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创治疗

蔡守旺

关键词:
摘要:根据新的胰腺炎国际共识——2012年亚特兰大修订版显示,急性胰腺炎按病理学角度分为间质水肿型和坏死型.坏死型胰腺炎患者中很多会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伴随着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大幅度增加.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脑(膜)炎的精准医学的诊断研究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病原体的感染导致,也可因癌细胞的浸润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症等.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进一步出现癫痫、抽搐及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根据Lancet2015年报道,仅2013年,全球约有7.73万人死于脑(膜)炎,病死率为1.1/10万.

    作者:赵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干燥综合征免疫遗传学的新认识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全球范围的患病率高达0.5%~1.5%,中国为0.29% ~ 0.77%.SS以累及涎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特征,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证据支持环境、遗传等多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导致发病.

    作者:陈华;张奉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心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人体心脏和血管的急、慢性疾病的统称,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密切.本文主要针对心房颤动(房颤)与认知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心衰)与认知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3个方面予以阐述.

    作者:罗本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践行新医改 惠民不停步——访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叶长江院长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坐落在湖北首强、亚洲体操之乡、鱼米之乡、文化之乡——湖北省仙桃市.该院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等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全市医疗技术指导中心、交通事故联动救治中心,也是全国首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曾先后荣获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强医院等荣誉称号.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怎样的智慧和辛劳,在医院建设和基层公立医院改革上又有哪些经验?本报记者特地走访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叶长江.

    作者:刘浩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创治疗

    根据新的胰腺炎国际共识——2012年亚特兰大修订版显示,急性胰腺炎按病理学角度分为间质水肿型和坏死型.坏死型胰腺炎患者中很多会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伴随着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大幅度增加.

    作者:蔡守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九年磨一剑 谱写骨科医院华章——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蔡道章教授

    2007年,只有150张床位、190多名员工的企业医院——广州邮电医院,整体改制移交给南方医科大学管理,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医三院).从此,南医三院砥砺前行,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人才队伍从弱到强,医院规模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长为一所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也是国内首个省级骨科学高等学府、医疗中心和研究培训基地.

    作者:黄美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现状和未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院内病死率出现大幅下降.然而,ChinaPEACE急性心肌梗死回顾性研究却显示,与2001年相比,2006年和201 1年的急性心肌梗死院内病死率并无显著改善.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后蕴藏着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结为“做得少”和“做得差”两方面.“做得少”体现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率低.有数据显示,每年70万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接受急诊PCI的患者仅占5%.“做得差”折射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延误问题.

    作者:霍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10年回首——抑郁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抑郁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全球神经科学研究前沿和世界关注的焦点.笔者项目组在1项国家“973”项目、1项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以及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十多年来积极研究抑郁症新的发病机制,探索抑郁症客观临床诊断方法,并取得了系列成果.

    作者:谢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解读2016年EULAR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建议

    类风湿关节炎(RA)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28%,患病人数达400多万,缓解率仅为8.6%,提示国内在RA治疗策略和方法上仍需进一步提高.2016年6月,在伦敦举行的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年会上发布了新的RA治疗建议,笔者参与了治疗建议的制定过程中的讨论及修订,对国际上本病的治疗策略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争议有较多的了解.任伺诊疗指南和共识均有其局限性,而专家建议并非对每一个患者均适用.希望通过本文对EULR新RA治疗建议进行解读,对国内RA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作者:栗占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第36期刊登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本报讯(记者雍伟哲)《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第36期在“标准与规范”栏目,刊登了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与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共同组织制定的“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雍伟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借亚太盛会强劲东风展中国风湿病学新貌——第十八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召开

    9月26-29日,第十八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大会(APLAR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菲律宾、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1 0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以及3000多名国内外风湿免疫领域专家和医务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风湿免疫疾病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话题.

