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microRNA表达变化筛选

黄俊;张明霞;吴均芳;陈云肖;姜红

关键词:microRNA, 糖尿病, 心肌纤维化
摘要:目的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检测心肌组织miRNA表达谱,对差异miRNA调控的靶基因进行初步预测.方法 STZ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微距阵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鼠心肌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对差异表达的miRNA调控的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差异倍数改变大于2倍的miRNA共有25个,其中hsa-miR-29a-3p、hsa-miR-551a、hsa-miR-34a-5p、hsa-miR-885-5p等表达上调,hsa-miR-208a、hsa-miR-150-5p等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miRNA调控的靶基因多与细胞增殖、凋亡、糖代谢及血管生成等生物学功能相关.结论 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心肌中,miRNA表达谱有明显差异,其中有些miRNA可能靶向与1型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甲状腺素,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苏晓;林松;韦永先;覃涛;余丽菲;招晓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行初始PCI的STEMI患者286例,采集入院初始、PCI术后24、48 h、随访期血样标本,测定hs-CRP及血清生化指标,并收集入院初始和随访期冠状动脉造影和PCI临床资料.比较介入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应用Pear-so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结果 与非进展组相比,进展组hs-CRP水平在入院初始、PCI术后24、48 h均显著升高(P均<0.01);随访期,进展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P<0.01)及冠脉复杂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初始hs-CRP、PCI术后24、48 h hs-CRP、LDL-C均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初次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因素.结论 CRP水平与STEMI患者PCI术后非靶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高敏;巩会平;张光昊;杜贻萌;鹿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水通道蛋白7与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水通道蛋白(AQPs)是一类介导水跨细胞膜转运的膜蛋白〔1〕,迄今已在哺乳动物中共发现了13种AQPS(AQP0 ~12)〔2〕.依据AQPS的通透性,研究者将其分为AQPS、水甘油通道蛋白和超 AQPS 3个亚族.其中,AQPS仅能对水进行高度选择性转运,水甘油通道蛋白除对水具有通透性以外,还可介导甘油、尿素等小分子的跨膜运输,而超AQPS的功能还不清楚.AQP7属于水甘油通道蛋白一族,其在维持机体能量平衡和糖稳态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AQP7在胰岛素分泌中的作用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窦昊颖;陈珊珊;张盼盼;梁芳芳;王云云;王泓午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与青年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表现和临床病理对比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青年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老年乳腺癌和45例青年乳腺癌的X线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老年乳腺癌71.4%表现为肿块型,18.7%表现为肿块伴钙化,2.2%表现为结构紊乱伴钙化,2.2%表现为致密影,3.3%表现为致密影伴钙化,1.1%表现为单纯钙化,1.1%表现为阴性,老年和青年乳腺癌X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老年乳腺癌钙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01).老年组临床分期多为Ⅰ期和Ⅱ期,青年组多为Ⅱ期和Ⅲ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老年组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组,老年组HER-2阳性率明显低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8;P=0.031).老年与青年组雌激素受体(ER)和孕妇激素受体(PR)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P=0.673).结论 老年和青年乳腺癌X线表现不同,老年乳腺癌钙化发生率较低;老年乳腺癌临床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发生率和HER-2阳性率较低,预后较青年乳腺癌好.

    作者:荣小翠;康一鹤;武中林;张玲玲;谷铁树;吴勇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脏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水通道蛋白-1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脏组织中葡萄糖代谢和水转运情况.方法 将实验SPF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方法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观察其基本活动情况,被毛、粪便情况、体温、进食量、肌力等多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脏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水通道蛋白(AQ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脾气虚组大鼠被毛蓬松无光泽,体重减轻,活动量减少,反应相对迟缓,大便稀软;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三者降低(P<0.05),AQP1和GLUT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脾气虚时心生理功能表现为血液生成不足,不能荣养身体,可能与心脏组织GLUT1、AQP1表达减少有关.

    作者:郭胜男;丛培玮;王艳杰;王德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滋肾活络方联合培哚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探讨滋肾活络方联合培哚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以16周龄SHR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培哚普利组、联合用药组.分别在0、4、8、12 w 动态检测尾动脉平均动脉压(MBP).干预12 w后,测量大鼠左心室质量(LVM),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心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ICTP)浓度,计算 PICP/IC-TP比值.结果 联合用药组可有效降低SHR的MBP;减轻SHR的心肌损伤,改善间质重构;降低LVMI及血清PICP浓度、PICP/ICTP比值.结论 滋肾活络方联合培哚普利能够有效降低动脉压、减缓左室肥厚.

