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时期护理人员系统性工作激励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效果研究

陈琼芳;廖玉联;黎月英

关键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开发, 绩效考评, 护理管理研究, 护理人员
摘要: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效果,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将工作激励有步骤、有计划地融入到日常的护理人员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并实施护士和护士长工作绩效标准和业绩考评标准,设立业绩目标,根据不同业绩进行奖优罚劣,同时配以培训激励、政策激励等多维交叉激励.实施系统性工作激励4年后护士和护士长的工作业绩、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专业水平、护理人员的在职学习与实施前比较,数据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可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护理对策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常合并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慢性病变,行内镜治疗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对35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胆总管取石术的老年患者的精心护理,均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亦无与治疗有关的原有基础疾病加重的现象发生.

    作者:杨生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在心脏介入诊疗中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探讨

    在心脏介入诊疗中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并发症的减少及术后的恢复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开展整体护理,以适应心脏介入诊疗患者护理需求的变化,提高护理质量.但在市场经济、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整体护理普及深化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护理人员对开展整体护理的认识不足、人员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知识老化、整体护理制度不健全、医院健康教育组织不完善、医护协作较差等问题,本文在总结以上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转变观念、形成三阶梯的负责制、加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新排班方式、合理雇用护工缓解矛盾、完善医院健康教育系统功能、加强医护协作,以及抓住专科特点深入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等相关建议,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更好地在心脏介入诊疗中实施整体护理.

    作者:关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现代护士长在提高控制感染标准中的作用

    现代护士长在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工作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作为高级护士,她们不仅在促进患者康复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能给予临床工作人员所需的支持和帮助,解决感染控制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作者:邢沫;张卫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技巧

    为老年患者建立和维持静脉通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该文就常见问题提供相关技巧,以增加成功的选择.

    作者:刘鲁霞;程显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提高慢性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

    Barker等的一项研究显示,有相当大比例慢性病患者未能按处方服药.这种现象对病人和健康服务都有严重影响,而是一个广泛性的问题.为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护理专业人员需查明患者不按处方服药的理由.在许多情况下,患者不按处方服药的理由相对明了,而在另一些病例中则原因复杂和难以确定.

    作者:苏锡铭;张国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羊水栓塞

    自1926年第1次正式报道羊水栓塞(AFE)以来,AFE一直是分娩和产后初几小时产妇致死原因,并且是产科一个致命的、不可预防的急症.虽然急救技术发展迅速,但AFE产妇病死率仍为61%,而大部分幸存者又都存在因缺氧导致的永久性神经损害.胎儿死亡几率约为21%,50%的幸存新生儿也存在永久性神经损害.

    作者:李雪玉;黄津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评价及治疗

    很多医疗机构发现酒精依赖症呈增多趋势,其中5人就有1人因酒精戒断综合征需要治疗.采用酒精滥用筛选工具(CAGE和AUDIT)能够识别酒精滥用者,但却不能识别哪些患者需要医学监测和干预以防止因酒精戒断综合征(AWS)出现的合并症.

    作者:吴琪;江新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加入WT0引发的护理教育的思考

    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医疗和教育市场,护理教育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领域的扩大、护理需求的多元化,护理教育理念必须与国际接轨.国外护理教育起步早,已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我国目前护理专科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入世后教育市场的开放要求我国的护理教育模式必须与国际接轨,同时应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国际化人才,寻找适合我国实际的护理教育模式,推动护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作者:王婷;钟玉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肿瘤负性情感反应中的应用

    探讨新型护理模式在肿瘤负性情感反应中的作用.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到老年肿瘤病人中,观察其负性情感反应的变化.病人心理负性情感反应明显降低.整体护理模式在降低肿瘤负性情感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韩莉;张瑞玲;倪莹;杨传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退行性脊柱滑脱和椎管狭窄椎管减压侧后方融合内固定术的价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节融合一直是退行性腰椎滑脱及椎管狭窄治疗文献讨论的主题.尽管在一些少量的报道中,有些医生认为单纯减压已经足够,但是大多数作者认为侧后方内固定融合是脊柱滑脱和椎管狭窄治疗的主要方法.

    作者:李苏;王善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批量体检抽血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批量体检抽血存在病人多,时间短的特点,因此要求护理工作快捷,但在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抽血不畅、血液凝固、漏抽项目、贴错标签现象,如血常规贴成干燥试管等等问题,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抽血质量,我科对批量抽血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罗丽铭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发热门诊的应用

    临床路径(CP)是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治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它是一种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诊疗标准化方法.

    作者:黄萍;刘薇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装置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病人可能需要置入静脉导管. 此文介绍了多种血管通路装置,并阐述了选择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原则,以完全适应治疗和病人个人的需求.

    作者:王茜;徐淑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为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生活事件量表问卷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心肌梗死患者遇到的心理社会刺激强度增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艾森克个性问卷结果显示N量表评分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CL-90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各因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社会支持评定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在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作者:文若兰;廖少玲;洪贵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如何改进卫生保健质量

    未来20多年内,能否改善病人健康取决于如何提供现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不是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健康保健质量,增进病人的安全仍然是医护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

    作者:杨银玉;张育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心理因素对体外受精(IVF)患者治疗放弃率的影响

    IVF患者放弃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治疗结局.介绍了有资金保证的不孕患者心理因素对其治疗放弃率的影响,期望为医疗机构提供相关的信息,提供开展对不孕患者的心理咨询或治疗,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之更好地接受治疗,提高妊娠率.

    作者:刘锦云;张桂珍;胥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Internet与网络资源检索

    信息如同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尤其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日益增强.Internet正是由于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Internet将地球浓缩成为小小的村落,成为全世界村民均可共享的大信息基地.

    作者:张立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化疗所致口腔炎的护理及其进展

    口腔粘膜炎(oral mucositis,OM)是指口腔的炎症性和溃疡性的反映.是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OM分为0~IV级,此文就化疗所致的口腔粘膜炎的机理、主要表现、护理进行综述.口腔粘膜炎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和感染,加强口腔粘膜炎的预防和护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局部和全身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红艳;王蓓;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提倡心脏康复计划

    74岁的Catanzaro夫人曾患心肌梗死(MI);现处于康复期,她出院后需要制订一个心脏康复计划吗?除非你采取行动,否则她多半不会要求制定此计划,尽管经研究证明制定心脏康复计划会改善MI后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命质量,但只有不到半数的心脏病人会参与,妇女可能比男性更少.

    作者:罗勇;李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

    为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乳腺癌病人的宣教、放松内心意象法、给予药物治疗等,然后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乳腺癌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

    作者:陈良珠;谢忠;冯湛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