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王淑敏;孙远
目的 了解全国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态度、技能及行为,全面认识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的现况,为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国26个省市采用2阶段整群抽样法,共调查中小学校153所,接受调查学生共计8 008名.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的水平发展不平衡,呈现省际间差别,性别、年级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而对健康的态度与知识水平间存在交互作用.学生在健康生活方式与心理调节能力方面亟需提高.结论 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力度和管理,将学校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疾病预防策略.
作者:余小鸣;张芯;杨土保;王书梅;朱广荣;石晓燕;柴海鹰;周绍英;张兵;王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江苏省无锡市目前在校大中小学生有90余万.且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学校内部管理出现了许多改革,给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为此,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笔者就无锡市应对出现的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简述如下.
作者:黄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学校周边食品及餐饮行业的卫生状况,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员工食品卫生安全,笔者于2005年10月对山东省微山县21所学校周边的食品及餐饮单位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
作者:杜希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南汇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指导和改善南汇区学校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汇区中小学校各3所,对所抽学校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2005年学生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2001年; 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而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 中学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 而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高于中学生;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结论 南汇区中小学生营养失衡问题明显增加,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作者:沈晓青;钟亚;沈惠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学生中ALT异常的现状,了解肥胖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为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北京西城区2005年全体初三年级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ALT和HBsAg,用χ2检验、等级相关分析超重、肥胖与ALT异常的关系.结果 超重、肥胖率男生为24.57%,女生为13.0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ALT异常检出率男生为1.14%,女生为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异常检出率正常体重学生中为0.25%,超重、肥胖学生中分别为0.78%和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异常者的ALT值与其BMI值呈正相关(r=0.979,P<0.005).结论 肥胖、超重学生ALT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提示超重、肥胖与ALT异常密切相关.
作者:张亚娟;王俊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学校群体性肥胖控制干预活动的同时,对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预,评价此种干预对家长相关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4城市4所小学全体三、四年级学生家长中,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途径进行肥胖控制的教育和知识渗透,并进行干预前后问卷调查.干预时间为1 a.结果 分别有88.4%和83.6%的家长认识到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和糖尿病,家长认识到合理饮食是控制体重或有效减肥措施的比例从61.1%上升到84.7%,家长对膳食平衡宝塔、洋快餐的正确认知分别从干预前的1.2%和1.4%提高到27.6%和24.0%(P值均<0.01),98.6%的家长认为有责任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99.3%的家长愿意在生活中运用营养知识,每周吃油炸食品控制在2次以下、每天吃多种蔬菜的家长比例分别从干预前的49.8%和48.7%提高到91.0%和82.4%(P值均<0.01).31.1%的家长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较干预前提高了18.9%(P<0.01);很少或不带孩子去吃洋快餐、经常和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的家长为43.5%和56.4%.结论 1 a的干预有效提高了家长对肥胖控制的相关认知和行为.家长在膳食、运动方面的变化以及对孩子的支持和帮助也将进一步促进学生肥胖的控制.
作者:吕书红;田本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护校学生生命质量状况,为改进教学、培养合格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438名中等职业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生命质量健康测评.结果 被调查对象在生理健康方面,总体健康分值低,生理功能分值高;在精神健康方面活力分值低,社会功能分值高.除在总体健康方面,农村学生自我评价高于城市学生外,其余各方面均无城乡差异.结论 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护校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减轻学习压力,加强职业形势教育十分重要.
作者:王富珍;徐琪安;郑京明;李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北京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AIDS)、性病(STDs)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为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北京市13所高校的2 173名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并由他们对大学生实施同伴教育.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评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 6.9%的大学生有过性交行为.干预后,大学生对生殖健康、AIDS/STDs知识的得分从(35.2±5.3)分提高到(40.9±5.1)分(P<0.05);男、女学生AIDS知识知晓率分别增加了10.0%和10.8%,STDs知识知晓率分别增加了9.8%和10.0%,对AIDS/STDs病人的态度也随AIDS/STDs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结论 同伴教育适用于大学生,近期效果明显,可以在大学生中继续推广.
