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娜;王英南;葛晓春;侯瑞田;金凤表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6例采用髓芯减压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手术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术后优良率及影像学稳定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差别.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33.4±11.2)min,术中出血量为(18.6±5.3)ml.术后3和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和12个月髋关节行Ficat骨坏死分期标准评定髋关节稳定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开始逐渐降低,术后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 髓芯减压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远期疗效确切,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陈黔;钱黎;张亮;王大寿;潘奇;翏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miR-204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0例皮质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和30例正常供体眼球晶状体前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miR-204的相对表达量.对LECs系HLE-B3进行培养,在对数期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200 μmol/L的过氧化氢建立LECs氧化损伤模型,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miR-204拟似物组、miR-204拮抗物组、拟似物对照组、拮抗物对照组,分别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相应转染剂,未用过氧化氢处理的LECs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LECs中miR-204的表达量以验证转染率;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LECs中TP53INP1 mRNA和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iR-204 mRNA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细胞转染后各组间miR-204 mRNA表达量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miR-204拟似物组明显高于拟似物对照组,miR-204拮抗物组明显低于拮抗物对照组(P<0.01).模型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iR-204拟似物组明显低于拟似物对照组,miR-204拮抗物组明显高于拮抗物对照组(P<0.05),但拟似物对照组和拮抗物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TP53INP1和p53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iR-204拟似物组明显低于拟似物对照组,miR-204拮抗物组明显高于拮抗物对照组(P<0.01, P<0.05).结论 miR-204可通过下调TP53INP1基因在LECs中的表达来抑制LECs凋亡,发挥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氧化损伤的作用,该作用通过影响TP53INP1-p53通路实现.
作者:邹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80只雌性大鼠随机均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桂枝茯苓胶囊低剂量组(0.5 g/kg)和高剂量组(1.5 g/kg),其中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桂枝茯苓胶囊低、高剂量组连续给药,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培养28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caveolin-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对两者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桂枝茯苓胶囊低、高剂量组caveolin-1的表达升高,而VEGF表达降低,相比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桂枝茯苓胶囊高剂量组caveolin-1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而VEGF表达则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存在剂量依赖效应;VEGF表达与caveolin-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低剂量组=-0.65,P<0.05;r高剂量组=-0.61,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能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caveo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caveolin-1蛋白与VEGF蛋白的相互作用来完成.
作者:刘明星;许越;蒋亚玲;欧妙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UA)、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法测定血UA,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结果 研究组血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T和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L-6、IL-17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存在异常,血UA水平升高及炎症反应参与其发病.
作者:张静静;吕荣祥;刘郁;王文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归芪聪志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后的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归芪聪志汤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4 w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同时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海马组织HIF-1α、VEGF及HO-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归芪聪志汤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跨原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减轻.结论 归芪聪志汤能明显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IF-1α、VEGF及HO-1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激发脑内的损伤修复有关.
作者:张宣;吴红彦;李海龙;陈杰;马春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中药黄芩有效成分——黄芩素(BAI)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体外培养喉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暴露于浓度递增的BAI培养液中,分别培养24、48 h,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对半胱天冬酶(caspase)-3及caspase-9的激活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对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对酶原蛋白(procaspase)-9、caspase-9,procaspase-3、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BAI可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增加;分光光度法表明BAI可以激活caspase-3、caspase-9活性;BAI可下调Bcl-2 mRNA表达,上调Bax mRNA表达;印迹BAI可上调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Bcl-2、procaspase-9、pro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I通过上调Bax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Bcl-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Bcl-2/Bax比,促进Bax在线粒体外膜处聚集成簇,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促进细胞色素(Cyt)C释放到胞质,进而与激活的caspase-9及Apaf-1形成凋亡小体,从而激活caspase-3及后续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喉癌Hep-2细胞凋亡.