    作者:杨萍;杨帆;赵月;邵震;王梦洁;李宇轩;吴智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支持能力

    目的 探讨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支持能力.方法 构建人口和精算模型,分别就保持现有的缴费基数和补贴标准不变、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三种方案进行预测.结果 发现按现有标准,财政负担较低,但城乡居民获得的养老金替代水平很低,需要提高现有标准.结论 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至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的方案相对更优,不仅财政能够支撑,而且能够保证城乡居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作者:李俊;温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空腹血糖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直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异常率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既往1年内空腹血糖检查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7 mmol/L)患者直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安全性等.方法 年龄≥40岁、近1年体检空腹血糖<7 mmol/L且无糖尿病症状的患者301例直接进行OGTT,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糖、血脂等.根据OGTT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3组.分析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发生率,分析3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等差异.结果 血糖正常比例为47.18%,糖调节受损比例为34.88%,糖尿病比例为17.94%.血糖正常组年龄小,糖尿病组高血压比例高,糖调节受损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比血糖正常组高(均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组比较: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均 P<0.05).空腹血糖<5.6 mmol/L患者OGTT筛查餐后2 h血糖204例,其中糖耐量异常21.57%,糖尿病6.37%.3组直接行OGTT均未出现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高渗状态等需紧急降糖处理病例,也未发现恶心、反酸、胃灼痛等消化道症状.结论 年龄≥40岁、近1年体检空腹血糖<7 mmol/L且无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患者直接进行OGTT检查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及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姚月娴;项昱怡;蔡文钦;苏津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 关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对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并行介入术后患者106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10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脂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sCD40L和IGF-1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CD40L表达量显著下降,IGF-1表达量显著升高,但是观察组二者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脂的调节效果显著,同时能改善血清中sCD40L和IGF-1含量.

    作者:彭芳展;王耀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冠脉旋磨术介入治疗老年钙化病变的效果及血浆miRNA32的表达

    目的 探讨冠脉旋磨术介入治疗老年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miRNA32调控动脉钙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患者49例,根据是否行冠脉旋磨术分为旋磨组21例,非旋磨组28例,比较两组冠脉病变情况、手术治疗情况、术后1年内随访情况.术中抽取冠脉硬化患者动脉血5 ml为钙化组;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且冠脉无钙化的老年患者,术中抽取动脉血5 ml为对照组.分离血浆,qRT-PCR检测miRNA32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核心结合蛋白因子(RUNX)2表达水平.结果 旋磨组术后血管直径明显高于非旋磨组,血管狭窄率明显低于非旋磨组(均P<0.05);两组围术期均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穿孔、心源性死亡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显示,旋磨组、非旋磨组左室舒末径与术前相比略有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术前,且旋磨组明显高于非旋磨组(P<0.05);两组术后1年内均无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钙化组miRNA32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钙化组ALP、RUNX2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iRNA32表达水平与ALP活性和miRNA32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冠脉旋磨术联合PCI治疗老年冠脉钙化病变安全、有效;miRNA32可能通过影响ALP、RUNX2活性来参与动脉钙化的调控.

    作者:邱炳华;苏方成;周福华;齐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症因子表达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症因子表达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制作休克模型;失血性休克模型制作成功后,实验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给予大量液体复苏;在休克前(T0)、休克模型建立后(T1)与复苏后(T2)测定血液中炎症因子变化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空白组与实验组大鼠生存率都为100.0%,对照组大鼠死亡3只,生存率为70.0%,空白组与实验组大鼠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抽样失血量都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的输液量也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三组T0时间点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与T2时间点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0、T1、T2时间点CD4+/CD8+比值分别为1.98±0.42、2.00± 0.56与1.92±0.63,对照组分别为1.92±0.45、1.54±0.42和1.11±0.32,实验组T1、T2时间点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促进IL-4、IL-10释放,纠正免疫功能紊乱,降低大鼠死亡率,减少输液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佳斯;朱美意;欧阳军;海花;邱智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病情程度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病情程度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脓毒症患者86例,依据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IL-6的影响.结果 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 w,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 w,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 w,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者,能够明显降低IL-6水平,但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IL-6水平无影响.

