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霞;张红艳;柳继兴;栗军香;张瑞萍;李淑霞;程书珍;高丽萍
目的 探索中小学生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为防治学生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对徐州市5 264名学生用肥胖Quetelet指数法、超声诊断法和血脂检测方法 诊断肥胖、脂肪肝和血脂水平,并分析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的关系.结果 筛查出脂肪肝学生426例,与非脂肪肝组相比,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8,P<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2,P<0.05).脂肪肝组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TG,HDL,LDL)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脂肪肝的发生与TG、HDL-C、体重均有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超声诊断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增大、高脂血症有高度相关,对中小学生人群普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零陵;胥占忠;李磊;邹文芝;葛小伍;安小红;张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和人际信任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选取重庆市梁平县6所中学1 125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人际信任量表)和个别访谈法进行测评,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留守儿童的人际信任度低于非留守儿童,女生的人际信任高于男生;初二学生人际信任度高,初三居中,初一低;单亲外出打工的儿童人际信任度高于双亲外出打工的儿童;农村儿童的人际信任度高于城镇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初中留守儿童的人际信任问题值得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并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作者:谭力;赵玉芳;梁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洗手干预措施对减少幼儿罹患肠道和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效果,为探讨针对学龄儿童特点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在天津市城市及农村各随机选择4所条件相近的幼儿园,城乡幼儿园分别随机分为洗手干预组(2所)与对照组(2所),每个幼儿园随机选择2个大班,共有532名幼儿,其中干预组272人,对照组260人.对干预组所有幼儿开展洗手健康教育,记录研究期间幼儿罹患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等9种症状以及因其缺课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及洗手干预组在干预后的因病缺勤率分别为1.92%和0.53%(χ2=132.06,P<0.05,RR=0.274).农村幼儿因病缺勤率高于城市(χ2=326.72,P<0.05).城市地区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洗手干预,流感样病例(ILI)、腹泻、出疹、眼充血或流泪的患病减少幅度分别为90%,117.24%,171.67%和96.86%;农村地区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洗手干预ILI、腹泻、出疹、眼充血或流泪的患病减少幅度分别为279.71%,36.73%,104.13%和80.64%.结论 通过洗手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幼儿患肠道和急性呼吸道等疾病的缺勤率,要加强农村幼儿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董晓春;徐文体;李琳;陈静;张颖;张之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中小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并进行脆弱性分析,探讨改进方法 ,为进一步开展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学校类型分层抽样,对苏州市各校校医或安全管理负责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了173所学校.不同学校安全设施及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安全制度和培训工作普遍较差.46.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当前主要的安全管理问题是有安全制度但执行差.结论 苏州市中小学校的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有待改善,需进一步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及实施等方面的工作.
作者:沈蕙;徐勇;滕臣刚;徐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银川市示范性高中与非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银川市直属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1 19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3.8%,其中轻度、中度和严重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37.4%,6.0%和0.4%.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中,非示范性高中较示范性高中生得分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低于女生.示范性高中3个年级学生在敌对、抑郁、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平衡性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示范性高中3个年级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偏执、焦虑、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非示范性高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女生,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其他年级.
作者:马丽;辛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郴州市大学生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消除艾滋病歧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郴州市某高校870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一般知识认知程度与其对艾滋病态度或歧视相关(t=0.099,P<0.05),非传播途径知识(r=0.205,P<0.05)和诊断知识(r=0.192,P<0.05)的认知程度也与对艾滋病态度或歧视相关,而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与其对艾滋病态度无关.理科、担心自己会感染、将艾滋病与不道德行为联系的学生歧视较严重;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歧视态度现象较少;对当地艾滋病感染情况了解的越多,态度越正面,歧视现象越少.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所学专业、将艾滋病与不道德行为联系、非传播途径认知得分、诊断知识的认知得分是大学生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在大学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加强非传播途径的宣传教育,采用互动式教育方式,减少对艾滋病的歧视.
作者:贺莉萍;黄晓;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西藏民族学院藏、汉族新生的健康情况,为制定学生常见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体检方法 ,对西藏民族学院2003~2007级新生12 362名进行内科、外科、血液生化、胸部X线透视、结核菌素(PPD)试验检查.结果 藏、汉族新生年平均完全健康率分别为76.88%和88.63%,汉族新生高于藏族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年平均为8.41%,潜伏结核感染率年平均为5.28%,均为藏族高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藏族新生潜伏结核感染率、汉族新生乙肝五项及肝功能异常率逐年下降.结论 西藏民族学院汉族新生健康状况良好,藏族新生健康状况逐年好转.影响西藏民族学院新生健康的主要问题是HBV感染和结核菌感染.
