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养时间对尖孢镰刀菌产毒影响的初步观察

刘艳;曹艳红;孙丽艳;付小艳;王绍萍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 T-2毒素, 培养时间, 高效液相色谱仪
摘要:目的 探索实验室培养尖孢镰刀菌产T-2毒素佳条件.方法 实验室用尖孢镰刀菌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8 d后分离、纯化,将第二代尖孢镰刀菌孢子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灭菌后的市售玉米培养基(pH值7.0~7.2),培养温度为15℃,分别培养2周、4周和6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培养物中的T-2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室培养时间的不同,对T-2毒素的产量有明显影响,3种不同时间的培养物,其T-2毒素含量分别为6周≥4周≥2周.结论 尖孢镰刀菌实验室培养时间的不同,对T-2毒素的产量有明显影响.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山西省2006~2008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山西省是鼠疫历史疫区,历史上曾有过多次鼠疫的发生和流行,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作者:帖萍;赵亮怀;闫昌福;白永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长春市2008年鼠体蚤、螨调查报告

    目的 探索蚤和螨的监测方法,了解长春市各种鼠鼠体蚤的种属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拓展主要病媒生物的监测项目,下一步开展蚤、螨的监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 采用鼠笼法捕鼠,在活鼠体上梳检蚤和螨.结果 捕到鼠2科4种,即鼠科的褐家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仓鼠科田鼠亚科的棕背鼠平,褐家鼠仍然为优势种;梳检到蚤2科3属3种,即栉眼蚤科新蚤属的二齿新蚤和栉眼蚤属的同源栉眼蚤指名亚种、角叶蚤科单蚤属的不等单蚤[1];梳检到螨4种,以格氏血厉螨为优势种.此外,还梳检到未能做后种属鉴定的恙螨12只、鼠体虱14只.结论 长春市优势鼠种为褐家鼠,褐家鼠的主要寄生蚤为不等单蚤和二齿新蚤,主要寄生螨为格氏血厉螨和耶厉螨.

    作者:刘晓倩;张莹;苏臣;唐勇;史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侵袭的目标是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偶有侵袭肠粘膜的病例,则会引起胃肠型流感.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松原市2004~2008年甲状腺疾病入院就诊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松原市居民甲状腺疾病入院就诊情况及病例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松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09年2~3月利用自行设计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登记表,对吉林大学附属一院、吉林油田职工医院、松原市中心医院等12所医院,在2004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松原市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病例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将收集数据录入计算机后,对松原市甲状腺疾病入院就诊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英杰;乔孝;王中海;高淑华;于雅琴;寇长贵;陈燕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松原市宁江区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地方性氟中毒是地球化学疾病,是因某些地区饮水、空气或食物中氟化物含量过高,当地居民通过这些介质摄入大量氟化物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该病在松原市宁江区也有一定的流行,自80年代便采取了打深井,改饮低氟水的方法来控制氟中毒.

    作者:王淑霞;徐海萍;刁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克山病电子科技与文书档案的计算机目录设计与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化、无纸化办公的进步,在克山病防治工作中产生的大量宝贵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科技资料和文书档案,需要通过计算机处理保存备份同步更新,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却无章可循.

    作者:吴琦;赵景深;陆为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文地理与人类健康

    人的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对人类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关系.

    作者:李群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贵州构皮滩水电站库区鼠疫疫源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库区自然地理景观、啮齿动物和蚤类、以及鼠疫感染指标,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现场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库区6县18个涉淹乡(镇)的19个村.采集啮齿动物和蚤类标本、指示动物和正常人血液,检测鼠疫菌和鼠疫FI抗体.结果 共发现啮齿动物3目6科13属25种,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分别为居民住宅和农田优势鼠种,住宅室内平均鼠密度为2.17%,农耕区平均鼠密度为1.14%.发现蚤类3种,印鼠客蚤为优势种.检测各类标本517份,未检出鼠疫菌和鼠疫FI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动物间或人间鼠疫疫情.结论 库区尚未发现鼠疫,但广泛存在家鼠型鼠疫的自然地理景观、主要储存宿主黄胸鼠和传播媒体介印鼠客蚤,一旦有传染源进入,有可能引起鼠疫流行.

