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莉;方伟玲;麻滨瑞;唐建军;李智
目的 研究干部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在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20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以PSQI>8分作为睡眠障碍的标准,将200例患者分为PSQI≤8分组(53例)和>8分组(147例),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PSQI>8分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54.42%、44.21%)明显高于PSQI≤8分组患者(18.86%、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8分组患者与PSQI≤8组的患者的SAS分值[(62.07±9.30)分、(49.16±10.23)分],SDS分值[(59.06±9.56)分、(51.69±11.46)分]均高于国内常模[SAS(33.80±5.90)分、SDS(41.88±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患者虽然无明显失眠,其焦虑、抑郁发生率也较正常人高,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程度越重,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
作者:刘平;苏宁;姜树军;刘鲜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0岁,因鼻塞、流涕伴发热1 d于2010年8月25日在北京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德国先灵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20090132,含莫西沙星0.4 g)静脉滴注,1次/d.
作者:赵明;位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9岁,因反复头晕、胸闷,加重1 d,于2010年4月19日人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近1年美托洛尔加量至25 mg,2次/d.患者2004年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服用卡马西平,开始剂量为0.1 g,3次/d,近1年因疼痛剧烈,加量至0.2 g,3次/d.在外院和人院当天多次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长2.2 s.
作者:张婧;侯晓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高龄是指年龄≥80岁者.在外科学中高龄是许多手术的相对禁忌指征,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需要或要求接受手术治疗的年龄界限也不断提升,年龄的相对禁忌随之打破,同时促使老年外科学进一步发展.
作者:谢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全球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重要疾病.本文就老年人解剖及生理功能特点,老年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临床特点作一简要阐述.
作者:钱桂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截肢创伤后大鼠肝、肾等远隔器官组织中线粒体的损伤情况,探讨他克莫司(FK506)的应用对受损线粒体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截肢后6 h组、FK506干预组,每组8只.通过手术制备大鼠左后肢截肢模型.大鼠处死后迅速提取肝、肾组织线粒体,测定呼吸控制率、膜电位及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留取截肢后6 h组肝、肾组织,电镜观察线粒体的结构.结果 电镜下可见截肢后6 h组大鼠肝、肾实质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正常,但细胞内线粒体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截肢后6 h组肝、肾组织细胞呼吸控制率(6.09±1.18、4.77±0.65 Vs 2.76±0.82、3.07±0.94)、膜电位(247.83±12.68、246.65±15.21 vs 203.23±21.51、204.54±13.40)及ATP酶活性(14.01±2.41、11.60±2.42 Vs 8.36±1.92、6.77±1.26)显著降低(P<0.01),FK506干预组肝、肾以上指标(呼吸控制率:3.74±0.71、4.54±0.73;膜电位:243.84±7.07、245.40±6.63,ATP酶活性:10.04±1.77、10.12±2.01)高于截肢后6 h组,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截肢创伤可导致大鼠肝、肾线粒体出现结构和功能的损伤,FK506的应用可使线粒体功能明显改善,从而推测其可能通过细胞的能量代谢途径,参与截肢创伤所致肝、肾组织损伤的修复.
作者:张颖;张海峰;任青爱;刘宁;孙愚;谢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血管疾病是累及全身的一组病变,它包括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等,为了从根本上降低上述疾病导致的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血管病变早期识别极为重要,特别是在表现健康的人群中高效准确地识别已患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个体,是预防决策的重点,也是早期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依据.
作者:牛堃;吴立荣;李小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查阅2007年1月~2009年8月3个干休所117例高龄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13例患者进行访视,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心脑血管灌注不足症状,血压监测显示大多数患者收缩压或(和)舒张压下降过低,部分患者有心电图或脑CT/MRI缺血征象.结论 高龄高血压患者,尤其高危患者(伴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颈动脉狭窄)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因此,要注意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制定个体化的联合治疗方案,降压中要把握好降压幅度和速度.
