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松玲;景玲;陈蓉兰;王迎
目的 探讨小于胎龄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儿童早期体格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选取的212名小于胎龄儿和对照儿童定期测量身长和体重,并计算生长速率;以个体身长别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方法筛选超重、肥胖;用标准差分(Z分)筛选4种中重度营养不良.结果 小于胎龄儿体重增长速率2岁内高于足月正常儿,身长增长速率1岁内高于足月胎龄儿;3岁内身长、体重、身长别体重Z分均值均明显低于足月胎龄儿;小于胎龄儿1,3岁时中重度营养不良率均显著高于足月正常儿(P值均<0.05).结论 小于胎龄儿体重2岁内呈现追赶生长,身长1岁内呈现追赶生长;3岁时生长水平仍落后于适于胎龄儿.
作者:严双琴;顾春丽;李晴;杜宇青;汪素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初步评价深圳市实验学校口腔健康促进活动的效果,为学校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实验学校2004年初中三年级学生中的外校转入学生(新生)与该校连读学生(本校生)的口腔健康调查和问卷调查资料,比较2组学生的龋病患病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水平.结果 本校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明显优于新生,本校生的平均龋坏牙数(0.38)显著低于新生(0.79,P=0.001),平均充填的牙数(1.25)显著高于新生(0.75,P=0.007).2组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和口腔卫生习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深圳市实验学校长期开展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梁芮;肖悦;张勇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减轻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女大学生操作考试前焦虑的影响,寻求缓解学生考前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个体化音乐干预操作考试,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测定考试焦虑.结果 实验组音乐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心理紧张主观感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比较,焦虑评分、舒张压、心率及心理紧张主观感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收缩压、呼吸及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个体化音乐干预可降低女大学生护理操作考试前焦虑.
作者:李丽娟;杨丽全;柯颖;黄琛琛;湛惠萍;吴桂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学生的营养状况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学习生活、甚至心理健康[1].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以及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疾患.为了解日照市东港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营养改善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2006年日照市东港区学生健康体检资料中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汇总,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牟善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高校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单维度工作压力量表和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对重庆市高校医院(卫生科)的医护人员53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5.43±7.13),(15.80±8.21),(35.59±9.39)分;53.6%的被试压力轻微,28.0%的被试压力较大;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P<0.01),0.341(P<0.01),0.020(P>0.05).结论 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2个维度呈正相关,尤其是工作压力可以很好地预测情感耗竭.
作者:潘文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遗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青少年身高发育状况的关系,为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青春期学生身高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绍兴市212名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对VDR基因进行PCR扩增,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以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遗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对青春期身高发育的影响.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smⅠ,Tru9Ⅰ,ApaⅠ位点基因多态性及性别、父母身高、身体状况、体育锻炼情况、睡眠状况、喜欢肉类食品、非独生子女、母亲职业等与身高发育密切相关(P值均<0.05),其中性别和父母身高可解释青少年身高总变异的71.9%,而BsmⅠ,Tru9Ⅰ,ApaⅠ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引起的变异只占身高总变异的2.8%.结论 维生素D受体基因遗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改变均会影响青少年身高发育,但单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对身高的影响是微小的.
作者:胡明月;包其郁;杨新军;沈调英;李嫱;钱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汉、藏族男女大学生对烦恼行为认知程度的差异,为大学生异性交往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选取的143名藏族和157名汉族师范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在轻浮、行为没有预期、公共场合不良仪表和举止、自大和公共场合不良习惯5类烦恼行为上汉、藏族大学生均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对前4类行为的讨厌程度显著低于女大学生,对后一类行为的讨厌程度则高于女生;在轻浮、公共场合不良仪表和举止、自大和公共场合不良个人习惯4类烦恼行为上存在民族差异.藏族大学生对这些行为的讨厌程度显著低于汉族大学生.结论 应加强师范生异性交往的礼仪教育和道德教育.