    作者:陈贵春;黄红武;刘昭兵;龚晓俊;王月;张仁俊;陆朝国;吴大维;田克诚;吕太富;田芳贵;姚光海;余春;聂炜;周敬祝;蔡星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用PCR法对布鲁氏菌进行筛查及分型鉴定的研究

    目的 寻找一种快速检测布鲁菌病的方法,并且用这种方法鉴别布鲁氏菌的种和部分型.方法 根据布鲁氏菌编码312 kDa布鲁氏菌蛋白的基因(BSCP31)和IS711插入序列及相邻单染色体DNA种的不同,设计引物,建立AMOS-PCR方法,用于诊断布鲁氏菌病,并鉴定种.结果 布鲁氏菌蛋白的基因(BSCP31)为引物可以扩增出牛、羊、猪型布鲁氏菌,用IS711插入序列及相邻单染色体设计的引物可以区别不同型别的布鲁氏菌,低可检测到1 pg的布鲁氏菌DNA.结论 AMOS-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并能鉴定布鲁氏菌的种.

    作者:李坚;李铁锋;王艾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甘肃省2007年1起腺鼠疫疫情概况与应急处理

    2007年9月25日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发生了1起腺鼠疫疫情,由于首诊医师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高度重视,应急反应迅速,各部门密切配合,措施得力,及时、有序、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作者:格鹏飞;席进孝;张宏;付国民;裴晓康;张肃军;于启华;丁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辽宁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调查

    目的 掌握辽宁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现况,评价改水措施的防病效果.方法 按病区分层抽取的85个病区村进行8~12岁儿童氟斑牙、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的普查,采集饮用水和儿童尿样进行氟含量的检测.结果 抽样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6.74%,尿氟几何均值0.97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重病区高于中病区,中病区高于轻病区,未改水病区儿童尿氟水平明显高于改水病区.16岁以上人群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4.98%,随着年龄的增长氟骨症检出率逐渐升高.结论 地方性氟中毒病情随着病区水氟含量的增高而逐渐加重.

    作者:王恩来;刘微;冯晓伟;王偲茜;郑照霞;李子荣;王健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008年全国鼠疫检验结果及分析

    目的分析2008年全国鼠疫检验结果,供全国鼠疫省(区)的专业人员参考.方法 查阅2008年全国24个省(市、区)鼠疫监测总结,按照省(市、区)和疫源地类型将其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全国用鼠疫细菌学方法检验各种动物102 499只,分离出鼠疫菌147株;检验媒介昆虫24 267组,分离出鼠疫菌43株.用间接血凝(IHA)方法检测各种动物血清131 437份,判定IHA阳性血清300份.用反相间接血凝(RIHA)方法检测各种动物材料6 048份,判定RIHA阳性材料89份.结论 2008年我国在旱獭疫源地的1个县发生2例人间鼠疫,动物鼠疫在7个省(区)46个县(市、旗)发生与流行;在12类疫源地中,除黄胸鼠疫源地和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外,其他10类疫源地动物鼠疫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王卓;邵奎东;张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状腺眼病和眼型甲状腺相关眼病

    目的 对甲状腺眼病和眼型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比较、分析、研究两种疾病之间区别和联系,找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2月~2008年12月间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和眼科诊治的87例甲状腺眼病和57例眼型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相关检查,比较做出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 甲状腺眼病和眼型甲状腺相关眼病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甲状腺眼病和眼型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即有相关性也有独立性,要严格鉴别诊断,寻找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润彪;薄真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碘缺乏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大鼠仔鼠小脑CaM和CaN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碘缺乏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大鼠仔鼠小脑发育的影响,以及对CaM、CaN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交配妊娠后,取孕鼠28只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1组、甲状腺功能减退-2组和碘缺乏组.自妊娠第6日起,对照组继续饲以普通饲料;甲减-1组、甲减-2组分别给予5 ppm、15 ppm丙基硫尿嘧啶饮水,饲以普通饲料;碘缺乏组饲以缺碘地区粮食配制的饲料,至仔鼠生后第28 d(PN28).PN7、PN14、PN21、PN28、PN42取仔鼠小脑皮质进行CaM、CaN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N14、PN21、PN28及PN42时,甲减-2组和碘缺乏组仔鼠小脑皮质CaM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甲减-1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缺乏组仔鼠小脑皮质CaN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缺乏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影响大鼠仔鼠小脑CaM、CaN蛋白的表达,从而损害仔鼠小脑,导致脑神经发育障碍.

