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记忆合金骨卡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56例临床分析

彭付林;万剑;刘国钧

关键词:股骨, 交锁髓内钉, 手术, 骨折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股骨髁上长节段骨折科学高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股骨髁上长节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也就是利用95髁钢板,再加上动力髁螺钉等工具进行固定手术的治疗.另外的治疗组采取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记忆合金骨卡环进行治疗,后观察和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56例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主钉很完整,没有出现断裂、弯曲等现象.结论 采取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记忆合金骨卡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可以减少卧床的时间,在短期内可以自由活动,安全高效,值得广泛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分析

    目的 通过本次的临床护理研究,探讨和分析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以该院在2010年-2012年接诊的200例宫颈糜烂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将200例患者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方法上采取激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方法上则采取红外光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对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在本次的临床护理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经一次治疗痊愈的患者有93例,占93%;而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经一次治疗痊愈的患者有72例,占72%.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结果比对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个组别在手术过程出血现象的发生率的对比结果中,实验组发生出血现象的患者有3例,占3%,对照组发生出血现象的患者有22例,占22%,实验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个组别患者的术中出血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个组别在术中出现腹痛以及阴道内热刺痛的结果对比中,实验组有4例患者出现腹痛以及引导内热刺痛,占4%,对照组有21例,占2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别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经过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分析,总结红外光在治疗宫颈糜烂上具有显著效果,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值得普及和推广.

    作者:刘璐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方法与疗效,为临床给药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随机方法选取自2009-2012年年间来我院救治的11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根据入院时间与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56例单纯行西医治疗的患儿分为对照组,治疗内容包括静养、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支持、抗惊厥给药、退热降温等,余下56例患者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还给予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 mL的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将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而对照组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病症的疗效要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该方法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庞善坤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祖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皮祖细胞(即EPCs)以及C-反应蛋白(即hsCRP)的变化.方法 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例,其中23例急性心肌梗死(A组),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并选择同期行冠脉造影并排除冠心病的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EPCs计数以及hsCRP浓度检测.结果 A组和B组外周血中的EPCs数量以及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组均显著高于B组;EPCs数量与hsCR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的EPCs数量以及hsCRP浓度均显著增加,主要是由于炎症因子激活骨髓干细胞,并使其分化成为EPCs后参与血管修复所致.

    作者:王英华;董元宝;韩永刚;孙长虹;于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先天性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排尿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排尿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行尿道下裂手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排尿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发生尿道瘘2例,常规组患者发生尿道瘘5例,术后感染2例,局部缺血1例,干预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显示干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排尿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龙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老年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50~65周岁,40例;B组为66~75周岁,2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A组40例老年患者中,恢复良好为25例,轻残为3例,重残为3例,死亡为9例;B组20例老年患者中,恢复良好为8例,轻残为2例,重残为4例,死亡为6例;两组患者治疗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年龄越大,其有效预后性则越差,并且生存率明显降低,因此需根据患者创伤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试论72例乳腺积乳囊肿患者临床手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和分析乳腺积乳囊肿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9年11月-2012年8月收治的乳腺积乳囊肿患者共72例,对于伴随有乳疼痛患者,或是存在局部压痛或着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先当运用抗生素或者进行理疗,待患者疼痛减轻,其淋巴结变小或者消失以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标本在冰冻以后都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患者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均属于乳腺积乳囊肿,对于伴随有乳疼痛患者,或是存在局部压痛或着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先当运用抗生素或者进行理疗,待患者疼痛减轻,其淋巴结变小或者消失以后.进行外壳手术治疗,共有46例进行进行肿物切除,有26例进行了区段切除,患者切除的标本手术以后都进行病理检查.结论 对于乳腺积乳囊肿患者应当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前处理,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郭玉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针刺加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70例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吞咽训练组)和对照组(吞咽训练组),以洼田饮水试验作为吞咽功能评价标准,治疗20 d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吞咽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3.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吞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骨折病人石膏固定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对骨折病人石膏固定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该院采取石膏同定法治疗的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的32例患石膏固定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护理干预;对照组的32例患者不进行临床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折石膏固定患者进行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作者:黄爱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收治的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为44例,占88.00%;显效患者为6例,占12.00%;没有无效的患者;49例患者对治疗满意,患者满意率为98.00%;患者的平均费用为(2.24±0.63)元.对照组5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为48例,占56.00%;显效患者为10例,占20.00%;无效患者为12例,占24.00%;41例患者对治疗满意,患者满意率为82.00%;患者的平均费用为(10.52±0.59)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的平均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患者的治疗费用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现行食品安全法规中对食物营养规定的问题分析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规中对食物营养的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食物营养在其不断发展中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食物营养与饮食营养均衡可以有效的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同食品卫生一样,食物营养作为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为了更好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可行性,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规中的食物营养规定部分尚存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概括出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中对食物营养规范中的一些不足.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5例确诊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进行血常规检查,对其采用不等量的羟基脲进行治疗,密切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口服化疗药是目前治疗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常用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脾脏肿大及外周血WBC水平.结论 羟基脲是目前主要的化疗药物,可对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

