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燕;李杰
患者男性,59岁。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不适,位于枕顶部,低头时明显,呈阵发性胀痛。头颅MRI示: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胸部CT示:左肺上叶前段可见2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肿块影、结节影,密度均匀,边界尚清楚,增强后中度强化(图1),双上肺实质内见多个密度影,诊断意见:(1)左肺上叶前段多发病变,考虑转移瘤;(2)肺气肿;(3)肝脏见小囊状低密度影。患者2年前发现左侧阴囊肿大,渐增大如鸡蛋大小。外科检查:双侧腰背部未见异常包块突起,肋腰凹存,双肾未触及,未触及腰腹部异常包块,双侧输尿管走形区无压痛,双肾区无叩痛。左侧阴囊肿大,左侧睾丸6cm×4cm×4cm大小,附睾与睾丸界限不清,质硬,无压痛。右侧睾丸2.5cm×1.0cm×1.0cm大小。B超示:左侧睾丸、附睾增大并回声异常声像图,右侧睾丸未见异常,附睾显示不清,诊断意见:左侧睾丸肿瘤性质待查。CT示:左侧阴囊内软组织肿块影,3.7cm×3.2cm大小,边缘尚光整,增强后明显强化,其内密度不均,左侧精索增粗,明显强化,腹股沟可见淋巴结,直径大于1cm。
作者:戴芳;王丽;蔡琳;冯强;胡奇婵;宋蜀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TRAP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60例胃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TRAP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0例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中TRAP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PV 法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结果均显示TRAP1在癌旁组织中极少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1),TRAP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无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密切相关(P <0.01)。结论 TRAP1在胃癌中高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莉娜;史锐敏;王翠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切缘组织中p53、p21和Cdk1/p34cdc2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切缘组织中p53、p21和Cdk1/p34cdc2蛋白的表达,并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随访。结果在随访2年以上的喉鳞状细胞癌中14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组),71例未复发(未复发组)。在喉鳞状细胞癌和癌切缘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0%和36.5%;p2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8.8%和21.2%;Cdk1/p34cdc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0.6%和29.4%。喉鳞状细胞癌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切缘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4%和29.6%( P=0.003),切缘组织中p2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0.0%和15.5%(P=0.004),切缘组织中 Cdk1/p34cdc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1%和23.9%(P=0.013)。癌旁切缘组织中p53与p21及Cdk1/p34cdc2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p53、p21和Cdk1/p34cdc2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癌旁切缘组织中p53、p21和Cdk1/p34cdc2过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局部复发密切相关。
作者:孙玉满;刘宏侠;杨俊泉;吴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SWI/SNF复合物是一种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肿瘤中起抑癌基因作用,其多个亚基失活与肾脏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常常提示肿瘤预后不良。该文现综述SWI/SNF复合物与肾脏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阐述SWI/SNF复合物在某些肾脏肿瘤发生及演变过程中可能的作用。
作者:夏秋媛;周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男性,38岁,不明原因发热半个月,高体温39.0℃。既往银屑病史20余年。全腹部增强CT示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伴融合,行B超引导下腹膜后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实验室检查:血培养检出真菌。临床给予抗感染、调节免疫等治疗10天,未见好转,转至解放军总医院进一步诊治。
作者:苗玉;邢荣格;苗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乳腺肌上皮细胞( myoepithelial cells, MECs)标记是乳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通过免疫组化检测MECs存在与否及其分布特点可以鉴别各种良性和恶性乳腺增生性病变。国内外研究发现很多抗体在 MECs中呈阳性,但这些标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对间质细胞、血管、管腔上皮细胞、肿瘤细胞的反应性不同,因此肌上皮标记的选择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推荐使用2种及2种以上的标记,并选择有效的、敏感的、特异的、易判读的标记包括SMMHC、Calponin、p75、p63、P-cadherin、基底型CK、Maspin和CD10等。该文就MECs标记的表达特点及其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73岁,因发现左侧睾丸肿块3个月入院。病程中肿块进行性增大,伴坠胀不适。查体:双侧乳腺肥大,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左侧睾丸肿大,大小5.0 cm ×4.0 cm。超声检查:左侧睾丸内见一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实验室检查:血清AFP、β-HCG、睾酮及雌二醇水平正常。胸腹部CT示:两肺多发性结节灶,耻骨及坐骨多发性破坏灶。临床诊断:左侧睾丸肿瘤,伴肺、骨多灶性转移。遂行睾丸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作者:牛多山;杨杰;姚丰;陈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方法观察12例IgG4相关性疾病的镜下特点,结合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检测IgG、IgG4、CD138、CD34的表达,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特征。结果 IgG4相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围绕血管神经分布;闭塞性静脉炎形成,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IgG4阳性浆细胞与IgG阳性浆细胞比例>40%。结论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肿瘤,术前血清IgG4检测可作为疑似病例的首选方法。
