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医学期刊中书写英文摘要的基本要求

唐玉红;杨悦;陈旭

关键词:医学期刊, 书写, 英文摘要, 科技情报机构, 数据库检索, 被引用率, 计算机, 读者
摘要:医学期刊的英文摘要,对进入科技情报机构的计算机英文数据库检索很重要,书写不当可能会失去一些读者,降低被引用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积累,现将英文摘要的要求简介如下.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张掖市动物鼠疫及人间鼠疫防治概况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部,居河西走廊中部,北靠合黎、龙首山与内蒙古相连;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接壤;西、西北与本省酒泉市相接;东、东北与金昌市、武威市相毗邻.全市由甘州、山丹、肃南、高台、临泽、民乐6县(区)组成,全市面积为41924km2.自1961年首次在本市祁连山山地肃南县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emanayana简称旱獭)体内分离到鼠疫菌后,证实本市存在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1].截止目前,共从当地旱獭等动物和媒介动物体内分离鼠疫菌224株,判定动物疫点98处,旱獭分布面积为93.89万hm2.在人类鼠疫的防治中,自1963年在本市民乐县发生第一起人间鼠疫后,到2000年共发生人间鼠疫12起19例[2].

    作者:项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锌对缺碘大鼠生长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锌对不同碘营养水平大鼠生长发育及对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缺碘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复制缺碘动物模型,同时设补碘、补复合锌和葡萄糖酸锌、补碘加复合锌组.各组每周称重,实验中测尿碘,3个月时取垂体、甲状腺称重并观察微细结构变化同时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缺碘及补锌组尿碘水平降低;缺碘组体重增加减缓;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激素T4、FT4降低,T3、FT3升高.补锌组与补碘组体重增加相一致;补锌组甲状腺重量较缺碘组减轻,甲状腺激素部分恢复.结论缺碘大鼠补锌促进生长发育,降低甲状腺肿大程度,调节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

    作者:王海明;边建朝;杨晓霞;郭晓尉;杨淑贞;赵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氟在体外对兔成骨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幼兔成骨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氟对成骨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幼兔肋骨培养成骨细胞,纯化、鉴定.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处理(20、160、240、400μmol/L),MTT法测定氟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嗜银蛋白(AgNoRs)分析计数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结果低浓度的氟(20μmol/L)在体外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而高浓度的氟(160、240、400 μmol/L)则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低浓度氟处理组(20μmol/L)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而高浓度氟处理组(240、400μmol/L)胞核内AgNORs颗粒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低浓度的氟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高浓度的氟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氟对成骨细胞的作用具有双向性.

    作者:王长松;陈燕平;刘家骝;于燕妮;唐俊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河北省20年改水降氟工作进展及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河北省20余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改水降氟工作进展,评价改水降氟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方法对全省2001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年报表、改水井水氟动态监测、省级氟中毒监测点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到2001年底,累计改水5 604处,总改水率为63.04%.在各类氟中毒病区中,重病区村的改水率高,达到82.37%;中病区村的改水率次之,为71.04%;轻病区村的改水率低,为54.76%.平均改水合格率为63.73%,大部分市的改水井水氟合格率较高,有5个市的水氟合格率在83.26%~98.75%,有3个市的水氟合格率在70.90%~79.59%.省级氟中毒监测点病情监测发现,除1个市外,其余各市的监测点8~12岁学生氟斑牙的患病率均达到非病区的标准(<30%).累计受益人口679.93万,占病区总人口的73.04%.结论河北省的改水降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吕胜敏;李建法;曹继平;马景;程溆;周朝辉;章和平;梁索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碘盐监测报告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危害,在缺碘地区推广普及食用碘盐,因此,保证碘盐的质量是防治碘缺乏病(IDD)成功的关键.

