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梅
目的 分析2005年至2010年郑州市二七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查找原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二七区2005年至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年间二七区活产数29196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263例,其中婴儿死亡225例,占85.55%;婴儿中新生儿死亡183例,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9.58%,占婴儿死亡的81.33%.死亡顺位中排第一位的是早产、低出生体重112例,第2位是出生窒息77例.
作者:田慧敏;武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使用.方法 对我中心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7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观察内容和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结果 27例产后大出血的患者经过我院的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患者.患者出血量均在650mL以上,出血时间为2~11h,平均(60.1±1.54)h.结论 对产后大出血的主要护理要点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和抢救护理.
作者:凡晓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治疗,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同时加强护理观察,提高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和肝素钠治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现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结果 尿激酶早期的溶栓治疗,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率提高,2组患者尿激酶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临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AMI疗效确切,再通率高,简便易行,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推广,同时娴熟的护理技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关键所在.
作者:孙爱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运动生理学是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悠久的历史当中,运动生理学还是属于比较新型的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只有50或60年.本文阐述了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运动生理学的现状,希望运动生理学能够更快的发展.
作者:吴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为ICU危重病病例实施持续静脉泵入疗法时选择配伍使用咪达唑仑和吗啡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 为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70例ICU危重病病例实施持续静脉泵入疗法,随机分组并选择使用不同的配伍用药,甲组26例病例选择的配伍用药为咪达唑仑和曲马多,乙组44例病例选择的配伍用药为咪达唑仑和吗啡,观察2组收到的镇痛镇静效果(以2种疼痛评分方法的得分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乙组的Richmond得分在-1以下的病例例数多于甲组,乙组较甲组的镇静作用强(P<0.05),差异性有效;乙组的数字得分在3以下的病例例数多于甲组,乙组较甲组的镇痛作用强(P<0.05),差异性有效.结论 为ICU危重病病例实施持续静脉泵入疗法时选择配伍使用咪达唑仑和吗啡可以收到显著的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谭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救治方法,提高救治和防控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入院的373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救治方法.结果 手足口病373例中,男234例,女139例,多发于1~2岁,4~6月份为发病高峰时间.多发于散居儿童,农村多于城区,EV71感染发展成脑干脑炎几率高.早期识别重症,及早降低颅内压,控制神经系统受累期,是成功救治的关键.重症及危重病例皮疹少,应高度警惕.
作者:王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牙齿楔状缺损3种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缺损程度相近的患者66例,共计患牙150颗,随机分为3组22例各50例患牙.分别采用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及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指的联合修复,随访6个月~2年,现察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玻璃离子组有3例充填物磨损,2例脱落;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有6例脱落,4例发生牙髓病;联合修复组脱落2例,无1例牙髓病变.结论 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指的联合修复是修复楔状缺损的较好方法,其疗效优于玻璃离子及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单个充填.
作者:梅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共同研讨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模式和效果.方法 通过教授与表演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材料、不同多样的教学分析方法来研究护理礼仪这门课程.结果 授课结束之后对600名护士生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90% 以上的护士认为教学效果很好,95%的护士认为这样的课程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88%的护士觉得这节课令她们拥有了新的思想和见解.结论 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护理礼仪的结合运用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双向的能力提升.
作者:叶卉;石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 将60名护理学员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技能操作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2组学员的技能操作掌握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学员的护理技能操作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学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员的积极性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了护理技能操作教学的效率,应当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石楠;叶卉;翁琛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46例,进行抗反流治疗,采用便携式24h食管pH监测仪记录食管下段治疗前后PH值变化,观察pH值<4的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min的次数、长反流持续时间及总酸暴露时间指标,了解抗反流治疗的效果.结果 4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后的pH值<4的检出次数、反液持续时间>15min的检出次数、长反流持续时间以及总pH<4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反流治疗后4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抗反流治疗对此类患者呼吸道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顺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探讨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以指导围术期采用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07年1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都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PaO2、SaO2、PaO2/FiO2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HR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无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烧伤治疗与机械通气治疗可使患者相关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8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慢性盆腔炎是导致患者不孕的首要原因,有22例,占57.9%,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24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53.2%.结论 宫、腹腔镜能明确诊断不孕症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赵漫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对我院16例患者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观察和CT片、X线对比分析,术后的身体功能恢复的情况统计,加强护理、卧床、无内固定等时脊柱的稳定性影响.结果:在进行术后随诊访视6个月~2年,16例患者脊柱的神经的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稳定性无显著影响.结论 半椎板减压术对腰椎破坏性比较小,不进行内固定术,手术后采取完全卧床,于骨性愈合良好时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对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适于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卜加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O2激光治疗口腔黏液腺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倒口腔黏液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CO2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2激光治疗口腔黏液腺囊肿方法简单、安全、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复发率低,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汉水桥街社区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集中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集中的健康教育,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度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明显的提高,知晓率由自我管理小组前的51.3%上升到自我管理小组后的74.6%.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其遵医行为,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血压的效果.
作者:刘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24h内入出院病例诸多因素分析,为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广东省病案统计管理软件结合EXCEL对我院2010年住院时间为1d或不足1d的病案1152份首页信息进行归类统计,并在出院记录及病志中找出24h内病人出院原因,综合汇总分析.结果 24h内入出院病人1152例,占该院全年出院人数27.19%,其中:内儿科24h内入出院病人数占其总病人44.12%,24h内入出院病人死亡人数为8例,占死亡总人数61.6%.疾病构成损伤与中毒排第一位,其次以呼吸、消化、循环系统疾病为主.24内入出院病人中B型病例占40.62%,CD型病例占44.79%,主动出院占51.6%,拒绝接受治疗占12.00%,转院299例占25.95%.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24h内入出院病人的管理,对救护人员加强紧急救护能力的培训,医院要制订相应的诊疗规范及医疗操作流程,减少24h人出院病人主动出院率、拒治率、转院率和24h入出院死亡率.
作者:钟倩君;郑石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欣普贝生-控释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联合乳头刺激诱导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孕妇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38例,将欣普贝生1枚横置于孕妇阴道后穹窿(临产取出),置药2h后开始乳头刺激,每侧30min,左右交替进行,每次1h,2h1次,直至宫口开大3cm.对照组38例,将2.5单位缩宫素加入0.9%氯化钠液500mL中由8滴/min始调至规律宫缩(持续30s,间隔5~6min).结果 2组诱导分娩有效率、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欣普贝生联合乳头刺激用于足月妊娠诱导分娩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陈丽霞;余凤仙;袁娟书;杨建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血站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林苏;于艳红;刘金娜;李晓红;迟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临床应用单臂外固定架与交镇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80例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按Johner-Wruh综合评分标准,对照组优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术后随访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