作者:刘宝花;王培玉;吕姿之;张桂芝;张华明;钮文异;高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万州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变化规律,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995年全国6~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对万州城区2001-2005年中小学生进行评价.结果 2001-2005年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6.11%,27.42%,22.32%,22.62和22.22%,学生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47.73,P<0.05);2001-2005年学生肥胖率分别为6.89%,7.44%,8.47%,7.96%和7.45%,学生肥胖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χ2=19.69,P<0.05).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小学生肥胖率高于中学生.结论 万州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理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作者:王万陵;李英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初中学生学习成绩与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6所中学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及经济状况、心理压力等不同状态的学生学习成绩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学生学习成绩与社会心理卫生状况有密切关系,家庭和学校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作者:刘庆敏;项海青;裘欣;陈仁华;李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要求,对甘肃省6~22岁汉族城、乡男女学生10 897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200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进行学生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2005年甘肃省汉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98%,较低体重检出率为50.27%,肥胖检出率为5.34%;乡村学生较低体重检出率高于城市学生(P<0.01),城市学生肥胖检出率均高于乡村学生(P<0.01)男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1).结论 甘肃省汉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应加强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作者:杲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儿童双能X线吸收法与生物电阻抗法身体成分结果,为儿童体成分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 选择7~15岁体重正常儿童180名,每性别、年龄组约10名,分别采用DEXA和BIA测定身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成分及骨矿含量,分析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7~15岁儿童肌肉组织、骨矿含量、脂肪组织和脂肪百分比BIA与DEXA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除个别年龄段的个别指标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年龄组女生脂肪组织和脂肪百分比测量值相关系数均高于男生.BIA与DEXA脂肪百分比测量结果的平均差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男生差值标准差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生相对稳定.Bland-Altman图分析男生BIA与DEXA脂肪百分比结果的一致性限男生为-7.6%~12.6%,女生为-3.2%~10.4%.男、女生BIA得出的非脂肪组织指数(FFMI)大于DEXA结果,差值在2.0以内,男生有随脂肪百分比含量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女生20%~30%脂肪百分比组差值小.结论 儿童BIA与DEXA身体成分测量值相关性好.BIA与DEXA相比,可低估脂肪组织含量和脂肪百分比,高估肌肉组织含量和骨矿含量.
作者:马军;冯宁;阿布都艾尼·吾布力;张世伟;潘勇平;黄永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人类肥胖是遗传、环境和饮食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性肥胖主要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对人群进行基因多态性筛选,发现肥胖的易感基因已成为当前肥胖研究的热点.目前己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易感基因从功能上主要分为3类: 影响能量摄入的基因、影响能量消耗的基因、影响脂肪细胞储存脂肪的基因等.
作者:李芹;徐济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高铅血症的现况,探讨高铅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1 75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儿童高铅血症检出率为5.18%.儿童血铅受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是否常吃爆米花和皮蛋、幼儿园与马路的距离、从事铅暴露职业的父母习惯、儿童年龄以及家庭装修等因素影响.结论 儿童高铅血症受其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应开展血铅筛查,早期发现血铅异常儿童,尽可能减少高铅血症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作者:刘慧燕;陈开明;孙春阳;王小毛;刘怀丽;张红卫;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生长与健康队列研究(Amsterdam Growth and Health Longitudinal Study, AGAHLS)是从1977年开始,2000年进行了近一次的测量和评价,围绕着这个队列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代谢综合征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探讨了疾病的早期起源.AGAHLS是20世纪下半叶重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之一.
作者:赵媛媛;陶芳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揭示舟山市学校中可能存在的引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潜在危害因素,在学校食堂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过程中,针对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笔者对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城乡中心小学以上的69家食堂进行了调查.
作者:沈永康;郑善军;俞惠飞;徐孝波;陈圣安;张玲亚;郑叶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加,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处于青春期的职业中专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承受着就业竞争的压力,有些学生还要承受经济、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为了解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临沂市某职业中专1 64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心理干预方案,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观察其前后的变化,以探讨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有效性.
作者:朱莲;秦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流动人口1.2亿,其中农民工的学龄子女估计有240万~360万.为了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6部委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从政策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求学的难题,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仍然突出.为了解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通过家访、学生访谈、书面调查、心理测量等方式对重庆市某小学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双鸭山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现况,以便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年11-12月对44所体检监测学校学生的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德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学生常见病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其生长发育乃至成年后的健康也将产生影响.为了解海南州藏族中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情况和藏族中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以便进一步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笔者于2002年始对某民族中学学生进行了常见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万措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