    作者:贺金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牟定县青龙乡2003年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

    按照<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于2003年3月在历史重病区牟定县青龙乡周山村开展了包括注视病情动态,建立监测点户籍卡,重点人群临床病情普查,发硒含量测定等内容的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建萍;习根恕;柳文会;侯龙才;毕增满;张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温度对鼠疫菌FraⅠ抗原血清学反应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

    检测鼠疫菌FraⅠ抗原及其抗体是鼠疫诊断的重要依据.目前用于鼠疫血清学诊断方法大都基于检查这两种指标.通常高温处理(>56℃)后的抗原和抗体,其抗原活性及免疫原性会受到很大影响,本文通过间接血凝技术了解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作用后鼠疫菌特异性FraⅠ抗原的血清学反应性及免疫原性,以指导实验室质控及现场材料处理.

    作者:申晶;杨桂荣;张芳;宋志忠;刘小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厦门市农村饮用水水源碘含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地处沿海的厦门市农村饮用水碘含量水平,为评估当地人群的实际碘营养供给量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将2001年厦门市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调查中丰水期、枯水期检测751份水源水样(495个水源点)的水碘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厦门市农村495个水源点的水碘中位数为12.6μg/L,水碘值≥10 μg/L水源点比例为54.4%,水碘值≥50μg/L水源点比例为14.0%.其中直接傍靠海边的两个乡镇水碘中位数分别为18.0μg/L(n=52)、19.7μg/L(n=44),未靠海的一个山区镇水碘中位数为6.3μg/L(n=26).结论结果初步提示厦门市傍靠海边的乡村水源饮用水的碘可成为当地居民碘营养供给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未傍靠海的山区乡村仍采取碘盐供碘,重视控制非碘盐冲击.

    作者:李燕云;张亚平;林丽卿;黄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在地方病研究中用等密度法分离DNA实验条件的优化选择

    地方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研究中,分子生物学已经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分离得到纯净的DNA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研究认为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要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应该对以下实验条件进行优化选择并严格控制:包括实验中影响分离本领的转头、梯度介质选择;为获得满意分离度应严格选择梯度的密度范围、梯度形状以及梯度的斜率;为了缩短分离时间,可采用重定向梯度、二次变速及Cmax等方法.并对形成DNA区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讨论.

    作者:林元喜;翟俊民;王治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河北围场县动物鼠疫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围场县啮齿动物及寄生蚤的种群组成和数量动态,收集可检材料,开展动物鼠疫疫情监测.方法在不同的生境中,捕获啮齿动物调查其数量,收集其寄生蚤,并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发现围场境内有啮齿动物14种,以达乌尔黄鼠为优势种平均密度1.87只/hm2;蚤类30种,以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为优势种;近5年剖验各种动物2 183只,蚤培养144组1 109只,动物血清1 153份,经检验均为阴性.结论虽未分离出鼠疫菌,但仍存在着动物鼠疫流行的可能性.

    作者:李振海;张雪冬;史献明;麻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浙江省桐乡市地方性砷中毒分布状况调查

    目的为进一步摸清浙江省桐乡市地方性砷中毒现况,以便科学的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水质资料及线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桐乡市水砷含量>0.05mg/L的洲泉(原青石)等8个乡镇的病情调查,发现轻度患者1例,可疑患者2例.水砷含量<0.01 mg/L的石门乡人群调查尚未发现可疑患者.1998~2002年检测饮用水样93份,水砷浓度均<0.05mg/L.结论桐乡市有个别散在的地方性砷中毒患者,需作进一步远期效应的追踪研究.

    作者:周金水;黄学敏;朱文明;屠兴国;姚顺荣;陈颖;金银龙;梁朝轲;沈美清;钱华;薛全华;吴志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围手术期治疗,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方法 168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给予完善检查,术前准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资料分析.结果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无甲状腺危象及声音嘶哑,手术顺利.结论术前完善准备,术中精心操作,配合用药,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雪平;王晋峰;陈广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及今后对策

    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而导致的慢性蓄积性中毒[1].是以牙齿和骨、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世界五大洲都有氟中毒的流行.在我国,除上海、海南省没有氟中毒报道外,其他省区均有氟中毒发生.目前,我国氟中毒病区人口有1.09亿之多,氟骨症病人达271.6万人[2].该病不仅流行广,而且病情严重,轻者腰腿疼痛,重者劳动能力降低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江森林;黄长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砷的遗传毒性

    地方性砷中毒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危害范围之广、病情之严重已引起各国政府及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日本、美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捷克、匈牙利以及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山西、贵州、吉林、台湾等省(自治区)均有许多关于砷中毒的报道.砷中毒除引起皮肤病变外,还可导致皮肤癌、肺癌等多种癌症,因而确认砷是人类的致癌物.