    作者:牛国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特纳综合征一例诊治体会

    特纳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性染色体整体或部分缺失所引发的疾病.身材矮小或是其生长速度较常人落后、先天性肾结构异常、甲状腺功能先天减低是主体症状.该院接诊并确诊了1名有先天性肾结构异常合并亚甲减病史患儿,确诊其为特纳综合征,为其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使其生理性身高生长得以恢复.由此得出特纳综合征的诊断思路应敏感清晰,以尽早确诊而实施对症治疗.

    作者:黄向阳;张琼慧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软骨、脂肪、神经等多种细胞,易分离,遗传背景相对稳定,可在体外大量扩增,体内植入反应较弱,为肝硬化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BM-MSCs定向分化条件和纯化技术等研究的不断深入,BM-MSCs作为基因和细胞治疗将在临床安全有效的应用.本组探究则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以此为提高肝脏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李益飞;牟晓洲;项春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产后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01月收治的16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30 min和2h的出血量、第三产程的时间以及产后出血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产后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萌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针对肺癌护理的研究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这种疾病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此对肺癌病人的积极治疗和护理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护理至关重要.护理的方法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和生活护理.护理能够为了全方位地提高病人的身体状况,让病人的病情得以缓解,使病人得到较快的康复,让病人的生命得到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本文将围绕着针对肺癌护理的方法和意义进行研究和讨论.

    作者:滕绪莉;柏凤云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探析

    目的 对应用红外照射技术对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症状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研究.方法 抽取46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症状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3例,两组均接受负压引流治疗.在负压引流基础上采用碘伏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红外照射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切口脂肪液化病情消失时间、切口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停止治疗后切口脂肪化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应用红外照射技术对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症状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尹玉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27例(采用常规治疗+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与对照组27例(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在两组接受治疗2周后,对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对比,观察组病人与对照组病人在接受了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副作用少,且疗效佳,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情况.

    作者:盘锡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比较臭氧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

    目的 比较臭氧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宫颈糜烂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2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微波治疗组和臭氧治疗组,并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微波组的治愈率为92.4%,臭氧组的治愈率为66.7%,和臭氧组相比,微波组患者的治愈率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组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现象,臭氧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现象,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优于臭氧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荣春;张立琴;郑庆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鼻内窥镜下鼻窦电凝吸引器治疗鼻出血的护理

    目的 总结鼻内窥镜下鼻窦电凝吸引器治疗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在表麻下,对1047例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鼻窦电凝吸引器电凝止血,同时给与有效的处理方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以治疗3个月内原出血处未再出血作为治愈标准,1047例鼻出血病例中,1012例一次治愈,治愈率97%,35例经二次鼻窦电凝吸引器电凝止血,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窦电凝吸引器治疗鼻出血,诊断明确、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效果较好,而经过有效且细致周详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作者:金磊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两组(54例),观察组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给予美洛西林钠,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以14 d为一治疗疗程.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8%,66.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观察组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优于单纯美洛西林钠.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赵正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