    作者:洪澄英;陈怀生;宋通微;刘晓娣;张华东;刘雪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NF-κB、ICAM-1、VCAM-1的影响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核因子(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V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分为30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治疗;30例观察组:予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NF-κB、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χ2=8.16,P<0.05);②治疗前,两组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0.84、1.03,均P>0.05);治疗后,两组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6.81、4.12,P<0.05);③治疗前,两组外周血免疫水平及体液免疫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0.76、0.75、0.82、0.72、0.84、0.89,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5.14、4.38、3.81,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4.14、3.59,P<0.05);④治疗前,两组患者NF-κB、ICAM-1、VCAM-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F-κB、ICAM-1、VCAM-1表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6.64、3.52、3.46、5.21、3.85、3.72,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炎性反应,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减少ICAM-1、VCAM-1的表达.

    作者:吴军霞;马阿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关节活动训练器和传统运动疗法对创伤后肘关节挛缩老年患者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关节活动训练器和传统运动疗法对创伤后肘关节挛缩老年患者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52例老年创伤后肘关节挛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关节活动训练器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运动方法治疗,对比两组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两组关节活动度(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RO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95.15%)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结论 关节活动训练器可有效改善老年创伤后肘关节挛缩患者ROM,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黄春艳;于建渤;朱伟;王妍;邵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8表达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8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胶质瘤组织及50例正常脑组织MMP-28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不同表达水平之间的中位生存期.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比较,胶质瘤组织MMP-2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 (12.0% vs.63.2%,P<0.05).随着胶质瘤病理分期、病灶直径的增加,胶质瘤组织中MMP-28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胶质瘤患者MMP-28阳性者中位生存期为17.5(95% CI:15.3~19.7)个月,显著低于MMP-28阴性表达者(20.2,95% CI:18.7~21.7个月,P<0.05).结论 MMP-28在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中表达升高,且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王雪鹏;刘俊志;陈雷;赵政;张开治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β-CTx、P1NP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腰椎骨折组(实验组),绝经后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髋部骨密度(BMD)、腰椎BMD和血清β-CTx、P1NP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髋部BMD和腰椎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β-CTx、P1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β-CTx阈值为467.68 pg/ml时,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23、0.86、0.67;P1NP 阈值为29.34 ng/ml时,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51、0.89、0.43;β-CTx和P1NP联合检测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91、0.94、0.83.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β-CTx、P1NP水平升高,β-CTx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高于P1NP,两者联合检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高于两者单独检测.

    作者:华仲森;陈之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身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30例AIDS患者作为实验组,并纳入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血脂对比分析,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PAI)-1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IMT明显增加(P<0.05),FMD、NMD明显降低(P<0.05);hs-CRP、MCP-1和PAI-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HIV感染可导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早期AIDS患者的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是AIDS患者独立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作者:黄颖;张云;兰碧萍;王玮;张顶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白细胞分化抗原7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0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鳞癌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7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的表达,关注二者表达特征及关联性.方法 65例口腔鳞癌为观察组,21例口腔手术切缘的非肿瘤性鳞状上皮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及完整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CD74和MMP-10表达.结果 观察组CD74和MMP-10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D74和MMP-10表达阳性率与肿瘤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74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和肿物大径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CD74和MMP-10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不仅促进口腔鳞癌形成,还对肿瘤转移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陈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膳食维生素B12添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降低并伴随个性和行为改变,病变持续发展终出现痴呆〔1〕.AD 发病的大影响因素是年龄,80岁以上人群患AD的概率高达20%以上〔1〕.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显著延长,AD发病率也快速上升.AD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重要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1亿的AD患者〔2〕.维生素(VitB12)的缺乏与AD的发生关系密切,这与 VitB12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生理过程有关.VitB12在体内作为辅酶参与多种生化过程,调节关键DNA或蛋白质的甲基化水平,调控溶酶体正常功能,以及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膳食VitB12的添加作为新型AD防治的辅助方法当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膳食中VitB12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尚未作深入研究.本文将对VitB12缺乏与AD 发生的机制,以及膳食VitB12添加与AD防治隐患作如下综述.

    作者:黄亦依;冯潇;朱炫;王欢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COPD患者血清PCT、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2例为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8例为稳定期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 PCT、hs-CRP水平,检测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同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PCT、hs-CRP与FEV1/FVC、FEV1%、SGR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 组FEV1/FVC及FEV1%均低于稳定期COPD组,而SGRQ评分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PCT、hs-CRP水平与FEV1/FVC和FEV1%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PCT、hs-CRP呈现高表达,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下降.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FEV1%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作者:蒋凌志;许丹媛;杨志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