    作者:单良;董静;王毅;宫健;李金燕;陈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丹东沿海地区2000~2007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动态变化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食用盐碘含量变化对丹东沿海地区甲亢发病的影响,探索在沿海地区既能确保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又能降低甲亢发病率的具体办法,指导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方法 通过查阅2000~2007年丹东市疾控中心甲状腺疾病门诊病历,调查甲亢发病率,并与历年碘缺乏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2000~2007年盐碘浓度由46.2 mg/kg降至29.94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由83.60%升高至98.14%,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均超过了200μg/L,同时期甲亢患者发病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平均发病率为0.031%,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不同地区应实行不同的食盐加碘标准,即山区实行食盐加碘,沿海地区食用低浓度碘盐或非碘盐,以降低甲亢的发病率.

    作者:杨正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镇克山病病情现状分析

    抚松县历史上是克山病重病区,其所辖露水河镇是克山病重病区之一.为掌握露水河镇克山病病情现状,为今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对露水河镇克山病病区进行了病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停供碘盐对高碘缺碘混杂地区育龄妇女和儿童碘营养水平影响的现场干预

    目的 调查停供碘盐对高碘缺碘混杂地区育龄妇女和儿童碘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内蒙古杭锦后旗沙海乡的5个村抽取有育龄妇女及其16岁以下子女的家庭48户,实施无碘食盐干预3个月,采集尿样进行碘含量检测.结果 停供碘盐后人群尿碘中位数由干预前的365.1μg/L下降到207.1μg/L,其中哺乳期妇女和0~2岁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由327.7μg/L和437.7μg/L下降到211.1 μg/L和210 μg/L,哺乳期妇女尿碘<200 μg/L的比例占同类妇女的42.9%.结论 在高碘缺碘混杂地区停供碘盐可能存在使部分重点人群发生碘缺乏的风险,建议供应低浓度碘盐.

    作者:魏秋霞;杜丹;李素梅;张志忠;沈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广东省2008年鼠形动物种类及其病原学、血清学监测与评价

    目的 调查广东省鼠疫原疫区鼠形动物及其病原学、血清学检测,为制定鼠疫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笼(夹)法捕鼠,进行分类鉴定,间接血球凝集反应(IHA)检测鼠疫抗体.结果 2008年在广东省12个县(市、区)共获鼠形动物1 699只,居民区和野外区的平均捕获率分别为7.93%和3.76%.其中在居民区的捕鼠数中黄胸鼠占36.43%、臭鼩鼱占33.44%和褐家鼠占30.13%,在野外区的捕鼠数中黄毛鼠占比例为47.29%,板齿鼠占37.74%.病原学方法检测6 944份,IHA检测5 933份鼠疫血清学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广东省鼠疫宿主构成稳定且密度低,但应坚持监测工作,防止鼠疫的发生.

    作者:潘波;梁文佳;陈经雕;吴军;邹钦;易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布鲁氏菌病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疫情大幅度回升,新发病人不断出现,对急性期病人的治疗极为重要.为了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本次的临床观察分析.方法 急性期(或呀急性期)湿热证中药治疗原则以清热除湿,解毒扶正,采用菌陈汤根据不同症状进行加减用药.同时配用四环素每日2 g,分4次口服,21 d为1疗程;利福平6 g分2次口服,21 d为1疗程.慢性期虚证型,治疗原则补益气血、扶正祛邪,选用八珍汤加减进行辨证治疗.血瘀证治疗原则益肝脾肾、补气血、化痰止痛,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辨证治疗.结果 治疗28例病人,痊愈1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以上.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布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晶;石志山;程世武;张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培养时间对尖孢镰刀菌产毒影响的初步观察

    目的 探索实验室培养尖孢镰刀菌产T-2毒素佳条件.方法 实验室用尖孢镰刀菌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8 d后分离、纯化,将第二代尖孢镰刀菌孢子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灭菌后的市售玉米培养基(pH值7.0~7.2),培养温度为15℃,分别培养2周、4周和6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培养物中的T-2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室培养时间的不同,对T-2毒素的产量有明显影响,3种不同时间的培养物,其T-2毒素含量分别为6周≥4周≥2周.结论 尖孢镰刀菌实验室培养时间的不同,对T-2毒素的产量有明显影响.

    作者:刘艳;曹艳红;孙丽艳;付小艳;王绍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