作者:阎晓军;常丹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及相关认知,为高校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一~三年级大学生1875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比例(3.1%)低于男性(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比例(65.3%)高于男性(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比例为7.%,男生(10.3%)明显高于女生(4.5%)(P=0.000),其中二级学院学生发生比例(11.5%)明显高于普通本科(5.5%)(P=0.000);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30.0%的性伴侣数超过2个,6.0%的人曾与陌生人发生过性关系,67.7%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发生;44.4%的学生认为发生性行为是爱情需要,36.2%的男生为生理需要.在发生性行为时,从未用过安全套者占16.2%,不方便获得的原因是购买不方便和不好意思买(48.5%),而使用安全套的主要目的是用于避孕(91.8%).结论 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多性伴、性交易、从不使用安全套等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
作者:张合喜;张国富;梁淑英;顾颜胜;轩志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3d 24h回顾法,调查浙江省1196名贫困学龄儿童的膳食摄入情况,并测量身高、体重.结果 与推荐摄入量相比,学龄儿童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钙、锌摄入偏低;奶类和水果的消费率及摄入量低,蔬菜摄入量低,豆类消费率低.结论 应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营养教育,开展营养干预,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黄李春;丁钢强;何升良;楼晓明;章荣华;韩关根;方跃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小异源二聚体伙伴基因(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 gene,SHP)多态性与出生体重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检测SHP基因的SNP位点rs7504多态性.方法 采用DNA鉴定393对双生子(其中单卵双生子256对,二卵双生子137对)卵型,问卷询问出生体重,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衡量胰岛素敏感性,PCR-RFLP检测SHP基因SNP位点rs7504多态性,非参数连锁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出生体重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双生子人群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4.9%,14.1%和1.0%.状态一致(identity by state,IBS)为2时双生子同胞间血糖和HOMA-IR组内相关系数大于IBS为1时;携带C突变等位基因者BMI、血糖和出生体重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HP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及出生体重有关,作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天娇;季成叶;王莹;李秀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学生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为控制肺结核病在学校中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马鞍山市2007年中考、高考学生体检中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和3a前该批学生PPD检查结果以及随后的预防性治疗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PPD试验总阳性率为11.07%,强阳性率为5.12%.强阳性率和总阳性率均为大学新生>高一学生>初一学生.PPD试验强阳性学生自愿接受预防性治疗率为14.54%.3 a后体检,未经预防性治疗的PPD试验阳性学生肺结核检出率为5.08%,经过预防性治疗的 强阳性学生肺结核检出率为0.结论 应加强PPD强阳性学生的预防性治疗,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爆发流行.
作者:张书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不但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而且对智力、体力及免疫功能均可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贫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歙县地处皖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活水平相对偏低,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尤显迫切.为掌握该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发病规律,以便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更好地指导和改进学校的体育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对2002-2006年歙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宏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解中专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笔者采用SCL-90对合肥市某中等职业学校的249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玉;方向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体格发育的影响,比较男女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方法 以上海市某大学学生2524名(男生838名,女生1686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城乡、纬度、海拔、气温及降水量与体格发育的关系.结果 与纬度、气温及降水量相比,城乡因素及人均收入对男女体格发育造成的差异要大;城乡因素及人均收入对身高、体重及BMI产生的影响男性大于女性;纬度、气温及降水量对体重及BMI产生的影响男性大于女性,但在身高方面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自然环境因素对男女体格发育影响相比,社会经济因素对男性的体格影响比女性大.
作者:尹小俭;季成叶;李世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特点及其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离职倾向和工作倦怠量表对茂名市83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教师的离职倾向从整体上看还未达到中等水平,分别有39.3%和22.5%的教师存在中等和高的离职倾向;小学和初中教师的离职倾向高于高中教师;教龄21 a以上教师的离职倾向低,显著低于其他教龄的教师,教龄1~5 a的教师离职倾向高;教师的情绪衰竭和疏离感程度越严重,离职倾向越高.结论 工作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疏离感与离职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李志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国内外有一些关于纸张底色与近视关联的研究旨在反思纸张漂白对于视功能的影响[1-9].在医学范畴内,国外的研究较为有限,且仅限于理论上的探讨,认为不同色纸所提供的调节刺激量不同[1].
作者:李成芝;王智勇;韩姝坤;赵连;张峰;董纪福;高辽平;王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广西三江侗族中小学生的营养现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营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三江侗族2021名7~16岁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1.08%,超重、肥胖率为4.54%;营养不良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中学生明显高于小学生.结论 三江侗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现象并存,营养干预重点应在青春发育中晚期.
作者:黄大元;徐林;李松峰;周丽宁;龚继春;邓琼英;魏博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初中生的营养状况、血脂水平及其相互关系,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营养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南宁市市区和农村2所中学共271名初中生,分别对其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血脂测定和分析.结果 与我国RNI相比,南宁市初中生能量摄入较低,脂肪摄入占能量比例偏高,体型以正常和消瘦为主.城市学生在能量和产能营养素摄入、BMI、腰围、肥胖率、TC 和TG值方面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而消瘦率则明显低于农村学生;男生腰围高于女生,血清TC和HDL-C值则低于女生.血清TC,TG和HDL-C平均值分别为(4.88±0.86),(1.16±0.51)和(1.3l±0.25)mmol/L,其中代异常率高,为29%;超重与肥胖者血清TG值明显高于体型正常和消瘦者,BMI和血脂TG水平之间有明显正相关.结论 南宁市初中生存在低能量高脂肪的营养模式,体型偏瘦,血脂异常率较高,营养状况整体一般.
作者:鲁力;刘军;肖德强;阮青;黄柯;廖敏;吴珊芸;秦秋兰;孙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超重、肥胖对北京地区青少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全面评价体重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地区13~16岁初中学生505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 肥胖组较正常和超重组表现出更多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男生在伙伴关系上得分与正常组男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女生在伙伴关系和总的社会适应部分得分与正常组女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随超重的出现,男女青少年都表现出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女生社交问题更明显,需全面加强心理辅导.
作者:徐轶群;季成叶;马军;李月芳;李勇;何忠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从胎儿期到儿童早期,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使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生长过快(巨大儿),出生后生长迟缓、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快,脂肪重积聚(adiposity rebound)时间早.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