作者:吴兆国;崔文魁;郭维民;李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部队干休所药房工作尽可能多的为老干部开展药学服务,对老干部的保健、医疗、康复等至关重要.以下谈谈干休所开展药学服务之必要性.1 存在问题根据观察,老干部用药存在7大安全隐患:(1)患病后不愿到医院就诊,凭经验自购药服用,但多数老干部缺乏安全用药常识,对说明书一知半解,如果用药不对症,对健康有损无益;(2)选择药品时不听医生指导,而是认为价格越贵越好,一部分人迷信广告服药;(3)在自我用药时,人们注重的是药物疗效,而治疗周期几乎被忽略,多数人对更深层次的药理学、药效学知识欠缺,如半衰期与用药间隔时间的关系,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等方面认识不足;(4)在用药习惯方面,许多人为了增强疗效而自行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人频繁更换药物,还有人用茶水、牛奶等饮料送服药片;(5)由于存在同一种药品会有不同名称的现象,所以重复用药是老干部自我治疗时常见的问题;(6)滥用抗生素,使服用剂量越来越大产生耐药性.
作者:李海英;李春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在我院老年科住院的年龄≥80岁的高血压和脑梗死患者572例,根据所患疾病分为高血压组(Ⅰ组387例)和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Ⅱ组185例),测定UA、血清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UA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Ⅰ组UA为(312.49±55.31)μmol/L、Cr为(86.48±18.38)μmol/L、HDL-C为(1.29±0.37)mmol/L;Ⅱ组UA为(397.76±63.64)μmol/L、Cr为(100.52±19.99)μmol/L、HDL-C为(1.11±0.33)mmol/L.两组比较分别为P=0.001、P=-0.001、P=0.0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患病率与UA(OR 1.727,95%CI 1.258~3.903)和HDL-C(OR 0.794,95%CI 0.663~0.975)明显相关.结论 UA增高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常彬宾;肖欣荣;吕柏宁;戎健;胡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与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70例老年T2DM患者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MBP)分为杓型(△MBP 10%~20%,n=95)、非杓型(△MBP 0%~<10%,n=86)、超杓型(△MBP>20%,n=47)和反杓型(△MBP<0%,n=42);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比较各组间MMSE得分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MMSE得分[(24.34±2.51)分]低于对照组[(28.88±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中非杓型[(24.77±2.53)分]、超杓型[(23.34±2.41)分]和反杓型[(23.03±2.26)分]患者的MMSE得分均低于杓型[(26.03±2.68)分]患者,超杓型和反杓型又低于非杓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杓型和反杓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MMSE得分与24hSBP(r=-0.73)、24hDBP(r=-0.60)、24hPP(r=-0.54)、24hMBP(r=-0.56)呈负相关(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减弱或消失可能是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因素.
作者:徐军霞;王建军;詹开宇;吴海棠;张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本文报告1例以肝脓肿为首发表现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对肝脓肿继发于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的文献进行复习,探讨肝脓肿与结肠癌之间的关系.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寒战、高热2 d入院,伴食欲减退、腹胀、乏力等症状,无腹痛.
作者:罗继征;郝从均;李虹义;王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游泳、登山、步行3项运动对脂肪肝、高脂血症和体重指数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316例健身运动志愿者自选运动方式,分为游泳组、登山组和步行组,根据运动的形式、时间、频率和强度制定各组运动干预方案,统计干预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异常指标≥2项恢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者113例(35.76%),未改善或略有加重者17例(5.38%).其中,脂肪肝重度减轻至中度以下者3例(12.50%),中、轻度减轻或恢复正常者103例(43.83%),加重2例(0.77%);高脂血症恢复至正常者中高TC者57例(50.89%)、高TG者101例(52.88%)、其中混合升高者43例(46.74%),未改善或加重者11例(5.21%);体重指数肥胖降至超重以下者21例(26.25%),超重恢复至正常者53例(43.44%),未改善或加重者4例(1.98%).游泳、登山、步行运动对3种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有效率分别为脂肪肝50.59%、46.27%、12.15%,高脂血症18.67%、31.11%、25.27%,超重肥胖40.00%、26.67%、13.73%,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泳、登山、步行3项运动对脂肪肝、高脂血症和肥胖、超重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游泳相对于登山和步行对脂肪肝的干预效果更明显.