作者:丁敏;赵峰仓;路娟;杨玉英;刘莉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青少年完美主义与应付方式、抑郁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完美主义量表(CFMPS)、应付方式问卷(CSQ)、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山东省2所中学的1 22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青少年的担心错误、行为的迟疑、个人标准、父母期望与抑郁、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值在0.066~0.364之间,P<0.05),前2者又与成熟型应付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值在-0.108~-0.190之间,P<0.01);条理组织与抑郁有显著负相关(r=-0.186,P<0.01),与成熟型应付方式显著正相关(r值在0.114~0.242之间,P<0.01).(2)不成熟型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在完美主义非适应性维度(CM,PS,DA,PE)与抑郁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成熟型应付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在担心错误(CM)、行为的迟疑(DA)、条理组织(OR)与抑郁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青少年的完美主义对应付方式、抑郁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应付方式在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作者:刘敏;赵富才;庄伟;贾绪计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学校食堂是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的高风险场所.2007年我国学校共发生食物中毒117起,其中74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中毒2 853人[1].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2].为保证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减少学生食物中毒发生,笔者对近10 a来某市发生的7起学校食物中毒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凤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008年9月27日9:15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县卫生局通知,忠县某农村小学出现腹泻病例几十例.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人员及时奔赴疫情现场调查处理.后经证实为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 报道如下.
作者:谈宗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幼儿园儿童家长伤害认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为社区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岳阳市城区3所幼儿园儿童的家长228名,应用问卷法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家长学历、家庭人数、父母关系、管教方式、子女数、人均月收入是家长伤害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高低直接影响家长对伤害的认知情况,同时也直接影响家长对该问题的态度.
作者:由天辉;赵新华;晏晓颖;邓晓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生育观念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知,内容包括生育的需求、动机、意愿和偏好[1].
作者:郑媛;徐乐;邹宇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佛山市禅城区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流行特点及其变化情况,为制定中学生伤害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对佛山市禅城区6所中学2196名和1932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有多种伤害相关行为的报告率呈下降趋势,包括交通违规、打架、言语暴力、躯体暴力、被强行索要财物、心情郁闷,但报告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中学生部分伤害相关行为的报告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应培养中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及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作者:邵昭明;郝元涛;叶中远;张珊珊;傅秋龙;刘瑞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建立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构建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初步构建了包括1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和18项三级指标的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二级指标包括事故指标、人员安全评价指标、设备安全评价指标、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结论 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整理出一整套可量化的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顾闻钟;徐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年级、性别和专业分布,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以目的 抽样和多级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抽取福州市大学生1 904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除在主观适应方面弱于男生外,其他方面的社会适应状况均优于男生;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普遍优于非毕业生;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不含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就业适应方面,其他年级学生(不含毕业生)的问题突出;医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普遍优于非医学生.结论 不同性别、年级及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各有特点,在进行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时,应把握不同群体特性给予不同对待.
作者:江巧瑜;许能锋;汪雪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中铅污染的情况日趋严重.由于代谢和发育的特点,儿童对铅毒性敏感度高,是铅中毒的易感群体[1].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一般人群,体内的铅主要来自食物.成人对铅的吸收率是10%~15%,而婴儿和儿童的吸收率则高达42%~53%[2].因此,遏制食品中铅的污染,是防止铅对儿童侵害,提高儿童身心健康的关键.本文对南通市小学周边食品中铅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旨在呼吁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管理,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依据.
作者:季莘;马振祥;张卫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阿坝州羌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现状及趋势,为羌族学生体质标准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按全国和四川省制订的羌族学生体质调研规范进行,将1985年与2005年调查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1985-2005年羌族学生身高、体重呈快速协调增长,20 a间,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测量指标多数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以男、女生的身高、体重指标增长尤为明显;男、女生生长发育高峰分别由13岁提前到12岁和7岁,其余测量指标增长峰值大多在12~13岁.结论 20 a来羌族学生多数形态指标呈明显快速增长,男、女生长高峰在被测指标中已出现部分年龄组前移趋势.
作者:张礼军;付海霞;陈彬;林翼;郭光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007年11月21日,上杭县稔田中学初三年级女生先后出现13例以头晕、恶心、四肢麻木、全身乏力、呼吸困难、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是1起群体性癔症发作.
作者:吴水新;阎建平;何春荣;陈衍贵;王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初中生自尊、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初中生生活质量和有效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SES)、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豫北地区2所中学27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幸福感体验女生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少,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佳,初二学生幸福感强,心理健康.成绩优秀的学生幸福感体验及心理健康都高于成绩中等生和差生.自尊、幸福感指数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高自尊和高幸福感指数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发展.结论 自尊、幸福感指数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王小新;安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现状,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分层抽样确定的4 60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安全知识的掌握好于灾害知识,其中触电防护、煤气中毒、溺水抢救知识知晓率高,分别达到24.8%,24.1%和2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普通学校、父母不经常主动告知安全知识是安全知识得分的不利因素;而女生、高年级、父亲文化程度较高、家庭年总收入较高是安全知识得分的有利因素.学生在触电防护、楼内失火逃生技能方面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91.6%和88.0%,仅有29.2%的学生报告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结论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掌握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作者:徐文;徐勇;滕臣刚;沈蕙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