作者:孙吉凤;何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通络玉液汤对糖尿病大鼠大动脉管壁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4 w组、8 w组;糖尿病4 w组、8 w组;通络玉液汤4 w 组、8 w 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糖尿病4 w组、8 w组较正常对照组VEGF、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通络玉液汤4 w组、8 w组较糖尿病组VEGF、TNF-α水平明显减少(P<0.01);通络玉液汤4 w组、8 w组较糖尿病组血糖、血脂(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外)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通络玉液汤能明显改善大鼠糖尿病导致的大动脉管壁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TNF-α的合成,降低血糖、血脂有关.
作者:于春涛;胡庆;杨丽军;张山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1〕.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研究显示,在普通人群中NAFLD患病率约为30% 〔2〕;而入选的高危人群中其发病率升高,高危因素包括西班牙裔、肥胖、2型糖尿病(T2DM)和代谢综合征(MS)等〔1〕.NAFLD不仅可促进T2DM的发生,而且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3〕.因此,NAFLD与临床上所指的肝病有所不同.本文就NAFLD与T2DM、CVD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静娜;王英南;葛晓春;侯瑞田;金凤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低T3综合征与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将432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测水平,分为低T3综合征组167例(实验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6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男女比例、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FT3),同时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患者入院后进行的Grace评分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结果 两组男女比例、年龄、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比例、HbA1c、TC、HDL-C、LDL-C、FT3、T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race评分与HbA1c、TC、LDL-C呈正相关(P<0.001),与HDL-C、TT3、FT3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FT3、LDL-C、HbA1c是Grace评分高危的危险因素,其中FT3是保护因素.结论 低T3综合征是影响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因子之一.
作者:江宏飞;葛晓峰;何宗斌;黄淑芬;陈水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RNA干扰5-脂氧合酶(LOX)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活性氧(ROS)含量和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参照LipofectamineTM2000产品说明书将干扰5-LOX表达的siRNA(si-5-LOX组)瞬时转染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转染无意义的siRNA序列(阴性对照组,NC组)和仅加入脂质体(对照组)为对照组,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48 h后各组细胞中5-LOX及NF-κB信号通路p-IκBα和下游靶蛋白cyclinD1、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CCK8法分别于转染的24、48、72 h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结果 转染si-5-LOX的HCT116细胞5-LOX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NC组比较,si-5-LOX组在24、48、72 h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在48 h的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均显著升高,p-IκBα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yclinD1、Bcl-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抑制结直肠癌细胞5-LOX的表达可降低细胞活力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和下调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金强;姚晓玲;胡恩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β表达在评估老年直肠癌术后放化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序贯放化疗的54例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年龄60~80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β的表达.记录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ERβ在老年直肠癌术后放化疗中的疗效.结果 ERβ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临床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3年总生存率、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Rβ阳性组较ERβ阴性组3年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3年远处转移率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β可作为预测老年直肠癌术后放化疗疗效的指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阳;居培;余红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老年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作为评价工具.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IL)-8、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8、IL-1β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水平与血清IL-8、IL-1β及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颅脑损伤致昏迷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其机制考虑与激活体内SOD的途径来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郭成军;申天喜;胡刚;胡愿;方有传;郭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及核转录因子κB 亚基(NF-κB)p65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大鼠肝星状HSC-T6细胞随机分为溶剂组和葛根素组,葛根素组包括0.1、1.0和10.0 μmol/L 3个不同浓度组,溶剂组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细胞中TGF-β1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葛根素能够呈浓度-时间效应关系抑制HSC-T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阻滞于G0/G1期.TGF-β1含量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葛根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葛根素能够抑制HSC-T6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相关因子TGF-β1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雷凯雄;周清平;唐武成;杨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讨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免疫指标变化规律.方法前瞻性选取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200例,住院后4~6 d行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治疗,术后随访1年,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疗效,X线检查并测定受伤脊椎Cobb角和椎体高度.观察患者术后早期切口感染情况,将26例感染者纳入感染组,其中浅部感染18例、深部感染8例;从余下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6例纳入未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2例为对照组.采用郭峰法检测红细胞免疫指标(FEER、ATER、DTER、红细胞C3b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7、9、18、19和一氧化氮(NO)、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术后随访1年治疗效果理想,ODI指数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时椎体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度明显小于术前(P<0.05);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度较术前得到明显矫正,内固定物取出后矫正程度无明显改变,术后1年与术后即刻椎体高度、Cobb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深部感染者明显低于浅部感染者(均P<0.05).感染组患者ILs等促炎因子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深部感染者明显高于浅部感染者(均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NO、IFN-γ、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深部感染患明显高于浅部感染者(均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保留脊柱运动阶段的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和促炎因子水平改变参与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对其监测有助于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控.
