每座城市城乡初中(初一、初二)、城乡高中(高一、高二)及大学(大一、大二)各一所,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级,共17 62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凋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1个月内烟酒使用情况.结果 男生躯体、心理及身心亚健康相关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18.8%,27.1%,36.6%,女生为17.2%,25.7%.34.1%,男生均高于女生.近1个月青少年学生吸烟、饮酒及醉酒的检出率分别为6.8%,13.7%,1.7%,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生烟酒使用的检出率都随着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数的增加而增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亚健康状态和烟酒使用问题存在统计学关联.筛查亚健康症状或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烟酒使用的防制有积极作用.

    作者:万宇辉;陶芳标;胡传来;袁长江;齐秀玉;邢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饮用强化牛奶改善小学女生营养状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饮用强化牛奶对小学女生营养状况的影响情况,为学生饮用奶的推广实施奠定基础.方法 抽取黑龙江省密山市3所小学四年级学生30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1(每人每天饮用含钙400 mg的伊利纯牛奶250 mL)、实验组2(每人每天饮用含钙400 mg的伊利牛奶250 mL,添加维生素D8μg)和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实验时间为2005年3月1日至12月10日.于干预前后进行营养学及人体指标的各项检测.结果 膳食中总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以实验组2高,实验组1居中,对照组低.干预前后3组学生身高增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增长率实验组2高于实验组1和对照组.结论 在补充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对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单纯补充钙明显.补充牛奶可能会促进体重的增长,对身高增长影响不显著.

    作者:武天明;钟寿星;张铁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浙江省2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近期效果评估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需求以及针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的近期效果.探索高校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通过讲座、播放DVD、发放小册子、在校园张贴海报对浙江省2所高校3个学院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干预,采用同一调查问卷,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大学生性行为的变化.结果 行为干预对大学生性伴对象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干预后3个月,大学生说服性伴使用安全套的信心、不使用安全套拒绝发生性关系的信心、每次使用安全套以及打算使用时去购买安全套的信心明显上升;过去3个月有性行为的学生中,因为艾滋病/性病,去过医院或诊所的从1.1%上升到了7.2%;在曾经使用过安全套的学生中,使用安全套是为了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比例显著上升,上升幅度均达25%以上.结论 行为干预不会使大学生的性行为更为活跃.行为干预对提升大学生实施安全性行为的信心以及改变大学生就医行为和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目的等有积极效果.

    作者:马瞧勤;丛黎明;闵自强;傅利军;潘晓红;蔡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某高校大学生对医疗保险认知及满意度评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正逐渐构建各项社会保险体系,其中面向社会各阶层成员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得到了充分重视,备受国民关注.高等院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未来生产力的主力军[1],目前,高校学生医疗保险体系虽然对这一群体起着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若不予以足够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险有可能被排除在整个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之外,成为不被关注的盲点,存在逐渐边缘化的危险[2].

    作者:欧阳静;陈煜;徐岩;白思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北京西安幼儿园儿童膳食及营养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和评价北京和西安2地幼儿园儿童膳食营养状况,为幼儿合理的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双份饭菜法收集幼儿24 h内膳食情况,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幼儿24 h内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与我国推荐的每日参考摄入量标准进行比较,采用Z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除能量、钙、锌外,北京和西安幼儿园儿童24 h摄入的各种营养素均能达到参考摄入量标准的100%以上;但西安幼儿园儿童维生素A的24 h摄人量未能达到参考摄入量标准的90%.2地学龄前儿童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在年龄、地区和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0,4.2%,0,3.3%和10.0%.结论 北京和西安2地幼儿在饮食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营养不良问题较少,但营养过剩状况较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合理膳食指导.

    作者:张华明;刘爱萍;刘宝花;张桂芝;王敬军;渡边孝男;王培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某医学高校2006-2008年报考研究生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医学高校报考研究生学生的健康状况,为报考研究生学生的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06-2008年间,在某高校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 358名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体检结果(内外科、眼科、实验室检查),将不同性别进行比较.结果 尿酮体阳性检出率为3.24%,其中女生占4.04%,显著高于男生.尿中自细胞和尿潜血的检出率分别为6.19%和10.68%,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3.60%,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者占受检者的8.98%,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者占受检者的2.21%,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转氨酶高于正常值者占受检者的8.1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占受检者的4.71%,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高血压或正常高限者占受检者的3.76%,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结核和色弱者分别占受检者的0.37%和0.29%,均为男性.结论 女生需要注意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男生需要注意肝脏的保护,预防高血压,有规律锻炼身体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作者:刘艳杰;林洁;张秋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一起小学生误食木鳖子引起中毒事件分析

    2008年12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白鹤村小学报告疑似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是1起因误食木鳖子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平;裴俊;廖辉;苏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北京市中学生行为与情绪反应相关性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学生行为和情绪反应的特点,探讨行为与情绪反应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核查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市6所中学2 87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而问题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而问题行为得分显著低于高中生.女生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初中生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高中生,但消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高中生.关心、体贴别人能预测积极情绪,破坏自己的东西能预测消极情绪,撒谎或骗人能预测生活满意度.结论 中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存在一定的关系,值得关注.

    作者:安芹;贾晓明;李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唐山市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探讨DRIs在评价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现状中的应用,为进一步采取膳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2所小学选取各年级小学生634名,采用5 d膳食调查和食物摄取频率调查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对结果用DRIs进行评价.结果 学龄儿童脂肪能量来源较高,碳水化合物能量来源偏低;晚餐能量偏低,零食供能约占20%.烟酸、硒摄入充足的占85%以上;蛋白质摄人充足的占50%,但来源较好.视黄醇、核黄素、抗坏血酸、硫胺素和锌摄入不足的分别占34%,31%,21%,15%和59%.处于不足和充足之间的分别占14%,15%,27%,28%和56%.钙平均摄入量远低于AI,有30.9%的儿童钙摄人量低于AI的半数;79.7%的儿童总铁摄入量达到了AI,但来源较差.结论 应合理解释膳食摄人资料,积极改善学龄儿童的膳食结构.

    作者:唐咏梅;周会;朱骄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学生社会支持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高校大学生300名,使用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个人自尊量表和集体自尊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社会支持、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和幸福感相关显著(r=0.176~0.454,P值均<0.01);社会支持、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P<0.01),3个变量可共用解释幸福感及各维度变异的27.8%.19.7%,2.1%,9.9%.结论 社会支持、个人自尊、集体自尊是幸福感的主要预测因素.

    作者:贾绪计;王胜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