    作者:张广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首创胸腹诊治模式打造临床营养中心——访中山大学附属六医院副院长彭俊生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六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保健等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洼医院.该院的食管胃肠外科是我国首个食管胃肠专科,彭俊生副院长作为中山六院食管胃肠外科的领头人,将临床营养支持的理念贯穿胃肠外科疾病围手术期,通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耐受力,结合微创手术,显著提高了胃肠手术疗效.他在岗位上秉承“精于业、进于心、诚于教”的理念,为中山六院的医教研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医疗界同道的充分认可和患者的广泛好评,“中山大学名医”的荣誉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作者:黄美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PROOF研究中国患者数据解读

    研究背景一项为期5年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PROOF)提供了464例中国患者的基线数据以及与国际研究数据的比较.PROOF研究由艾伯维公司发起,中国10家医院的风湿科医生参加该研究,主要探索中轴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疾病负担.

    作者:黄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心力衰竭治疗的关注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发病率逐渐增多.心衰是老年常见病,老年患者不仅心衰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文献报道显示,并发症发生率为13%~22%不等,通常为多个并发症共存,平均为5个左右.我国51.3%的老年心衰患者需每日服药,18.7%的患者每日需服用3种药物,2.5%每日需服药物种类>6种,而每日服用10种以上药物的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24%.

    作者:卢永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新进展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已在金秋9月的广州成功落下帷幕.在会议期间,为了方便更多的神经科医生了解国内外阿尔茨海默病(AD)的新研究进展,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为会议服务,丹麦灵北公司坚持学术优先理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大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将交流现场部分精彩内容进行分享,以期引发更多临床思考.

    作者:邢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国骨关节炎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骨关节炎(OA)是常见的关节炎,在我国患者人数达2亿之多,居所有疾病致残原因第二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及国民经济的发展.2015年国际骨关节炎会议(OARSI2015)总结了OA近20年的十大进展,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OA被认为是一个全关节的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OA与传统的退化和老化不同,与炎症、代谢、免疫密切相关.OA的靶器官不仅仅在软骨,同样也可以累及到滑膜、软骨下骨和肌腱端炎,具有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骨质疏松症(OP)等相似的病理过程,所以OA的病理过程极其复杂,甚至超过R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绝不是人们平时所认为的一种简单疾病.

    作者:张志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生物可降解支架(BRS)可以通过完全降解而实现血管功能的恢复、降低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为患者未来可能需要的诊治方案留下了更多的选择空间.BRS不仅仅是材料技术的探索,更多的是一种治疗理念的革新,将引领我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入新时代.

    作者:沈雳;葛均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芪参益气:保护心脏功能防治心力衰竭

    据统计,中国至少有1000万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在过去十年中,心衰病死率增加了6倍.心衰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严重心衰患者1年病死率达到40%~50%,轻到中度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是15%~25%.在心脏病患者中,一半终死于心衰.

    作者:张鸿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抓党建促医鉴”活动成功举行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国科协和中华医学会的“党建强会”战略,促进医学会鉴定体系不断完善、鉴定质量不断提高,中华医学会第三党支部联合贵州省医学会党支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于9月24日在遵义举办了“抓党建促医鉴”活动.本次活动是落实中华医学会“党建强会”战略的一项具体行动,也是中国科协“党建强会”的资助项目.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副会长苏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医学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朱光成到会致辞,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医学会的53名党员代表参加.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第三党支部书记、医鉴办副主任李国红主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抑郁障碍与神经认知障碍的再认识

    抑郁障碍和神经认知障碍是常见的临床情况,尤其见于老年人群.近年来,对两者间的关系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为认识和防治神经认知障碍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方向.抑郁障碍是神经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早期的研究,包括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抑郁症状是社区老年人群发生重性神经认知障碍(即传统意义的痴呆)的危险因素,与无抑郁者相比,发生阿尔兹海默病(AD)的比数比(OR)为1.39.对相关研究的系统回顾也显示抑郁是发生重性神经认知障碍,特别是AD的危险因素(OR=1.90).

    作者:李焰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