作者:张慧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室壁中层缩短率(MFS)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列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6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学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MFS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观察组MFS与血液学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HbA1c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外周血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FS显著低于对照组(t=2.453,P=0.016),而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t=2.857,P=0.005),两组LVIDd及LVI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FS与CRP(r=-0.648,P<0.01)、LVMI(r=-0.711,P<0.01)及HbA1c(r=-0.656,P<0.01)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FS有下降趋势,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且与血糖控制及慢性炎症状态相关,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的实用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赵琼;刘恒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黏稠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评分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入院时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OD水平,NIHSS及Barthel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9,P=0.03).两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5.56,P=0.00).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0).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清SOD水平并改善患者NIHSS、Barthel评分.
作者:郭健;关东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并发门静脉血栓(P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脾切除术的46例老年肝硬化后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病例的临床资料,分为PVT组6例与非PVT组40例,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形成PVT的危险因素.结果 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术后血小板计数和术后门静脉血流速是术后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积极预防门静脉直径大、脾静脉直径大、术后门静脉血流速慢和术后血小板计数高的老年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形成PVT.
作者:朱峰;侯亚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血小板主要参与凝血与血栓形成,其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不发挥其凝血等功能,但在血管内皮损伤或某些病理生理刺激因子作用下则发生黏附、变形、聚集、释放等活化过程〔1〕.血小板参数中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指标均可反映血小板的情况和功能,其中MPV反映了血小板的大小及活化情况〔2〕,是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既往研究证实, MPV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关于MPV与颅内外动脉硬化狭窄的研究为数不多,且对于脑卒中患者 MPV 的变化尚有争议.另有研究表明MPV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3〕、慢性牙周炎活动期〔4〕等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就MPV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作者:唐伯儒;刘洋;郭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多种生化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评估作用.方法 87例COPD患者根据氧分压分为轻、中、高缺氧三个亚组,分别测定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含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比重,与86例健康体检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OPD组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B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6.861,P<0.001).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COPD患者轻、中、重缺氧组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β2-MG水平具有升高趋势.而3个亚组血清R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下调趋势.中、重度缺氧组eGFR和尿比重显著低于对照组.COPD组与对照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各亚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β2-MG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升高趋势.而COPD患者血清中BRP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降低趋势.β2-MG、BRP评估COPD患者肾损害情况优于BUN和Scr.
作者:李冬云;姚慧捷;王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系统性炎症反应、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的关系.方法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透析充分性分为透析充分组(Kt/V≥1.2)71例及透析不充分组(Kt/V<1.2)33例.比较两组外周血炎症/应激指标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比较两组残存肾功能(RRF)、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透析频率(近6个月平均透析频率);分析Kt/V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透析充分组外周血CRP、IL-6水平显著低于透析不充分组(P<0.01);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组RRF水平、Hb水平近6个月平均透析频率、外周血ALB水平、平均Kt/V值显著高于透析不充分组(P<0.05).患者Kt/V值与RRF(r=0.449,P<0.01)、透析频次(r=0.683,P<0.01)、Hb水平(r=0.399,P<0.01)及ALB水平(r=0.664,P<0.01)均呈正相关;与CRP(r=-0.694,P<0.01)及IL-6水平(r=-0.681,P<0.01)均呈负相关.结论 透析不充分可导致接受维持性透析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系统性炎症/应激水平升高,且与患者透析频次、残存肾功能及营养状态相关.
作者:赵茜芸;刘桂凌 刊期: 2018年第08期