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8年心血管介入治疗年度盘点

戴宇翔;葛均波

关键词:
摘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现将2018年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可能改变目前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和亮点研究回顾如下.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时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双联抗血小板(DAPT)时程一直都是争论的热点.虽然持续时间更长有助于降低缺血事件风险,但会增加主要出血事件风险.与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相比,新一代DES的支架血栓形成风险更低.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踏步前进的疼痛学科——2018年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大事记

    2018年对疼痛学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贯彻落实中华医学会的整体部署,跟随中华医学会的领导方向,团结疼痛学科工作者,传播疼痛学科科学知识,弘扬医学道德,崇尚社会正义.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以推动疼痛学科发展为己任,团结协作,整合运用学会资源;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参与医学科普和义诊等社会活动;积极促进国内学科交流及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的引领和指导下,2018年疼痛学科取得了长足进步.

    作者:马柯;刘延青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2018年睡眠与认知研究进展回顾

    睡眠脑功能一直以来都是睡眠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研究成果颇为丰硕.随着睡眠研究的快速推进,睡眠结构、睡眠时相、睡眠障碍等主题与认知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细化和深入.2018年,睡眠与认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本文拟就睡眠与认知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睡眠障碍干预等部分重要成果进行简单概述.

    作者:朱春燕;汪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脑血管病诊治中的过错防范建议

    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病种,也是发生医疗纠纷常见的病种.脑血管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二者在处理上有明显的不同;若脑出血按脑梗塞处理或脑梗塞按脑出血处理,均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查体、正确的影像学判读和适当的检验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尽快明确诊断、尽快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及时的医患沟通、充分的病情告知,有利于尽可能减少纠纷的发生.

    作者:潘速跃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创新手术技术为毁损性创面患者重建美丽人生——记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毁损性创面修复重建关键技术及策略研究”

    毁损性创面是指严重烧创伤造成大范围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并导致血管、肌腱、神经、肌肉、骨骼等深部重要组织裸露或损伤的一类创面,其感染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是烧创伤救治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的胡大海教授带领的团队围绕毁损性创面救治中的急救处理、创面修复、结构重建、功能康复四个关键环节,创建系列关键救治技术,降低毁损性创面感染发生率,提高创面修复成功率,提升功能重建质量,显著推动了毁损性创面救治理念和治疗手段的进步,解决了该专业领域关键性、共性难题,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毁损性创面修复重建关键技术及策略研究”荣获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作者:韩静;左舒颖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2018年生殖医学进展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8年,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40周年,也是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30周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在国内外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在ART成功率稳步提升的前提下,ART又有更多的新进展.本文仅对2018年生殖医学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简要回顾总结.

    作者:孙莹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2018年心血管介入治疗年度盘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现将2018年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可能改变目前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和亮点研究回顾如下.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时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双联抗血小板(DAPT)时程一直都是争论的热点.虽然持续时间更长有助于降低缺血事件风险,但会增加主要出血事件风险.与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相比,新一代DES的支架血栓形成风险更低.

    作者:戴宇翔;葛均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颠覆式创新奥秘探究医疗改革的宏伟蓝图

    《创新者的处方: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医疗》为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颠覆式创新之父、美国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等耗费10年精力的经典之作.本书采用了哈佛商学院在20年研究中总结出的、在各行业实践中获得成功的管理创新经验,把颠覆式创新理念引入美国医疗行业研究.作者立意高远,思路清晰,诊断精准,指导明晰,为远远称不上健康的医疗保健体系开出了一剂强效良药.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做科研“较真”,做医生“用心”——访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胡大海教授

    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胡大海教授团队荣获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此科研项目持续10余载,在胡大海教授的带领下,整个团队遇到了诸多临床疑难问题,他们如何一一攻克难关?遇到失败的时候,他们是凭借怎样的精神坚持下来?为此,本报记者有幸采访了该项目的负责人胡大海教授,让他带领我们一同回顾这一段充满挑战的科研历程.

    作者:陈小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2018年胃癌诊治研究进展回顾

    2018年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显示,当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中,胃癌占5.7%,居第6位;因癌症死亡的病例中,胃癌占8.2%,居第2位.我国是胃癌大国,尽管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下降,但是其绝对数目仍然很大,胃癌诊疗任重而道远.本文旨在对2018年胃癌诊疗的新进展进行梳理介绍.

    作者:潘四维;陈青川;安雯;王鹏亮;徐惠绵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