作者:钟卫祥;孙柯;滕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检验医学教育的重要指标是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病理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纽带,一直以来都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医师也被称为“医师的医师”,掌握病理临床应用技能不仅是专科病理医师的需要,也是其他专业临床医师的基本要求。病理临床专业技能培训在中国医学本科教育中,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借鉴美国内科医学会( 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 ABIM)推荐的评价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测评工具--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Mini-CEX),经过多年摸索,在病理教学中引入迷你临床病理演练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双萍;张铭旋;李柱虎;金铁峰;林贞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周,皮肤破溃1天入院。体检:左侧乳晕区靠外上象限见一直径6 cm的肿物,表面皮肤淤血、破溃,破溃范围3.5 cm ×2.5 cm;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35×109/L。B超检查:左侧乳腺乳晕区靠外上象限探及一大小6.8 cm ×6.5 cm ×4.0 cm低回声反射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无明显包膜,其内回声不均匀。甲状腺、肝脏、胆囊、胰腺、双肾及脾脏均未见异常。
作者:岳振营;董艳光;胡营营;张洪艳;徐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胃癌(gastric cancer, GC)细胞系及其组织标本中小凹蛋白-1(Cav-1)的表达,并探讨基因甲基化对Cav-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AGS、MKN45、BGC-823)及104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av-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应用RT-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中Cav-1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av-1的表达。结果甲基化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细胞株后,AGS中Cav-1 mRNA由阴性表达恢复为阳性表达,MKN45及BGC-823中Cav-1 mRNA在处理前后均呈阳性;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 trichostatin A,TSA)分别处理3株细胞,处理前后Cav-1 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 MSP检测结果显示,AGS细胞株可扩增出甲基化条带,5-Aza-Dc处理后,甲基化条带消失,MKKN45及BGC-823处理前后均无甲基化条带扩出。胃癌组织中Cav-1基因甲基化率为29.8%(31/10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0);癌组织中Cav-1基因高甲基化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upp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UGIC)相关(P<0.05),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Cav-1的阳性率为51.9%(54/104),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癌组织中Cav-1表达与其基因高甲基化状态明显相关(P=0.000)。结论 Cav-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且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引起其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
作者:郭艳丽;周珍;郭炜;邝钢;杨植彬;董稚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主要的支撑学科。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于2010年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简称2010版《共识》)[1],对推进我国肝癌病理诊断规范化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近5年来,肝癌临床和病理学研究有新的进展,肝癌异质性、生物学特性、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等新概念开始成为现代临床肝癌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对肝癌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2014年4月,在吴孟超院士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和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召开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简称《指南》)制订专家会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女性,44岁,因发现左侧乳腺皮肤破溃1个月入院。查体:左侧乳腺表面皮肤部分破溃,面积3.0 cm ×2.5 cm大小,破溃处周围皮肤呈紫红色,乳腺可扪及一8.0 cm ×7.0 cm ×5.0 cm大小包块,遂行乳腺改良根治术。
作者:方航荣;郑建云;刘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浆液性癌( pelvic serous carcinoma, P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SC 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PSC,年龄23~87岁,平均58.9岁。PSC 可发生于输卵管、卵巢和腹膜,常因腹胀、腹痛或盆腔占位就诊,发现时常广泛累及盆腔多个脏器,不易明确原发部位。输卵管浆液性癌原发灶小,易种植,卵巢和腹膜浆液性癌常伴有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serous tubal 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 STIC)。结论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可能是PSC 的主要来源。诊断PSC 时需仔细检查输卵管以明确其原发部位,病变广泛累及腹膜时需与腹膜间皮瘤和盆腔外腺癌腹膜转移相鉴别。