    作者:张爱君;张贵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甘南玛曲县及其周边地区鼠疫自然疫源性调查结果

    目的调查玛曲及其周边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对自然景观、宿主动物、传播媒介等进行现场调查,对所获材料进行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结果未检出IHA阳性血清,未分离出鼠疫菌,检出3份RIP阳性血清,但该地区自然景观及主要宿主动物分布和媒介蚤构成表明当地具备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的基本条件.结论玛曲及其周边地区可能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建议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作者:梁效成;鲁培俊;吴得强;裴小康;李宝肃;唐永姣;盖永志;张宏;赵永玲;苗克军;曲红梅;王鼎盛;陈国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巩固青藏铁路公路鼠疫防治成果--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青藏铁路、公路鼠疫防治工作会议上讲话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在医学期刊中书写英文摘要的基本要求

    医学期刊的英文摘要,对进入科技情报机构的计算机英文数据库检索很重要,书写不当可能会失去一些读者,降低被引用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积累,现将英文摘要的要求简介如下.

    作者:唐玉红;杨悦;陈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肉毒杀鼠素(冻干剂)应用研究

    目的为研究C·肉毒杀鼠索对杀灭达乌尔黄鼠(简称黄鼠)的大面积应用情况和对家畜、家禽的毒害作用,进行了C·肉毒杀鼠素的应用研究.方法大面积投毒采用ES-2药饵撒播机[1],间隔约80m进行条投.羊、鸡采用直接灌胃.结果大面积应用的灭鼠率为83.72%.对羊、鸡高剂量分别为500万MLD、150万MLD,均未出现中毒现象.结论 C·肉毒杀鼠素是较为理想的草原大面积杀灭黄鼠的理想、首选药物.

    作者:张晶仁;谷春广;王武芳;李华宇;周波;周庆文;张金生;胡文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腐殖酸对鼠胶原脯氨酸及赖氨酸羟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腐殖酸对NMRI鼠皮肤、肋骨及骨胶原合成,胶原分子中脯氨酸及赖氨酸羟化程度的影响.方法用含300×10-6腐殖酸的饮水饲养二代NMRI鼠,应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子代鼠皮肤、肋骨及骨组织中胶原含量、脯氨酸及赖氨酸羟化程度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皮肤、肋骨及骨中胶原含量未见明显变化,胶原分子中脯氨酸羟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异,而赖氨酸羟化程度则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胶原赖氨酸羟化程度的增高与腐殖酸对胶原合成过程中细胞内转录后修饰过程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朱少华;张慧;P.P.Fietzek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云南健康人群巴尔通体感染的血清学评估

    目的了解巴尔通体(Bartonella)在云南健康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IFA)对30份有可疑鼠类接触史的云南健康人血清行以抗Bartonella Elizabethae等9种不同巴尔通体抗原的IgG和IgM抗体水平测定.结果有5份血清对4种抗原发生反应,其中1份抗B.elizabethae IgG阳性(1:128);其他为抗Neotoma IgG(1:128)或IgM及抗A1IgM(≥1:32)阳性.结论巴尔通体感染存在于人群中,考虑目前临床众多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及一些临床疑难杂症与B.elizabethae及其他鼠传巴尔通体的感染有关,有必要在云南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巴尔通体人群感染状况的进一步调查,对病人的治疗提出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作者:白瑛;M.Y Kosoy;白鹤鸣;杨幸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