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清蓉
从一些研究中得到的证据表明,普通护士和急诊护理人员对于痴呆症病人的需求的理解并非总是正确的.这对提供给痴呆病人的护理的质量及其身心健康,同时发生的内科或外科病有主要影响.
作者:熊应菊;熊启雁;杨云;程显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监护记录单是客观反映病人病情变化的原始凭证,同时也容易成为各种医疗、护理纠纷中争论的焦点和关键的依据.
作者:赵丽萍;陈游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现代护士长在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工作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作为高级护士,她们不仅在促进患者康复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能给予临床工作人员所需的支持和帮助,解决感染控制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作者:邢沫;张卫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医疗和教育市场,护理教育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领域的扩大、护理需求的多元化,护理教育理念必须与国际接轨.国外护理教育起步早,已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我国目前护理专科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入世后教育市场的开放要求我国的护理教育模式必须与国际接轨,同时应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国际化人才,寻找适合我国实际的护理教育模式,推动护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作者:王婷;钟玉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自从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对医疗健康保健起了非常主要的作用.然而,抗生素处方使用仍是一个普遍的实际性难题,究竟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使针对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的耐药率增长保持一种低状态?
作者:陈丽霞;赖云英;张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眼化学性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高浓度酸碱化学物质所致,其致伤物质较长时间持续作用于结膜、角膜,并渗入深部组织可造成严重损伤,而且也常常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谢改荣;王惠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未来20多年内,能否改善病人健康取决于如何提供现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不是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健康保健质量,增进病人的安全仍然是医护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
作者:杨银玉;张育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总结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护理经验.对27例老年冠心病行CABG患者进行围术期整体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对老年CABG患者进行围术期整体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彦宏;王敏;王雪英;于雅杰;王秀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为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生活事件量表问卷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心肌梗死患者遇到的心理社会刺激强度增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艾森克个性问卷结果显示N量表评分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CL-90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各因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社会支持评定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在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作者:文若兰;廖少玲;洪贵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静脉输液的工具已由普通钢针、套管针、中心静脉导管发展为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作者:宋敏;赵红;乔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总结24例胸腹及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早期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何及时观察发现问题,给予护理措施.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24例胸腹及腹主动脉手术病人,手术包括: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6例;单纯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6例;腹主动脉合并其他部位(瓣膜或弓部)2例.引流液、术后血压、主要动脉分支的血供、神志、肾功能、肺功能、下肢活动、胃肠道系统、血糖是观察的重点.其中22例病人痊愈出院,2例死亡占8.3%,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1例死于内脏缺血坏死.胸腹及腹主动脉术后早期出现的问题对病人术后恢复至关重要,甚至威胁生命,术后及时准确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提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病人尽快恢复.
作者:霍春颖;王美灵;王民英;明馨;孙超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批量体检抽血存在病人多,时间短的特点,因此要求护理工作快捷,但在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抽血不畅、血液凝固、漏抽项目、贴错标签现象,如血常规贴成干燥试管等等问题,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抽血质量,我科对批量抽血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罗丽铭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很多医疗机构发现酒精依赖症呈增多趋势,其中5人就有1人因酒精戒断综合征需要治疗.采用酒精滥用筛选工具(CAGE和AUDIT)能够识别酒精滥用者,但却不能识别哪些患者需要医学监测和干预以防止因酒精戒断综合征(AWS)出现的合并症.
作者:吴琪;江新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进程的加快,医疗护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家属在整个就医进程中,用法律来衡量医院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作者:宋燕萍;刘文宏;李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阿片类药物初源于鸦片类植物,如今,大多数阿片类药物是合成品,但结构仍类似于原有的生物碱类(Karch,2003年),其被作为鸦片剂和麻醉剂,用来减轻剧痛,他们同时还具有镇静作用和催眠作用,可以作为术前药物和麻醉时的止痛剂.
作者:徐淑秀;叶红;李艳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综述了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及预防策略.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不适,基本特征为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要避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痛苦,重要的还是预防,避免长时间的极度紧张和精神负担过重,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此病的危害,防患于未然,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树立健康社会信念.
作者:王庆华;刘化侠;许红梅;杨新芳;周希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个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并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1].术后切口的疼痛让患者难以忍受,现在临床上镇痛主要应用麻醉药物,而麻醉药物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及成瘾.
作者:吴锦明;张利平;陈晓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信息如同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尤其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日益增强.Internet正是由于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Internet将地球浓缩成为小小的村落,成为全世界村民均可共享的大信息基地.
作者:张立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偏头痛通常不易诊断和治疗,其评估和治疗依个体间变化的频率、严重性、症状及失能程度而不同.取得较好疗效的偏头痛治疗方案需要对症状和个人护理方案进行系统评估.国际头痛协会(IHS)分类系统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头痛.
作者:郑冬燕;于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护理专业的发展,促进了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提高.护理学在心理、社会、情感等人类行为应用研究中,也使用了测定度量方法,即用同一标准或差异量化来表述人类生物学或社会学特征,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测定工具常使用问卷(Questionnaires),即通过访谈或填表的形式从研究对象(样本)处直接获取资料.
作者: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