作者:石新兰;李振强;崔铁莉;李玉广;贾静;邓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CD151、MT1-MMP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该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黏膜组织、40例异型增生黏膜组织和172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组织中CD151、MT1-MMP的表达。结果CD151和MT1-MMP在正常黏膜组织、异型增生黏膜组织和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20.0%、78.3%和13.3%、22.5%、79.1%,二者在正常胃组织、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逐渐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CD151、MT1-MMP在分化程度低、侵及浆膜层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高、未侵及浆膜层以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 CD151与MT1-MMP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51和MT1-MMP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均呈高表达,且CD151和MT1-MMP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可能起协同作用,共同参与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苗杰;郭秀芳;许欣;姚冬颖;刘晓丽;齐蕾;付琳;李永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肾小球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肾穿刺检查是确诊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光镜观察肾组织病变在进行肾小疾球疾病诊断和分类工作中起重要作用[1]。常规HE染色不能清晰地显示肾小球基膜,在实际工作中除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外, PAS、PASM、Masson 特殊染色才能将基膜清晰地显示出来[2]。尤其是六胺银加马松三色双重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基膜增厚和钉突、双轨,对诊断膜性肾小球肾炎及其它各种肾小球疾病有重要价值,是观察肾小球基膜改变的重要方法之一[3]。
作者:李玉莲;施琳;袁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组织固定是组织处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病理诊断学中,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以其低成本、易配制和固定后组织保持优异的组织形态学特点而成为具有悠久传统的国际通用组织固定液。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甲醛的危害性逐渐动摇了其作为病理学界固定“金标准”的地位,病理工作人员长期暴露于甲醛严重超标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推广应用环保型固定液取代甲醛固定液。本实验通过配制3种无醛固定液来进行组织固定,通过 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特殊染色),并以NBF作为对照来比较不同固定液对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影响,试图建立新的高质量的组织固定液。
作者:吴平;张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男性,63岁,因右下腹痛2天余,以急性阑尾炎收治入院。阑尾炎术后发现患者左侧腹股沟区有一肿块,患者自述肿块存在2年余。查体:站立位,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局限性隆起型肿块,进入阴囊,12 cm ×9 cm大小,质地中等偏硬,无压痛,平卧后肿块不消失,不能回纳,透光试验阴性。遂行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左侧阴囊内肿块切除术,术中见阴囊内肿块呈实性,质偏硬,从左侧阴囊底部向内上方将肿块推出左侧腹股沟区切口,完整切除肿块。术后行核磁共振检察,腹膜后未见占位性改变。
作者:黄思念;姚俊霞;侯英勇;罗荣奎;黄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HNF-1β在卵巢不同类型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探讨HNF-1β在卵巢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7例透明细胞癌、35例高级别浆液性癌、2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黏液性癌、2例移行细胞癌和13例转移性Krukenberg瘤中HNF-1β的表达。结果27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均不同程度表达HNF-1β,阳性率为85.2%;35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HNF-1β呈核阳性者4例,阳性率为2.9%;21例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中5例HNF-1β呈阳性,阳性率为23.8%;10例卵巢黏液性癌中HNF-1β均呈核阳性,阳性率为60.0%;13例Krukenberg瘤均可见HNF-1β呈不同程度核阳性,阳性率为53.8%;2例卵巢移行细胞癌均不表达HNF-1β。与透明细胞癌相比,HNF-1β在浆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黏液性癌、Krukenberg瘤和透明细胞癌中HNF-1β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HNF-1β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和76.5%。结论 HNF-1β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卵巢透明细胞癌标志物,HNF-1β弥漫强阳性对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作者:熊克美;黄文斌;王劲松;李青;程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71岁。左肺有一肿物,7.5 cm×7 cm×5 cm大小,呈灰白色,分叶状,质硬,包膜完整。镜下显示在瘤细胞分化较好的区域,细胞多为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可见纤维瘢痕组织及瘤细胞围绕分支状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在瘤细胞分化较差区域,瘤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可见少数瘤巨细胞,核分裂象多见(>20个/10 HPF),并见多个小坏死灶,局部瘤细胞突破包膜,向周围肺组织浸润性生长。免疫表型:CD34、CD99和vimentin 均呈弥漫强阳性, BCL-2呈弱阳性, Ki-67增殖指数>20%。术后随访16个月无复发,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结论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极为罕见,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为主,术后应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作者:丁洪基;隋中媛;王贵珍;王灿;刘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