作者:邱耀辉;黄喜顺;吴义森;兰宇频;罗美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在干休所设立卫生所或门诊部,是党、国家和军队干部离休退休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具体体现.当前,随着老干部高龄、高发病情况的日益加剧,医疗保健服务已成为老干部日常生活中重要、依赖、关注的内容.
作者:郭雨禾;邓玉成;孙茂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CD148在健康志愿者血小板表面的表达情况,为以后研究CD148在血小板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31例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滴定CD148抗体获得饱和浓度,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31例志愿者血小板表面CD148的表达,4℃保存24h后7例志愿者血小板表面CD148的表达,以及血小板膜被穿孔后CD148的表达.结果 CD148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8.32±3.37 vs 0.97±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保存24 h后较当天分析的血小板表面CD148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有所下降(7.89±1.26 vs 9.17±2.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48在被穿孔后血小板上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被穿孔的血小板(14.95±0.72 vs 9.62±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类血小板表面有CD148表达,在4℃保存24 h后CD148的表达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CD148在被穿孔后血小板上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被穿孔的血小板.本方法简单易行,为进一步研究CD148在血小板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邹慧;敖强国;张丽萍;盛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管升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8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组(对照组)28例,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组(观察组)30例,两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39.29%、63.33%,观察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7.82±1.91)min,较对照组的(11.71±1.83)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较单独应用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作者:李子龙;张瑞红;李波;赵雄辉;林森;范华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雄性Wistar大鼠31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8只);(2)缺血再灌注组(8只),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 h再灌注4 h;(3)硫氢化钠(NaHS)组(8只),缺血前及再灌注前腹腔注射NaHS 0.78 mg/kg;(4)炔丙基甘氨酸(PPG)组(7只),缺血前及再灌注前腹腔注射PPG 50 mg/kg.观察各组心肌病理、血浆H2S、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及心肌胱硫醚-γ-裂解酶(CSE)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血浆H2S及心肌CSE活性明显下降,血浆CK-MB、TnT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aHS组血浆H2S浓度升高59%(P<0.05),心肌CSE活性升高93%(P<0.05),血浆CK-MB降低29%(P<0.05),血浆TnT降低67%(P<0.05);PPG组血浆H2S浓度下降20%,但无统计学差异,心肌CSE活性降低38%(P<0.05),血浆心肌酶学改变无统计学差异.心肌病理提示,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明显肿胀、血管充血,心肌细胞间可见明显分叶核粒细胞浸润,红细胞漏出增多,NaHS组干预后心肌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外源性H2S补充可以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
作者:陈雯;张颖;齐迎春;任青爱;杨靖;邓昭阳;谢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10年8月住我院老年科42例因肺部感染引发MODSE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存活患者及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 42例患者均存在3种以上基础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3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5例,多种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愈15例(35.71%),死亡27例(64.29%).2个器官功能衰竭者死亡2例(2/14),3个器官功能衰竭者死亡16例(16/19),4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9例全部死亡.治疗前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患者;治疗后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而死亡患者变化不明显.结论 高龄患者肺部感染常合并多种致病菌,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是引发MODSE的主要诱因,早期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加强营养支持和免疫治疗对阻止各器官功能进一步序贯衰竭起重要作用,APACHEⅡ评分高的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齐玉琴;伏杭江;陈雪松;张兴虎;万文辉;刘玉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不能由意志控制的流尿为尿失禁.>60岁尿失禁患病率为男性5%~28%,女性25%~40%.尿失禁是老年人的一个普遍问题,常干扰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影响自我感觉、全身健康和总体生活质量.1 老年人尿失禁的病因1.1 暂时性病因 (1)感染:有症状的尿路感染常引起或诱发尿失禁.
作者:朱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血液科于2007年1月~2010年3月共收治62例老年口腔溃疡患者,其中男56例,女6例,龄72~89岁平均年龄81.4±5.6岁,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8例,淋巴瘤(B细胞性)19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
作者:金颖;王晓媛;杨波;周亚红;屈太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